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字典 句的意思
句

拼音 播放 ㄐㄩˋ 播放 gōu ㄍㄡ
部首口部 總筆畫5畫 部外筆畫2畫
結構右上包圍結構 五筆QKD 倉頡PR 鄭碼RYJ 五行
四角27620 電碼0658 區位0288 統一碼U+53E5 造字象形字
筆順編號 35251 類型 常用字一級字表現通表
筆順名稱 撇、橫折鉤、豎、橫折、橫
相關查詢 句的筆順 句組詞 句的成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ù(ㄐㄩˋ)

1由詞組成的能表示出一個完整意思的話

~子。~法。

2〔~讀( dòu )〕古代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句」或「读」

3量詞,用於語言

三~話不離本行( háng )。

gōu(ㄍㄡ)

1〔高~驪〕古國名,即「高麗」

異體字

詳細解釋

jù(ㄐㄩˋ)

〈名詞〉

(1) (會意。小篆字形,從口,從丩( jiū ),象繩絲纏結之狀)。「丩」亦兼表字音。①( gōu )本義:彎曲。②句子

(2) 語句;詩句

sentence

句者,局也。聯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語絕為句。」 —— 《詩·關雎》疏。按,取稽留可鉤之意,曲畫以識之者也。說文瞿下曰:讀如章句之句,則 後漢時已轉其音如今言屨。

驢上得句。 ——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所得詩句。

書詩四句。 —— 宋· 王安石《傷仲永》

蒙蒙之句。 ——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句式(句子的結構形式);句語(語句,言辭);句投(句逗。即句讀);句度(同句讀)

(3) 中國漢代行大禮時,由九賓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傳話,與「胪」相反

message sent from bottom to top in a ceremony

大行設九賓,臚、句傳。 —— 《漢書》

〈量詞〉

(1) 用於言語的計量。如:句把(一兩句,指很少的話);兩句詩

(2) 用於時間的計量。表示點時,相當於「点」;表示時段時,相當於「个」(鍾頭)

o'clock

這時已經有六句鍾了。 —— 蔣光慈《弟兄夜話》

(3) 另見 gōu

gōu(ㄍㄡ)

〈動詞〉

(1) 形聲。從口。正當讀今言鉤,俗作勾。本義:彎曲

(2) 同本義

bend

句,曲也。 —— 《說文》。段注:「凡曲折之物,侈為倨,斂為句。考工記多言倨句。」

越子為左右句卒。 —— 《左傳·哀公十七年》

句兵欲無彈。 —— 《考工記·廬人》

覆之而角至謂之句弓。 —— 《考工記·弓人》

履句履者知地。 —— 《莊子·田子方》。李注:「方也。」

句者畢出。 —— 《禮記·月令》

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句領者。 —— 《尚書大傳》

句者畢出,萌者盡達。 —— 《禮記·月令》

(3) 草木出土時,彎的叫句,直的叫萌。)。又如:句爪(鉤形的尖爪);句枉(曲枝);句曲(彎曲);句倨(彎曲);句圜(屈曲連環

(4) 勾銷

strike

(5) 查考

examine

(6) 搜取;捕捉

catch

(7) 逗引;糾結

seduce

(8) 勾畫

delineate

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 ——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連詞〉

(1) 如果——表示假設

if

〈名詞〉

(1) 指草木初生拳狀的幼芽

tender bud

(2) 鉤子。後作「钩」

hook

(3) 古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旁的短邊

the shorter leg of a right triangle

(4) ——人名用字

(5) 另見 j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句

卷别正文・丑集上

位置第171頁,第11字

部首口部

康熙筆画5畫 部外 2畫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𡘋音屨。《玉篇》:止也,言語章句也。《類篇》:詞絕也。《詩・關雎》〔疏〕:句古謂之言。秦漢以來,衆儒各爲訓詁,乃有句稱。句必聮字,而言句者,局也。聮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

,僂句,地名,龜所出也。《左傳・昭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龜僂句。

,《禮・樂記》:句中鉤。〔疏〕謂大屈也。言音聲大屈曲,感動人心,如中當於鉤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句兵欲無彈。〔註〕句兵,戈戟屬。〔釋文〕句,俱具反。又音鉤。

,《史記・叔孫通傳》:臚句。〔註〕上傳語吿下爲臚,下吿上爲句。

,高句驪,遼東國名。漢爲縣。《前漢・地理志》:元菟郡高句驪。又句容,縣名。〈地理志〉:丹陽郡,句容縣。

,《廣韻》:古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居𠋫切,𡘋音遘。《廣韻》:句當。《宋史・曹彬傳》:江南句當公事回。

,姓。《華陽國志》:王平,句扶,張翼,廖化𡘋爲將。時人曰:前有王句,後有張廖。

,《類篇》:拘也。

,與彀同。《詩・大雅》:敦弓既句。〔釋文〕句,《說文》作彀。張弓曰彀。

,《唐韻》、《集韻》:古侯切;《韻會》、《正韻》:居侯切,𡘋音溝──俗作勾。《說文》:曲也。《禮・月令》:句者畢出。《左傳・哀十七年》:越子爲左右句卒。〔註〕鉤伍相著,別爲左右屯。《前漢・趙充國傳》:入鮮水北句廉上。〔註〕句廉,渭水岸曲而有廉稜也。

,《集韻》亦作區。《禮・樂記》:區萌達。〔註〕屈生曰區。〔釋文〕區音勾,古侯反。

,句芒,春神。《禮・月令》:其神句芒。

,句龍,社神。《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爲后土。

,句繹,邾地。《春秋・哀二年》:盟于句繹。又句瀆,齊地。《左傳・襄十九年》:執公子牙于句瀆之丘。《前漢・地理志》:濟隂郡,句陽縣。〔註〕《左傳》句瀆之丘也。

,寃句,句章,𡘋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句章縣。濟隂郡,寃句縣。〔註〕師古曰:句音鉤。

,句吳。《史記・吳世家》:自號句吳。〔註〕吳言句者,發聲也。猶言于越耳。

,《五音集韻》:亦姓。《史記・仲尼弟子傳》:句井疆。〔註〕《正義》曰:句作勾。

,《廣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𡘋音衢──須句,地名。《春秋・文七年》:公伐邾,取須句。〔音義〕句,其俱反。

,句町,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句町縣。〔註〕師古曰:音劬挺。

,《字彙補》與絇同,履頭飾也。《周禮・天官・屨人》:靑句。〔註〕句當爲絇。《前漢・王莽傳》:句履。〔註〕師古曰:其形岐頭。

,《集韻》:恭于切,音俱──本作拘,或作佝,𢳉止也。又,《史記・孝文紀》:故楚相蘇意爲將軍,軍句注。〔註〕應劭曰:山險名也。《索隱》曰:句音俱,包愷音鉤。

,與矩同,方也。《莊子・田子方》:履句履者知地形。陸德明《音義》:句音矩。徐云:其俱反。李云:方也。

,古有切,音九。《淮南子・地形訓》:自東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癭民。〔註〕句,讀若九。

《說文》本作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别卷三上 位置第67頁,第8字

反切古矦切、九遇切

说文解字:句曲也。从口𠃚聲。凡句之屬皆从句。

附注段玉裁注:「古音總如鉤。後人句曲音鉤,章句音屨。又改句曲字為勾。」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丩』字表示糾纏繚繞之義,『句』字从『丩』,『口』形為分化符號,應該也是表示糾纏繚繞一類的意義。何琳儀《戰典》以為从丩、口聲,也說得通。」

說文解字註

说文解字:句曲也。

段注凡曲折之物。侈爲倨,斂爲句。《考工記》多言倨句。《樂記》言倨中矩,句中鉤。《淮南子》說獸言句爪倨身。凡地名有句字者皆謂山川紆曲。如句容,句章,句餘,高句驪皆是也。凡《章句》之句亦取稽畱可鉤乙之意。古音總如鉤。後人句曲音鉤。《章句》音屨。又改句曲字爲勾。此淺俗分別。不可與道古也。

从口。丩聲。

段注古矦切。古音也。四部。又九遇切。今音也。

凡句之屬皆从句。

句的字謎

謎面:一來就是十天(打字一)
謎底:句
解析:「句」字中間加「一」便是「旬」,一個月分三旬,一旬為十天。

謎面:向左一直去(打一字)
謎底:句
解析:「向」字左邊的「一直」去掉,餘下「句」。

謎面:向左邊一直走(打一字)
謎底:句
解析:「向」字左邊的「一直」走了,剩下「句」字。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