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新鮮勁兒的意思 新鮮勁兒造句

新鮮勁兒造句


20字左右

  • 1、剛開始還挺新鮮的,可這新鮮勁兒一過,我就開始厭倦了。

30字左右

  • 1、他說:「搬新家和娶媳婦是一樣的,頭三天新鮮勁兒過了,以後咋樣還不知道呢。」。
  • 2、可接下來的一周,新鮮勁兒過去了,我不是忘了給它們放食,就是忘了給它們換水。
  • 3、我對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鍾熱度,到了那股新鮮勁兒沒了的時候,就放棄了。
  • 4、第一次彈鋼琴,一切都是那麼好奇。然而,新鮮勁兒一過,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 5、前陣子,嫦娥憑那股初到天宮的新鮮勁兒和快樂感,對比凡間的辛酸悲苦寫了一本書。
  • 6、我第一次手捧著熱乎乎的鮮花餅時,心中的新鮮勁兒便湧了上來。

40字左右

  • 1、那時我剛進入初中讀書,對周圍的環境和身邊的同學都比較陌生,對初中裏的新生活持有一股子新鮮勁兒
  • 2、索性隨著新鮮勁兒的消退,共享資源也很少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了,可留下的卻是一個關於國民素質的問題了。
  • 3、我們睜大眼睛,好奇地向著窗外,一個勁兒地猛瞧,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總有股新鮮勁兒
  • 4、它出生以後,新鮮勁兒還沒有過,就發現它的頭上出現了一排數字,是它生命的倒計時,它隻有一分鍾的生命。
  • 5、洗一根,咬上一口,那新鮮勁兒,別提了,澀澀的、甜甜的,自己采的果實就是好吃!這才是充滿鄉土氣息的田園生活。
  • 6、開始兩個星朞特別地認真,可新鮮勁兒一過,加上訓練難度的加大,很快我就打起了退堂鼓。
  • 7、不知不覺中,天越來越熱了,可是,豆大的汗珠卻一直往下掉,黑黑腳走累了,原來的新鮮勁兒去了一大半。

50字左右

  • 1、初見大部頭的書,我還是很感興趣的,可是翻開書我才發現,要讀懂它卻並不容易,所以,新鮮勁兒過去了,它就被我丟在一邊不管了。
  • 2、剛開始學,我很激動,帶著幾分新鮮勁兒,天天晚上都練二十分鍾,可是我越練越覺得無趣,後來每天隻練五分鍾,練的時候也無精打采的。
  • 3、初時,的確是新鮮,恨不能一下子全吃完,可沒過幾天,這股新鮮勁兒早不知扔到哪裏去了,望著它們就是提不起食欲。
  • 4、和大家一樣,我也非常喜歡放假朞,可是過了最初的那幾天新鮮勁兒,突然發現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愉快的變得有些索然無味。
  • 5、可是,一分鍾過去了,五分鍾過去了,十分鍾過去了,二十分鍾過去了!這股新鮮勁兒再也提不起來了,小泡泡一個接著一個炸開了。

60字左右

  • 1、起初,我也並沒有十分在意這隻瓷碟,在一陣新鮮勁兒過後,我便將它忘在了抽屜裏。直到那天停電,沒有電視,又不能玩電腦,百無聊賴的我才又想起它來。
  • 2、故鄉產一種魚,奇小,透明,色澤如銀,稱為銀魚,是本地特產,外地雖也有少許幹銀魚賣,卻沒了那新鮮勁兒,吃在口裏有些硬,總不是那個滋味。

70字左右

  • 1、因為媽媽工作的原因,沒有空閑的時間來學校接我,所以每天中午放學都去午托部吃午飯。中午我和小夥伴們一同排隊吃飯,剛開始真的很有趣,但是不久後,那股新鮮勁兒也就過去了。
  • 2、少年不知愁滋味,帶著一個求知,好奇,懵懂的心步入中學校園,新鮮勁兒一過,煩惱接踵而至,寄宿生活嚴格的寢規壓得我喘不過氣,室友深夜的呼嚕讓我無法入眠。
  • 3、初中生活讓我倍感新鮮,新鮮歸新鮮,好奇歸好奇,同時也要有動力去認真學習。否則新鮮勁兒一過,可就會放鬆懈怠了呢。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一直保持這種熱情和好奇呢?
  • 4、作為學生,每天必須遇見老師同學。踏入初中的夏令營,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熟悉的,陌生的,彼此遇見,每節下課,大家大聲交談,嬉戲打鬧。但時間久了,新鮮勁兒一退,遇見便成了碰見。
  • 5、可是新鮮勁兒一過,我就開始噘嘴了,家裏親戚多,七姑八姨,五叔六舅一個個都得拜,都得重複同一套禮儀,羅羅嗦嗦拉一大堆家常,遇上客氣的還留下吃飯,一整天跑來跑去的,可真累人。

80字左右

  • 1、嬋呀!她做事情總是三分鍾熱度,等這股新鮮勁兒過了,就立馬拋下這件事做下一件事去了。對此,她媽咪可沒少教訓她,但她就是屢教不改的,表麵上看著很誠懇,但轉了個身就忘得一幹二淨了。你也對她沒辦法。
  • 2、我不是那種學習特別好的,自己做課時練什麼的,一般沒什麼勁頭,所以我買了一些資料,站著新鮮勁兒去做,一點一點,從少至多盡可能應付下來,但到後來就不隻是應付了,漸漸變成了習慣。
  • 3、第二天早上八點,老師過來叫我們吃早飯。大家的新鮮勁兒還沒消散,興高采烈地來到餐廳。不一會兒,我們便把整桌的美味佳肴吃光了,精神飽滿地大步走向大同大學的體育館,準備參賽。

詞語解釋

新鮮勁兒[ xīn xiān jìn er ]

1.初經某事時的情趣

新鮮勁兒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