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字典 蹻的意思
蹻

拼音 播放 qiāo ㄑㄧㄠ jiăo ㄐㄧㄠˇ 播放 juē ㄐㄩㄝ 播放 ㄐㄩˊ 播放 xuè ㄒㄩㄝˋ 播放 jué ㄐㄩㄝˊ
部首足部 總筆畫19畫 部外筆畫12畫
結構左右結構 五筆KHTK 倉頡RMHKB 鄭碼JIJL 五行
四角62127 統一碼U+8E7B
筆順編號 2512121313425125251
筆順名稱 豎、橫折、橫、豎、橫、豎、提、撇、橫、撇、捺、豎、橫折、橫、豎、橫折鉤、豎、橫折、橫
相關查詢 蹻的筆順 蹻組詞 蹻的成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qiāo(ㄑㄧㄠ)

1同「蹺」。把腳舉高。《説文•足部》:「蹻,舉足行高也。」《集韻•宵韻》:「蹺,舉趾謂之蹺。或作蹻。」

2走貌。《篇海類編•身體類•足部》:「蹻,走兒。」

3表演高蹺時綁在腳上把人墊高的木棒。清彭士望《九牛壩觀觝戲記》:「乃接木為蹻,距地八尺許,一男子履其上。」

4捷舉手足。《素問•異法方宜論》:「其治宜導引按蹻。」

jiăo(ㄐㄧㄠˇ)

1〔蹻蹻〕①驕傲。《爾雅•釋訓》:「旭旭蹻蹻,憍也。」《廣韻•宵韻》:「蹻,驕也。」②壯貌。《詩•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③威武強盛貌。《詩•周頌•酌》:「蹻蹻王之造,載用有嗣,實維爾公允師。」

2同「趫」。勇健,矯健。《廣雅•釋詁二》:「矯,健也。」

juē(ㄐㄩㄝ)

1不穩定貌。《廣韻•藥韻》:「蹻,走蹻蹻皃。」

2通「屩」。草鞋。《集韻•藥韻》:「屩,《説文》:‘屐也’。通作蹻。」

3姓。《姓觿•藥韻》:「蹻,《千家姓》雲:楚郡族。」

jú(ㄐㄩˊ)

1同「檋」。山行用具。有錐的屐。又名檋車。《集韻•燭韻》:「檋,山行所乘,以鐵如錐施之屐下。亦作蹻。」

xuè(ㄒㄩㄝˋ)

1澀,燥澀貌。《方言》卷七:「蹻,歰也。趙曰杜,山之東西或曰蹻。」《集韻•藥韻》:「蹻,燥歰皃。」

異體字

詳細解釋

jué(ㄐㄩㄝˊ)

〈名詞〉

(1) 屐、鞋。古代多指草鞋

clogs; shoes; straw sandals

布衣草蹻而牧羊。 —— 《漢書·卜式傳》

(2) 另見 qiāo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蹻

卷别正文・酉集中

位置第1234頁,第7字

部首足部

康熙筆画19畫 部外 12畫

《唐韻》:去遙切;《集韻》、《正韻》:丘祆切,𡘋同“蹺”。《說文》:舉足行高也。《前漢・高帝紀》:可蹻足待也。〔註〕文穎曰:蹻,猶翹也。

,《廣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𡘋音喬。又,《廣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極虐切,𡘋音噱──義𡘋同。

,《廣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𡘋音矯。《詩・周頌》:蹻蹻王之造。〔傳〕蹻蹻,武貌。又,〈魯頌〉:其馬蹻蹻。〔傳〕言彊盛也。

,《廣韻》:居灼切;《集韻》、《韻會》:訖約切,𡘋音脚──走蹻蹻貌。

,《爾雅・釋言》:蹻蹻,憍也。〔註〕小人得志,憍蹇之貌。《詩・大雅》:小子蹻蹻。〔傳〕驕貌。

,《戰國策》:贏縢履蹻。〔註〕蹻,屐也。《史記・虞卿傳》:躡蹻擔簦。〔註〕蹻,草履也。《前漢・王褒傳》:離蔬釋蹻而烹膏粱。〔註〕應劭曰:木蹻也。臣瓚曰:以繩爲之也。師古曰:蹻卽今之鞋耳。《類篇》:山行所乗,以鐵如錐,施之履下。

,《呂氏春秋》:蹻然不固。〔註〕蹻,讀乗蹻之蹻,謂其流行疾速,不堅固也。

,《集韻》:迄却切,音謔。揚子《方言》:杜蹻,歰也。趙曰:杜山之東西或曰蹻。〔註〕㕁蹻,燥歰貌。

,《集韻》:拘玉切,音挶──義同“檋”。或作蹻。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别卷二下 位置第60頁,第24字

反切居勺切

说文解字:蹻舉足行高也。从足喬聲。《詩》曰:「小子蹻蹻。」

說文解字註

说文解字:蹻舉足小高也。

段注蹻高曡韵。各本作行高。晉灼注《漢書》高帝妃作小高。玄應引文穎曰:蹻猶翹也。又引《三蒼解詁》云:蹻,舉足也。丘消切。按今俗語猶然。

从足。喬聲。

段注丘消切。大徐居勺切。非也。二部。

詩曰:小子蹻蹻。

段注《大雅》文。毛曰:蹻蹻,驕皃。此引伸之義。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