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兩個人誌同道合的成語

形容兩個人誌同道合的成語


1一見如故 [ yī jiàn rú gù ]

解釋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見就像老朋友一樣。形容彼此一接觸就情投意合。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 「聘於鄭,見子產,如舊相識。」

2相見恨晚 [ xiāng jiàn hèn wǎn ]

解釋 為見麵相識太晚而遺憾。形容與新結交的朋友相處十分投合。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

3一丘之貉 [ yī qiū zhī hé ]

解釋 丘:土山。貉:一種像狐狸的野獸。一個土山裏的貉。比喻彼此同類;沒有什麼差別。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楊惲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4誌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解釋 形容彼此誌向相同;信仰、誌趣一致。誌:誌向;道:道路;信仰。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陳思王植傳》:「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誌同,玄漠神通。」

5意氣相投 [ yì qì xiāng tóu ]

解釋 意氣:誌趣和性格。誌趣和性格彼此十分投合。

出處 元 宮大用《範張雞黍》第三折:「咱意氣相投,你知我心憂。」

6心有靈犀 [ xīn yǒu líng xī ]

解釋 靈犀:靈獸犀牛。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比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

出處 唐·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7相知恨晚 [ xiāng zhī hèn wǎn ]

解釋 相知:相互了解。認識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兩人相為引重,共遊如父子然。相得歡甚,無厭,恨相知晚也。」

8聲氣相求 [ shēng qì xiāng qiú ]

解釋 指誌同道合,意氣相投。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

9吾誰與歸 [ wú shuí yǔ guī ]

解釋 我同誰一起相處。指對誌同道合者的尋求。

出處 《國語 晉語八》:「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

10異苔同岑 [ yì tái tóng cén ]

解釋 岑:小而高度山。不同的青苔長在同一座山上。比喻朋友誌同道合。

出處 晉·郭璞《贈溫嶠》詩:「人亦有言,鬆竹有林,及餘臭味,異苔同岑。」

11目擊道存 [ mù jī dào cún ]

解釋 眼光一接觸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12誼切苔岑 [ yì qiè tái cén ]

解釋 切:親近;苔岑:誌同道合的朋友。形容誌同道合,感情深厚。

出處 晉·郭璞《贈溫嶠》詩:「人亦有言,鬆竹有林,及餘臭味,異苔同岑。」

13推心置腹 [ tuī xīn zhì fù ]

解釋 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光武帝紀》:「蕭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14異口同聲 [ yì kǒu tóng shēng ]

解釋 異:不同。不同的嘴說出同樣的話。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一致。也作「異口同音」。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道意》:「左右小人,並雲不可,阻之者眾,本無至心,而諫怖者,異口同聲。」

15格格不入 [ gé gé bù rù ]

解釋 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格格:阻礙;隔閡。入:融洽。

出處 清 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以前輩之典型,合後來之花樣,自然格格不入。」

16情投意合 [ qíng tóu yì hé ]

解釋 投:契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27回:「那鎮元子與行者結為兄弟,兩人情投意合,決不肯放。」

17莫逆之交 [ mò nì zhī jiāo ]

解釋 逆:違背;抵觸;交:交情;友誼。情意投合;極其要好的朋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18如影隨形 [ rú yǐng suí xíng ]

解釋 好像影子老是跟著身體一樣。比喻兩個人關係親密;常在一起。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響之應聲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從形也。」

19形影不離 [ xíng yǐng bù lí ]

解釋 像形體和它的影子那樣分不開。形容彼此關係親密;經常在一起。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二》:「青縣農家少婦,性輕佻,隨其夫操作,形影不離,恒相對嬉笑,不避忌人。」

20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解釋 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出處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

21肝膽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解釋 形容對人忠誠;用真心相待。肝膽:比喻真誠的心。

出處 宋 文天祥《與陳察院文龍書》:「所恃知己肝膽相照,臨書不憚傾倒。」

22心領神會 [ xīn lǐng shén huì ]

解釋 指對方沒有明說;心裏已經領會。領:領會;會:理解。

出處 唐 田穎《遊雁蕩山記》:「將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禪房,與之辯論心性切實之學,彼已心領神會。」

23臭味相投 [ chòu wèi xiāng tóu ]

解釋 壞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樣壞毛病、惡劣習氣的人很合得來。

出處 宋 牟獻《木蘭花慢》:「不妨無蟹有監州,臭味喜相投。」

24氣味相投 [ qì wèi xiāng tóu ]

解釋 氣味:意指思想或誌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出處 宋 葛長庚《水調歌頭》:「天下雲遊客,氣味偶相投。暫時相聚,忽然雲散水空流。」

25寸步不離 [ cùn bù bù lí ]

解釋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後左右。

出處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

26意料之外 [ yì liào zhī wài ]

解釋 沒有想到的。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五回:「剛才唐兄說國王必是暫緩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並且大動幹戈,用兵征剿。」

27形影相隨 [ xíng yǐng xiāng suí ]

解釋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係密切;永不分離。

出處 唐 崔峒《江山書懷》:「登高回首罷,行影自相隨。」

28總而言之 [ zǒng ér yán zhī ]

解釋 總括起來說(總:總括;歸納)。

出處 《周易 係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唐 孔穎達疏:「總而言之,皆虛無之謂也。」

29不謀而同 [ bù móu ér tóng ]

解釋 謀:商量。事先沒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出處 唐 韓愈《請上尊號表》:「考其所陳,中於義理,天人合願,不謀而同。」

30百喙如一 [ bǎi huì rú yī ]

解釋 猶言眾口一辭。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出處 清 王夫之《孝烈傳》:「唯習聞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31貴在知心 [ guì zài zhī xīn ]

解釋 以知心交心為貴,指朋友之間心心相印。

32跬步不離 [ kuǐ bù bù lí ]

解釋 跬步:半步,極短的距離。半步也不離開。形容關係親密。

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寶四寶又甚相愛,稍長即跬步不離,小家不知別嫌疑。」

33眾口如一 [ zhòng kǒu rú yī ]

解釋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同「眾口一辭」。

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吏部一 都給事升轉》:「而謂科臣但當內擢,其最不肖者間出一二人於外,則眾口如一。」

34恨相知晚 [ hèn xiāng zhī wǎn ]

解釋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後悔彼此建立友誼太遲了。形容新結交而感情深厚。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兩人相引為重,其遊如父子然,相得歡甚,無厭,恨相知晚也。」

35雲集響應 [ yún jí xiǎng yīng ]

解釋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讚同和支持。

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嬴糧而景從,山東豪傑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36氣誼相投 [ qì yì xiāng tóu ]

解釋 見「氣義相投」。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太史慈……與孔融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氣誼相投,有分憂共患之意。」

37道合誌同 [ dào hé zhì tóng ]

解釋 謂彼此的誌趣理想一致。

出處 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至陋也。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誌同,玄謨神通。」

38氣義相投 [ qì yì xiāng tóu ]

解釋 謂誌趣、情誼互相投合。

出處 金·王若虛《林下四友讚》:「吾四人者,臭味相似而氣義相投也,故不結而合,既合而歡。」

39情深義重 [ qíng shēn yì zhòng ]

解釋 指情感深遠、恩義厚重。

出處 晉 溫嶠《重與陶侃書》:「且自頃之顧,綢繆往來,情深義重,著於人士之口。」

40心領意會 [ xīn lǐng yì huì ]

解釋 見「心領神會」。

出處 鄒韜奮《經曆》:「他們不許用帝國主義,所以各報遇著這個名詞,總是寫作‘××主義’,讀者看得慣了,也就心領意會。」

41聲求氣應 [ shēng qiú qì yìng ]

解釋 應:應和,共鳴;求:尋找。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比喻誌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出處 《周易 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出而萬物睹。」

42情趣相得 [ qíng qù xiāng dé ]

解釋 情趣:性情誌趣。彼此間的性情誌趣投合。

出處 《南齊書·孔稚珪傳》:「稚珪風韻清疏,好文詠,飲酒七八鬥,與外兄張融,情趣相得。」

43同心合意 [ tóng xīn hé yì ]

解釋 同「同心一意」。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匡衡傳》:「朕嘉與君同心合意,庶幾有成。」

44同心一意 [ tóng xīn yī yì ]

解釋 心誌一致。

出處 《三國誌·吳誌·魯肅傳》:「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45意氣相傾 [ yì qì xiāng qīng ]

解釋 意氣:誌趣和性格。指誌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出處 宋·張孝祥《與虞並父書》:「雖聲跡差池,藐不相聞,然意氣相傾,殆若朝夕與遊處者。」

46行合趨同 [ xíng hé qū tóng ]

解釋 行為誌趣相同。

出處 《淮南子·說山訓》:「行合趨同,千裏相從;行不合,趨不同,對門不通。」

47聲應氣求 [ shēng yìng qì qiú ]

解釋 應:應和,共鳴;求:尋找。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比喻誌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出處 《周易 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48求其友聲 [ qiú qí yǒu shēng ]

解釋 朋友以意氣相投而結交,如昆蟲以同聲而相應。

出處 《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49閉門合轍 [ bì kǒu hé shé ]

解釋 猶言閉門造車,出門合轍。比喻互相投合。

出處 宋 趙令畤《侯鯖錄》卷八:「山穀雲:東坡墨戲,水活石潤,與予草書三昧,所謂閉門合轍。」

50天涯若比鄰 [ tiān yá ruò bǐ lín ]

解釋 表達對遠方友人的情誼。

出處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