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風的聲音的成語

形容風的聲音的成語


1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解釋 清:純淨;秀: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出處 宋 黃庭堅《驀山溪 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2暴風驟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釋 暴:突然而猛烈的;驟:急速。來勢急速而猛烈的大風大雨。有時比喻聲勢浩大;發展迅速的運動。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9回:「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

3飛砂走石 [ fēi shā zǒu shí ]

解釋 砂土飛揚,小石翻滾。形容風力迅猛。

出處 唐 韓鄂《歲華紀麗 風》:「飛砂走石,風則從箕,月離於畢。」

4疾風驟雨 [ jí fēng zhòu yǔ ]

解釋 疾:又快又猛;驟: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出處 《淮南子 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5疾風暴雨 [ jí fēng bào yǔ ]

解釋 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出處 《淮南子 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6如花似錦 [ rú huā sì jǐn ]

解釋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如同花朵、錦緞一般。形容風景絢麗或前程美好。

出處 清 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回:「那香屏自從嫁了周庸佑,早卸了孝服,換得渾身如花似錦。」

7急風暴雨 [ jí fēng bào yǔ ]

解釋 急:急促;暴:猛烈。又急又猛的暴風雨。形容聲勢浩大;來勢凶猛。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8暴風疾雨 [ bào fēng jí yǔ ]

解釋 暴:急驟,猛烈;疾:迅疾。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

出處 《清史稿 災異誌三》:「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風疾雨,壞各埠船,溺死兵民無數。」

9山明水秀 [ shān míng shuǐ xiù ]

解釋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出處 宋 黃庭堅《驀山溪 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10柳泣花啼 [ liǔ qì huā tí ]

解釋 形容風雨中暗淡的心情。

出處 宋 周邦彥《少年遊》詞:「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

11水秀山明 [ shuǐ xiù shān míng ]

解釋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出處 宋·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12怪雨盲風 [ guài yǔ máng fēng ]

解釋 猶疾風暴雨。

出處 宋·劉克莊《滿江紅·和王實之韻送伯昌》詞:「怪雨盲風,留不住江邊行色。」

13豐標不凡 [ fēng biāo bù fán ]

解釋 風度儀表不同於一般。形容風度出眾。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有個聞舍人,下在本店,豐標不凡,願執箕帚。」

14天昏地黑 [ tiān hūn dì hēi ]

解釋 見「天昏地暗」。

出處 唐·韓愈《龍移》詩:「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四:「隻聽得一陣風過處,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見五指,一時暈倒了。」

15十風五雨 [ shí fēng wǔ yǔ ]

解釋 十天一刮風,五天一下雨。形容風調雨順,氣候適宜。

出處 宋 陸遊《村居初夏》詩:「鬥酒隻雞人笑樂,十風五雨歲豐穰。」

16水明山秀 [ shuǐ míng shān xiù ]

解釋 見「水秀山明」。

出處 宋·張先《滿江紅·初春》詞:「漸迤邐,水明山秀,暖生簾幕。」

17秀水明山 [ xiù shuǐ míng shān ]

解釋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出處 宋 黃庭堅《驀山溪 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18誶帚德鋤 [ suì zhǒu dé chú ]

解釋 漢賈誼《治安策》:「商君遺禮義,棄仁恩,並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鋤,慮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語。」後以「誶帚德鋤」形容風俗敗壞,不仁愛。

出處 漢·賈誼《治安策》:「商君遺禮義,棄仁恩,並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鋤,慮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語。」

19走石飛沙 [ zǒu shí fēi shā ]

解釋 沙土飛揚,石塊滾動。形容風勢狂暴。

出處 《三國誌 吳誌 陸凱傳》:「蒼梧、南海,歲有風瘴氣之害,風則折木,飛沙轉石,氣則霧鬱,飛鳥不經。」

20風雨如磐 [ fēng yǔ rú pán ]

解釋 磐:大石頭。形容風雨極大。

出處 宋·孫光憲《兆北瑣言·逸文·丁秀才奇術致物》:「詩僧貫休《俠客》詩雲:‘黃昏風雨黑如磐,別我不知何處去?’」

21五風十雨 [ wǔ fēng shí yǔ ]

解釋 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出處 漢 王充《論衡 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22祥風時雨 [ xiáng fēng shí yǔ ]

解釋 形容風調雨順。多比喻恩德。

出處 晉·袁宏《後漢紀·章帝紀》:「夫人道得於下,則陰陽和於上,然後祥風時雨,覆被遠方,則夷狄慕德重澤而至矣。」

23蜚瓦拔木 [ fēi wǎ bá mù ]

解釋 形容風力迅猛。

出處 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三卷:「餘鄉常有颶風,但初來聲勢頗惡,與三州不異,人家即曰:‘報起矣!’有頃則亦蜚瓦拔木,無所不至。」

24得過且過 [ dé guò qiě guò ]

解釋 得:能夠;且:姑且。隻要勉強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誌;沒有長遠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負責任。

出處 元 無名氏《小孫屠》戲文第四出:「孩兒,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過且過,出去做甚的?」

25飛沙走石 [ fēi shā zǒu shí ]

解釋 飛:使飛揚;走:使滾動。沙土飛揚;石子滾動。形容風力極大。

出處 唐 穀神子《博異誌 呂鄉筠》:「若人間吹之,飛沙走石,翔鳥墜地,走獸腦裂。」

26蠢蠢欲動 [ chǔn chǔn yù dòng ]

解釋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出處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 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百斛舡,長數十丈,蠢蠢而動。」

27風平浪靜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解釋 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江河湖海裏沒風浪;顯出一時安閑寧靜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複沉靜。

出處 宋 楊萬裏《泊光口》:「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麵渾如鏡麵新。」

28風調雨順 [ fēng tiáo yǔ shùn ]

解釋 調:調和;配合得均勻合適;順:適合需要。形容風雨及時;有利於作物的生長。現比喻客觀條件有利。

出處 《舊唐書 禮儀誌一》引《六韜》:「既而克殷,風調雨順。」

29令人神往 [ lìng rén shén wǎng ]

解釋 令:使得;神往:心裏向往憧憬。某種景象使人很向往、羨慕。

出處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今著述湮沒,悵望當時蹈海之風,令人神往不已。」

30聲勢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釋 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浩大。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31大風大浪 [ dà fēng dà làng ]

解釋 指巨大的風浪。比喻社會的大動蕩、大變化。也比喻尖銳、複雜、激烈、艱苦的鬥爭。

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風大浪也不可怕。人類社會就是從大風大浪中發展起來的。」

32狂風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解釋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出處 宋 梅堯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風暴雨忽無憑。」

33走漏風聲 [ zǒu lòu fēng shēng ]

解釋 泄漏機密或消息。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5回:「今願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萬一走漏風聲,娘娘與夫人們隻道妾等巧詐,以博聖恩眷寵。」

34狂風怒號 [ kuáng fēng nù háo ]

解釋 怒:憤怒;發怒;號:號叫。大風刮得像發怒一樣號叫。

出處 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35貪圖安逸 [ tān tú ān yì ]

解釋 追求個人享受。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貪圖安逸,在家戀著妻子,乃是不孝之子。」

36狂風巨浪 [ kuáng fēng jù làng ]

解釋 猛烈的風,巨大的浪。指來勢迅猛或同時有強勁衝擊力的變化。

出處 薑樹茂《漁島怒潮》第17章:「打魚的人要經得起狂風巨浪,打獵的人不怕虎豹豺狼。」

37風急浪高 [ fēng jí làng gāo ]

解釋 形容風浪很大。

出處 《文彙報》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濤洶湧,風急浪高。」

38風瀟雨晦 [ fēng xiāo yǔ huì ]

解釋 形容風急雨驟,天色昏暗。也比喻形勢險惡。

出處 《詩經 鄭風 風雨》:「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39狂風驟雨 [ kuáng fēng zhòu yǔ ]

解釋 原形容大風大雨。後也比喻處境險惡或聲勢猛烈。

出處 《武王伐紂平話》下卷:「我是龍身,去處有狂風驟雨。」

40悄無聲息 [ qiǎo wú shēng xī ]

解釋 悄:靜。靜悄悄的,聽不到任何聲音。指非常寂靜。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4回:「此時再聽,就悄無聲息了。」

41飛沙走礫 [ fēi shā zǒu lì ]

解釋 沙:沙土;礫:小石塊。沙土飛揚,小石塊滾動。形容風勢很猛。

出處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禪虛寺》:「路中甚寒,多饒風雪,飛沙走鑠,舉止皆滿,唯土穀渾城左右曖於餘處。」

42雨順風調 [ yǔ shùn fēng tiáo ]

解釋 調:調和;順:和協。風雨及時適宜。形容風雨適合農時。

出處 《六韜》:「既而克殷,風凋雨順。」

43飛砂轉石 [ fēi shā zhuǎn shí ]

解釋 同「飛沙走石」。

出處 《三國誌·吳誌·陸胤傳》:「風則折木,飛砂轉石。」

44走石飛砂 [ zǒu shí fēi shā ]

解釋 沙土飛揚,石塊滾動。形容風勢狂暴。

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7回:「走石飛砂勢更凶,推雲擁霧亂行蹤。暗藏妖孽來窺戶,又送孤帆過楚峰。」

45遮地蓋天 [ zhē dì gài tiān ]

解釋 同「遮天蓋地」。

出處 李季《五月端陽·打橫山》:「大小據點一掃光,紅軍和赤衛軍遮地蓋天。」

46狂風怒吼 [ kuáng fēng nù hǒu ]

解釋 狂:氣勢猛烈。形容大風呼嘯猛烈。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40回:「忽聞狂風怒吼,怪浪波番,其舟在水,飄飄如一葉。」

47飛沙揚礫 [ fēi shā yáng lì ]

解釋 見「飛沙走礫」。

出處 《宋書·五行誌五》:「暴風迅起,從醜上來,須臾轉從子上來,飛沙揚礫。」

48飛砂揚礫 [ fēi shā yáng lì ]

解釋 見「飛沙走礫」。

出處 《元史·順帝紀十》:「京師大風自北起,飛砂揚礫,白日昏暗。」

49逐電追風 [ zhú diàn zhuī fēng ]

解釋 見「逐風追電」。

出處 《說唐》第十回:「叔寶(秦叔寶)拜辭,連夜起身,出莊上馬,縱轡加鞭,如逐電追風,十分迅速。」

50縱風止燎 [ zòng fēng zhǐ liáo ]

解釋 用鼓風的方法滅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卻反而助長其聲勢。

出處 隋 王通《中說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51捉風捕月 [ zhuō fēng bǔ yuè ]

解釋 見「捉影捕風」。

出處 清·鈕琇《觚剩續編·律例》:「自風雅之道衰,即愚若胡生,亦必捉風捕月,自詡五言之城。」

52挨風緝縫 [ āi fēng jī fèng ]

解釋 比喻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找門路。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第七卷:「但有一二分才貌的,那一個不挨風緝縫,央媒說合。」

53北風之戀 [ běi fēng zhī liàn ]

解釋 比喻對故土的懷念之情。

出處 南朝 梁 蕭統《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54窸窸窣窣 [ xī xī sū sū ]

解釋 象聲詞,形容摩擦等輕微細小的聲音。

出處 林海音《婚姻的故事》:「照亮著她那個生活的角落,窸窸窣窣地好像在做些什麼。」

55狂風大作 [ kuáng fēng dà zuò ]

解釋 刮大風。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9回:「初時穿林透樹,次後走石飛砂,須臾白浪掀天,頃刻黑雲覆地,紅日無光,狂風大作。」

56遮地漫天 [ zhē dì màn tiān ]

解釋 同「遮天蓋地」。

出處 《清平山堂話本·羊角哀死戰荊軻》:「團空攪陣,不分南北西東;遮地迷天,變盡青黃赤黑。」

57遮天迷地 [ zhē tiān mí dì ]

解釋 同「遮天蓋地」。

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六回:「風起處遮天迷地,火來時煙飛焰裹。」

58風雨如盤 [ fēng yǔ rú pán ]

解釋 盤:大石頭。形容風雨極大。

出處 宋 孫光憲《兆北瑣言 逸文 丁秀才奇術致物》:「詩僧貫休《俠客》詩雲:'黃昏風雨黑如盤,別我不知何處去?'」

59圭角岸然 [ guī jiǎo àn rán ]

解釋 形容風操嚴峻。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