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字典 北的意思
北

拼音 播放 běi ㄅㄟˇ 播放 bèi ㄅㄟˋ
部首匕部 總筆畫5畫 部外筆畫3畫
結構左右結構 五筆UXN 倉頡LMP 鄭碼TIRR 五行
四角12110 電碼0554 區位0227 統一碼U+5317 造字會意字
筆順編號 21135 類型 最常用字常用字一級字表現通表
筆順名稱 豎、橫、提、撇、豎彎鉤
相關查詢 北的筆順 北組詞 北的成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běi(ㄅㄟˇ)

1方向,早晨麵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

~方。~辰(古書指北極星)。~上(古代以北為上,後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國(指中國北部)。

2打了敗仗往回逃

敗~。

bèi(ㄅㄟˋ)

1古同「背」,違背,違反

反義字

異體字

詳細解釋

běi(ㄅㄟˇ)

〈名詞〉

(1) 方位名。與「南」相對

north

人坐立皆麵明背暗,故以背為南北之北。 ——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萬物負陰而抱陽。 —— 《老子》。王力按,山北為陰,山南為陽,老子的話等於說萬物負背而抱南。

然則北通巫峽。 —— 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 宋· 蘇軾《石鍾山記》

沛公北向坐。 —— 《史記·項羽本紀》

又北向。 —— 明· 歸有光《項脊軒誌》

正北;西北;東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陽市北。東漢及魏晉的王侯公卿多葬於此。泛指墓地);北闈(清代在順天(今北京)的鄉試稱「北闈」,在江寧(今南京)的鄉試稱「南闈」);北裏(妓院);北闕(皇宮。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邊邑);北雍(北京的國子監);北邙鄉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2) 敗逃的軍隊

defeated troops

燕兵獨追北,入至 臨淄。 —— 《戰國策·燕策一》

(3) 姓

〈動詞〉

(1) 敗北

be defeated

連戰皆北。 —— 《史記·項羽本紀》

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 —— 《韓非子·五蠹》

(2) 敗逃

retreat

追亡逐北,伏屍百萬。 —— 漢· 賈誼《過秦論》

(3) 另見 bèi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北

卷别正文・子集下

位置第152頁,第25字

部首匕部

康熙筆画5畫 部外 3畫

《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必墨切;《正韻》:必勒切,𡘋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

《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

,《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

,《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𡘋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别卷八上 位置第267頁,第16字

反切博墨切

说文解字:北𦮃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屬皆从北。

附注唐蘭《釋四方之名》:「北由二人相背,引申而有二義:一為人體之背,一為北方。」

說文解字註

说文解字:北𦮃也。

段注乖者,戾也。此於其形得其義也。軍奔曰北。其引伸之義也。謂背而走也。韋昭注《國語》曰:北者,古之背字。又引伸之爲北方。《尙書大傳》、《白虎通》、《漢・律曆志》皆言北方,伏方也。陽氣在下。萬物伏藏。亦乖之義也。

从二人相背。

段注博墨切。一部。

凡北之屬皆从北。

北的字謎

謎面:冀南沒有冀中無(打一字)
謎底:北
解析:「冀」北有「北」。

謎面:燕山有隻燕,頭尾全不見,心口送獵人,翅膀在伸展。(打一字)
謎底:北
解析:「燕」字頭尾不見了,中間心也送人了,隻剩下兩側的「北」。

謎面:不見背後(打一字)
謎底:北
解析:「背」字的後半部分不見了,隻見「北」。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