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自己是替代品的成語

形容自己是替代品的成語


1改朝換代 [ gǎi cháo huàn dài ]

解釋 指舊的王朝被推翻;建立新的政權。引申指時代變化很大;與舊時代的情況大不相同。有時也指外敵入侵。

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總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後被地主和貴族利用了去,當作他們改朝換代的工具。」

2取而代之 [ qǔ ér dài zhī ]

解釋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3新陳代謝 [ xīn chén dài xiè ]

解釋 原指生物體經常地、不斷地用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現比喻新生事物代替衰亡的舊事物。陳:陳舊的;代:更換;謝:衰亡。

出處 郭沫若《少年時代 黑貓》:「辛亥革命以後,因宦海中起了新陳代謝的宏波,於是政法風更成了狂風。」

4除舊布新 [ chú jiù bù xīn ]

解釋 布:安排;展開。廢除舊的;建立新的。也作「除舊更新」。

出處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5安步當車 [ ān bù dàng chē ]

解釋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於貧賤自行其樂。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6越俎代庖 [ yuè zǔ dài páo ]

解釋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7李代桃僵 [ lǐ dài táo jiāng ]

解釋 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雞鳴》:「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8以羊易牛 [ yǐ yáng yì niú ]

解釋 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9撮土焚香 [ cuō gǔ fén xiāng ]

解釋 撮土:用手把土聚攏成堆。指舊時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燒香敬神。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東懇懇禮拜。」

10代人受過 [ dài rén shòu guò ]

解釋 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各省係軍閥懾於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過,曹輥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11張冠李戴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解釋 冠:帽子。把姓張的帽子給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錯了事實或對象。

出處 明 田藝蘅《留青日劄 張公帽賦》:「諺雲:‘張公帽掇在李公頭上。’有人作賦雲:‘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12偷梁換柱 [ tōu liáng huàng zhù ]

解釋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優。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7回:「偏偏鳳姐想出一條偷梁換柱之計,自己也不過瀟湘館來。」

13推陳出新 [ tuī chén chū xīn ]

解釋 推出糧倉裏的舊糧;更換新糧。引申為剔除舊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華;使之向新的方向發展。陳:倉儲存的舊糧。

出處 《明史 範濟傳》:「嚴偽造之條,開倒換之法,推陳出新,無耗無阻。」

14突如其來 [ tū rú qí lái ]

解釋 突然發生或到來。突如:出乎意料;突然來臨。

出處 《周易 離》:「象曰:‘突如其來如無所容地。’」

15伶牙俐齒 [ líng yá lì chǐ ]

解釋 伶、俐:聰明、靈俐、乖巧。口齒靈活;說話利落。形容會說會道;靈活乖巧而善於應變。也作「俐齒伶牙。」

出處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你休那裏便伶牙俐齒,講三幹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損人行止。」

16暴風驟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釋 暴:突然而猛烈的;驟:急速。來勢急速而猛烈的大風大雨。有時比喻聲勢浩大;發展迅速的運動。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9回:「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

17一如既往 [ yī rú jì wǎng ]

解釋 指態度沒有變化;完全像從前一樣。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

出處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來,到海外求學的中國人何止千百,在學業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國又窮又弱的現狀一如既往,絲毫無所改變。」

18包辦代替 [ bāo bàn dài tì ]

解釋 包辦:一手辦理;獨自負責。指把所有工作一手包攬;不讓別人參與。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三:「媒婆真是包辦代替的老祖宗,可真是把人坑害死了。」

19匪夷所思 [ fěi yí suǒ sī ]

解釋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出處 《周易 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20長歌當哭 [ cháng gē dàng kū ]

解釋 長歌:放聲歌詠;引申為寫詩文;當:當作。以放聲歌詠代替哭泣;指用詩文抒發胸中悲憤的感情。也作「長歌代哭」。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感懷觸緒,聊賦四章,匪曰無故呻吟,亦長歌當哭之意耳。」

21以暴易暴 [ yǐ bào yì bào ]

解釋 以:用;易:改變,更換;暴:殘暴。用殘暴勢力代替殘暴勢力。指統治者換了,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22離奇古怪 [ lí qí gǔ guài ]

解釋 十分奇特少見

出處 蘇曼殊《與劉三書》:「曼近日所遭,離奇古怪,待長者今冬回申,當極談耳。」

23緩步代車 [ huǎn bù dài chē ]

解釋 緩:舒緩不急切。慢步行走以代乘車。

出處 唐·魏徴《隋書·劉炫傳自讚》:「玩文史以恰神,閱魚鳥以散慮,觀省野物,登臨園沼,緩步代車,無事為責。」

24以耳代目 [ yǐ ěr dài mù ]

解釋 拿聽到的代替親眼看到的。指不親自去調查了解,光聽信別人說的。

出處 臧克家《以耳代目之類》:「這種以耳代目的情況是令人吃驚的,但這種情況卻並不是罕見的。」

25甕牖繩樞 [ wèng yǒu shéng shū ]

解釋 牖:窗子;樞:門的轉軸。破甕做窗,繩作門軸。比喻貧窮人家。

出處 漢 賈誼《過秦論》上:「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26除舊更新 [ chú jiù gēng xīn ]

解釋 清除舊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舊的。

出處 晉 竺僧朗《報南燕主慕容德》:「彗者除舊更新之象。」

27新人新事 [ xīn rén xīn shì ]

解釋 具有新的道德品質的人和體現新的高尚社會風尚的事。

出處 老舍《劇本習作的一些經驗》:「全國各處的工廠裏、農村裏、部隊裏、學校裏、商店裏、家庭裏都有新人新事出現嗎?」

28改朝換姓 [ gǎi cháo huàn xìng ]

解釋 見「改朝換代」。

出處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一講:「中國曆代改朝換姓的時侯,兵權大的就爭王爭侯。」

29繩樞甕牖 [ shéng shū wèng yǒu ]

解釋 繩樞:用繩子係門,來代替轉軸。形容住房條件十分簡陋。多指貧窮人家。亦作「甕牖繩樞」。

出處 《魏書·逸士傳·李謐》:「繩樞甕牖之室,華門圭竇之堂,尚不然矣。」

30新故代謝 [ xīn gù dài xiè ]

解釋 同「新陳代謝」。

出處 漢·蔡邕《蘭賦》:「新故代謝,四時次也。」

31變服詭行 [ biàn fú guǐ xíng ]

解釋 變:更換;服:服裝;詭:詭秘。更換服裝,秘密趕路。

出處 唐·韓愈《清邊郡王楊燕奇碑文》:「變服詭行,日倍百裏。」

32天工人代 [ tiān gōng rén dài ]

解釋 天的職責由人代替。

出處 《尚書 皋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33股掌之上 [ gǔ zhǎng zhī shàng ]

解釋 在大腿和手掌上麵。比喻在操縱、控製的範圍之內。

出處 《國語·吳語》:「大夫種勇而善謀,將還玩吳國於股掌之上,以得其誌。」

34以計代戰 [ yǐ jì dài zhàn ]

解釋 用計謀來代替陣前的交戰。

35後浪推前浪 [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

解釋 後麵的波浪推動前麵的波浪不斷前進。多指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永不停息向前發展。

出處 宋 文珦《過苕溪》詩:「隻看後浪催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

36糠菜半年糧 [ kāng cài bàn nián liáng ]

解釋 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糧食。形容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極其貧困。

出處 劉江《太行風雲》:「總是個糠菜半年糧哇,今年可要早動手,多按上兩甕豆葉菜。」

37後浪催前浪 [ hòu làng cuī qián làng ]

解釋 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動或替換陳舊的事物,不斷前進。

出處 宋 文珦《過苕溪》詩:「隻看後浪催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