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心裏什麼都知道的成語

形容心裏什麼都知道的成語


1眾所周知 [ zhòng suǒ zhōu zhī ]

解釋 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雖十目視十手指,眾所共知之處,亦自七顛八倒了,更如何地謹獨。」

2家喻戶曉 [ jiā yù hù xiǎo ]

解釋 喻:明白;曉:知道。家家都清楚;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出處 宋 樓鑰《繳鄭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諭戶曉,必有輕議於下者。」

3心中有數 [ xīn zhōng yǒu shù ]

解釋 比喻了解實際情況;心裏有底。

出處 馮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談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數,為她去和老山東交鋒做準備。」

4心照不宣 [ xīn zhào bù xuān ]

解釋 彼此心裏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照:明白;宣:宣揚;公開說明。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張夫人吩咐盡管照舊開輪,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5心領神會 [ xīn lǐng shén huì ]

解釋 指對方沒有明說;心裏已經領會。領:領會;會:理解。

出處 唐 田穎《遊雁蕩山記》:「將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禪房,與之辯論心性切實之學,彼已心領神會。」

6婦孺皆知 [ fù rú jiē zhī ]

解釋 孺:小孩子。婦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簡單事物。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3回:「果如張仙所言,形於詩歌,扮為雜劇,弄得婦孺皆知。」

7水落石出 [ shuǐ luò shí chū ]

解釋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經過澄清以後徹底暴露;真相大白。

出處 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8了如指掌 [ liǎo rú zhǐ zhǎng ]

解釋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裏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9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釋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裏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裏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處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10滿腹經綸 [ mǎn fù jīng lún ]

解釋 腹:肚子;經綸:理出絲緒叫經;編絲成繩叫綸。引申為人的才學、本領、謀略等。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

出處 明 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集賢賓 題春園 浪裏束煞》:「論英雄何必老林泉?滿腹經綸須大展,休負了蒼生之願。」

11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解釋 章:篇章。話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脫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褚少孫論》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

12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解釋 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出處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

13有目共睹 [ yǒu mù gòng dǔ ]

解釋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出處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 上卷 與王貽上之一》:「惟有日、貝葉,清閑送老。世間文字茫茫如前塵積卻,門下散花落彩如卿雲在天,有目共睹。」

14大徹大悟 [ dà chè dà wù ]

解釋 徹:明白;貫通;悟:領會;領悟。最徹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覺悟。佛教或道教指識破本來麵目。

出處 元 鄭德輝《立成湯伊尹耕萃》:「蓋凡升天之時,先參貧道,授與仙訣,大徹大悟以後,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觀元始。」

15汗牛充棟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解釋 棟:棟宇;房屋。指藏書太多;運輸時可使牛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書籍極多。

出處 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16包羅萬象 [ bāo luó wàn xiàng ]

解釋 包羅:收集、容納;大範圍的包括;萬象:宇宙間萬物萬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內容豐富龐雜;無所不包。

出處 《黃帝宅經》上卷:「所以包羅萬象,舉一千從。」

17知己知彼 [ zhī jǐ zhī bǐ ]

解釋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對方(彼:他人;對方)。

出處 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但上陣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戰千贏。」

18自知之明 [ zì zhī zhī míng ]

解釋 自己了解自己這樣的明智。指對自己的(優)缺點了解得透徹。明:明智。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19茅塞頓開 [ máo sè dùn kāi ]

解釋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開通了。形容原來心裏好像被茅草堵塞著;現在一下開竅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20裝聾作啞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解釋 假裝耳聾口啞。形容故意不理睬;裝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裝聾做啞」。

出處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可怎生裝聾作啞?」

21不言而喻 [ bù yán ér yù ]

解釋 言:說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晬然見於麵,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22相濡以沫 [ xiāng rú yǐ mò ]

解釋 濡:沾濕;沫:唾沫。水幹了;魚互相以吐沫沾濕;以維持生命。現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23洞若觀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解釋 如同看火那樣看得清楚。比喻對事物觀察得十分明白透徹。

出處 明 林潞《江陵救時之相論》:「當以某辭入告,某策善後,勇怯強弱,進退疾徐,洞若觀火。」

24昭然若揭 [ zhāo rán ruò jiē ]

解釋 昭然:明明白白的樣子;揭:高舉。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顯。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達生》:「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25才高八鬥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釋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處 明 陳汝元《金蓮記 偕計》:「不佞姓蘇,名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學富五車,才高八鬥。」

26一清二楚 [ yī qīng èr chǔ ]

解釋 十分明白、清楚。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小順兒樣樣事情都要鬧個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當好媽媽的保鏢呢。」

27恍然大悟 [ huǎng rán dà wù ]

解釋 恍然:猛然醒悟的樣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覺悟過來。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五卷:「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28心明眼亮 [ xīn míng yǎn liàng ]

解釋 心裏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問題敏銳;能辨別是非。

出處 南北朝 王儉《褚淵碑文》:「風儀與秋月齊明,音徽與春雲等潤,韻宇弘深,喜慍莫見其際,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於己。」

29才華橫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釋 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多指文學文藝書畫方麵而言。很有才華;或充滿了才華。

出處 清·曾國藩《曾國藩家書·道光26年4月16日》:「溫弟時文已才華橫溢,長安諸友多稱賞之。」

30博學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解釋 博:廣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學識廣博;有各方麵的才能。

出處 《晉書 郤詵傳》:「詵博學多才,瑰偉倜黨,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

31博覽群書 [ bó lǎn qún shū ]

解釋 覽:觀看;閱讀。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形容學識淵博。也作「博覽群籍」。

出處 《周書 庾信傳》:「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也。……幼而俊邁,聰敏絕倫,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

32如夢初醒 [ rú mèng chū xǐng ]

解釋 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厲公大喜曰:‘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33頓開茅塞 [ dùn kāi máo sè ]

解釋 頭腦本來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開了。比喻因受啟發而忽然心思開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團。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34舉案齊眉 [ jǔ àn qí méi ]

解釋 案:有腳的托盤。漢代的梁鴻、孟光是一對恩愛夫妻;孟光在給梁鴻送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舉得與眉毛一樣高;以示對梁鴻的尊敬。後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愛。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逸民傳 梁鴻》:「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35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解釋 博:廣博;精深:又專又深。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而高深。

出處 明 薑世昌《逸周書》:「迄今讀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36盡人皆知 [ jìn rén jiē zhī ]

解釋 盡:全部。所有的人都知道。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1回:「老少男女,俗語口頭,人人皆知皆說的。」

37無所不知 [ wú suǒ bù zhī ]

解釋 什麼事情都知道,沒有不懂得的。

出處 《列子·黃帝》:「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38學富五車 [ xué fù wǔ jū ]

解釋 學問很多;有五車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富:豐富;五車:指五車書;形容書很多。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39相敬如賓 [ xiāng jìng rú bīn ]

解釋 賓:貴客。互相敬重就像與賓客相處一樣。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逸民傳 龐公》:「居峴山之南,未嚐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

40無一不知 [ wú yī bù zhī ]

解釋 沒有什麼不知道的。形容知識豐富。

出處 宋 張君房《雲笈七簽》第49卷引《五符經》:「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能知也。一者,至貴無偶之號也。」

41無所不曉 [ wú suǒ bù xiǎo ]

解釋 見「無所不知」。

出處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此女甚是聰慧……便是三教九流的說話,無所不通,無所不曉。」

42無所不通 [ wú suǒ bù tōng ]

解釋 通:知道。沒有什麼不知道的。

出處 《孝經 感應》:「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43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釋 博:廣博;知道得多;通:通曉。通曉古代和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淵博。

出處 《晉書 石崇傳》:「君侯博古通今,察遠照邇,願加三思。」

44心有靈犀 [ xīn yǒu líng xī ]

解釋 靈犀:靈獸犀牛。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比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

出處 唐·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45學貫中西 [ xué guàn zhōng xī ]

解釋 形容中文、外語都十分好。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6回:「博了個熟識時務,學貫中西的名氣。」

46炳如觀火 [ bǐng rú guān huǒ ]

解釋 炳:光明、明亮、顯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出處 魯迅《墳 文化偏至論》:「其詞秩然有條,各分大義,炳如觀火。」

47了若指掌 [ liǎo ruò zhǐ zhǎng ]

解釋 比喻對情況十分明白清楚。

出處 《宋史 道學傳序》:「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者,了若指掌。」

48炳若觀火 [ bǐng ruò guān huǒ ]

解釋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出處 梁啟超《歐洲地埋大勢論》:「人民之職業物產之製造,種種殊異之處,則如網在綱,炳若觀火。」

49張敞畫眉 [ zhāng chǎng huà méi ]

解釋 張敞:漢時平陽人,宣帝時為京兆尹。張敞替妻子畫眉毛。舊時比喻夫妻感情好。

出處 《漢書·張敞傳》:「然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台街,使禦史驅,自以便麵拊馬。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撫。」

50伉儷情深 [ kàng lì qíng shēn ]

解釋 伉儷:夫妻,配偶。夫妻之間的感情深厚。

出處 明·沈得符《萬曆野獲編》:「蓋聖德仁厚,加以中宮前後同憂患者積年,伉儷情更加篤摯。」

51學識淵博 [ xué shí yuān bó ]

解釋 指學識深而且廣。

出處 孫犁《小說雜談》:「我們可以說作者的學識淵博,但不會說他是在賣弄。」

52料敵若神 [ liào dí ruò shén ]

解釋 形容對敵方活動預料非常準確。

出處 《舊唐書·郭子儀傳》:「故太尉、兼中書令、上柱國、汾陽郡王、尚父子儀,天降人傑,生知王佐,訓師如子,料敵如神。」

53達地知根 [ dá dì zhī gēn ]

解釋 比喻根底清楚、明白。

出處 元 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折:「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爭奈忒達地忒知根,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

54醍醐灌頂 [ tí hú guàn dǐng ]

解釋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出處 《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55宜室宜家 [ yí shì yí jiā ]

解釋 形容家庭和順,夫妻和睦。

出處 《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56宜家宜室 [ yí jiā yí shì ]

解釋 形容家庭和順,夫妻和睦。

出處 《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57人心如鏡 [ rén xīn rú jìng ]

解釋 人的心就像鏡子似的透亮明白。

出處 宋·洪邁《夷堅丙誌》第10卷:「且謂人心如鏡,須管常磨,勿令塵染汙,自然聰明。」

58爛若披掌 [ làn ruò pī zhǎng ]

解釋 形容對情況非常熟悉。

出處 清·王晫《今世說·客止》:「與人言古今成敗,爛若披掌,聽者忘倦。」

59了然於胸 [ liǎo rán yú xiōng ]

解釋 了然:了解、明白。心裏非常明白。

出處 《晉書 袁齊傳》:「夫經略大事……智者了然於胸。」

60豁然確斯 [ huō rán què sī ]

解釋 明白透徹。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郭象注:「了無,則天地萬物彼我是非豁然確斯也。」

61父慈子孝 [ fù cí zǐ xiào ]

解釋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出處 《禮記 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62心融神會 [ xīn róng shén huì ]

解釋 融:融合。心神融會貫通,領悟明白。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石霜園禪師法嗣》:「乃宵遁瑞州九峰,恍若舊遊,眷不忍去,遂落發。每閱經,心融神會。」

63智周萬物 [ zhì zhōu wàn wù ]

解釋 天下萬物無所不知。形容知識淵博。

出處 《周易 係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