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高僧的成語

形容高僧的成語


1隨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解釋 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隨:聽任;欲:想要。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寶玉終是個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隨心所欲。」

2隨波逐流 [ suí bō zhú liú ]

解釋 隨:跟著;逐:追趕;追隨。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隻是隨著別人走。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3普渡眾生 [ pǔ dù zhòng shēng ]

解釋 眾生:指人類和各種動物。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們脫離苦海;登上彼岸。本是佛家語;後指救濟大眾。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普渡眾生,號作無人師。」

4百尺竿頭 [ bǎi chǐ gān tóu ]

解釋 桅杆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出處 唐 吳融《商人》詩:「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

5僧多粥少 [ sēng duō zhōu shǎo ]

解釋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

出處 王朔《浮出海麵》:「國家有困難,僧多粥少,為國分憂嘛。」

6慈悲為懷 [ cí bēi wéi huái ]

解釋 佛教認為人應以救助普濟他人疾苦為己任。

出處 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最後的貴族》:「慈悲為懷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羅宅。」

7隨風轉舵 [ suí fēng zhuǎn duò ]

解釋 比喻順著情勢改變態度。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8回:「眼見得城池也不濟事了,各人自思,隨風轉舵。」

8隨俗浮沉 [ suí sú fú chén ]

解釋 自己沒有一定的想法,隨著潮流走。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

9隨行逐隊 [ suí xíng zhú duì ]

解釋 指跟著大家一道行動。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楊八老越國奇逢》:「眾倭公然登岸,少不得放火殺人,楊八老雖然心中不願,也不免隨行逐隊。」

10一塵不染 [ yī chén bù rǎn ]

解釋 原為佛教用語。佛家把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六塵」;說道者不為六塵所玷汙;保持心地清靜。形容不受壞思想、壞作風的沾染和腐蝕。也形容環境清靜整潔。

出處 宋 張耒《臘初小雪後圃梅開》:「一塵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風露身。」

11隨聲附和 [ suí shēng fù hè ]

解釋 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麼說;就跟著怎麼說。隨:跟著;和:音賀。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心。」

12半路出家 [ bàn lù chū jiā ]

解釋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後;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幹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先前讀書,後來看看不濟,卻去改業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13隨機應變 [ suí jī yìng biàn ]

解釋 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機:時機;情況;應:應付;變:變化。

出處 《舊唐書 郭孝恪傳》:「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

14是非曲直 [ shì fēi qū zhí ]

解釋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出處 漢 王充《論衡 說日篇》:「二論各有所見,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15深入淺出 [ shēn rù qiǎn chū ]

解釋 指講話或文章的內容深刻;語言文字卻淺顯易懂。

出處 明 朱之喻《朱舜水集》:「鴻論深入顯出,切中事機,據理辯駁,雖有利口,無所複置其喙。」

16六根清淨 [ liù gēn qīng jìng ]

解釋 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欲念。

出處 隋 隋煬帝《寶台經藏願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淨。」

17再接再厲 [ zài jiē zài lì ]

解釋 再:繼續;接:接觸;厲:即「礪」;磨快。原指雄雞相鬥時;每次交鋒前先磨磨嘴。現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繼續努力。

出處 唐 韓愈《鬥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18凡夫俗子 [ fán fū sú zǐ ]

解釋 泛指平庸的人。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夢都沒有一個。」

19返本還源 [ fǎn běn huán yuán ]

解釋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來的地方。佛教說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過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狀態;或指貶謫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寶峰文禪師法嗣》:「一年將欲盡,萬裏未歸人,大眾總是他鄉之客,還有返本還源者幺?」

20娓娓動聽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釋 形容善於講話;使人喜歡聽。娓娓:說話連續不倦的樣子。

出處 清 黃雲鴻《福惠全書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聽。」

21隨鄉入鄉 [ suí xiāng rù xiāng ]

解釋 到一個地方就按照這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生活。也比喻到什麼地方都能適應。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山木》:「入其俗,從其令。」

22遁跡空門 [ dùn jì kōng mén ]

解釋 見「遁入空門」。

出處 《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無路,因此上,來披剃,遁跡空門。」

23返本還原 [ fǎn běn huán yuán ]

解釋 本、原:根本,原來麵貌。返回原來的地方。佛教說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過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狀態;或指貶謫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出處 元·劉誌淵《江神誌令》:「返本還原真體現,魂魄聚,淨無陰。」

24百丈竿頭 [ bǎi zhàng gān tóu ]

解釋 佛教語,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達到很高境界。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景岑禪師》:「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25白日上升 [ bái rì shàng shēng ]

解釋 猶言白日升天。道教謂人修煉得道後,白晝飛升天界成仙。

出處 唐 賈島《贈丘先生》詩:「常言吃藥全勝飯,華嶽鬆邊采茯神。不遣髭須一莖白,擬為白日上升人。」

26束身自修 [ shù shēn zì xiū ]

解釋 謂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汙。

出處 《後漢書·卓茂傳》:「[光武帝]乃下詔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執節淳固,誠能為人所不能為。’」

27隨聲吠影 [ suí shēng fèi yǐng ]

解釋 比喻一經他人唆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對人大加攻擊。

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賢難》:「諺曰: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28當頭棒喝 [ dāng tóu bàng hè ]

解釋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黃檗運禪師法嗣 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

29風俗習慣 [ fēng sú xí guàn ]

解釋 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

出處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鬥爭》:「不尊重人家的風俗習慣,自以為是,看不起人家。」

30粥少僧多 [ zhōu shǎo sēng duō ]

解釋 比喻東西少而人多,不夠分配。

出處 鄒韜奮《學校與商場》:「小學教員比較是刻苦耐勞一點,可是各地因為粥少僧多,常常為爭奪飯碗而鬧得烏煙瘴氣。」

31老僧入定 [ lǎo sēng rù dìng ]

解釋 和尚靜坐,使心定於一處,不起雜念,叫入定。形容人靜靜地端坐著。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0回:「卻是個黑瘦老者,危然端坐,仿佛老僧入定一樣。」

32四大皆空 [ sì dà jiē kōng ]

解釋 佛教用語;指宇宙間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虛的(這是一種消極思想)。古代印度認為地、水、火、風是構成宇宙的四種元素;稱為「四大」。佛教則稱堅、濕、暖、動的性能為「四大」;並認為人身亦由此「四大」構成。因此;「四大」有時也代稱人身。後一般用來表示塵念俱消;無牽無掛。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一心無掛,四大皆空。」

33黃卷青燈 [ huáng juàn qīng dēng ]

解釋 黃卷:古代書籍用黃低繕寫,因指書籍;青燈:油燈發青色的燈光,指油燈。燈光映照著書籍。形容深夜苦讀,或修行學佛的孤寂生活。

出處 宋·陸遊《劍南詩篇·客愁》:「蒼顏白發人衰境,黃卷青燈空心。」

34道骨仙風 [ dào gǔ xiān fēng ]

解釋 謂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氣質神采。

出處 宋·程珌《喜遷鶯·壽薛樞密》詞:「道骨仙風,安排頓著,須是人間紫府。」

35換骨脫胎 [ huàn gǔ tuō tāi ]

解釋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出處 金 侯善淵《楊柳枝 丱歲飄蓬住遠山》詞:「換骨脫胎歸舊路,返童顏。」

36持齋把素 [ chí zhāi bǎ sù ]

解釋 把:遵守。齋:齋戒。謂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

出處 明 無名氏《鎖白猿》第三折:「俺也曾看經念佛,俺也曾持齋把素。」

37隨才器使 [ suí cái qì shǐ ]

解釋 根據長處,安排適當的工作。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1回:「或奔馳,或偷騙,各有偏長,真是隨才器使。」

38隨時製宜 [ suí shí zhì yí ]

解釋 隨:根據;製:製訂,采取;宜:適宜的措施。根據當時的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

出處 《晉書 周崎傳》:「州將使求援於外,本無定指,隨時製宜耳。」

39把素持齋 [ bǎ sù chí zhāi ]

解釋 把:遵守。齋: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

出處 元 無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齋,不食葷餐鬆啖柏。」

40六塵不染 [ liù chén bù rǎn ]

解釋 佛教語,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指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潔淨

出處 唐 武三思《孝明皇後碑》:「六塵不染,孤標水上之花。」

41佛性禪心 [ fó xìng chán xīn ]

解釋 謂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靜寂定之心性。

出處 《水滸傳》第四五回:「那眾僧都在法壇上看見了這婦人,自不覺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時間愚迷了佛性禪心,拴不定心猿意馬。」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