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詞典 羈縻

羈縻



詞語解釋

羈縻[ jī mí ]

1.亦作「羈靡」。亦作「羇縻」。係聯。束縛;控製。拘禁。指羈縻州。籠絡;懷柔。亦作:羈靡羇縻


引證解釋

1.亦作「羈靡」。亦作「羇縻」

2.係聯

《漢書·郊祀誌下》:「方士之候神入海求蓬萊者終無驗……天子猶羈縻不絶,幾遇其真。」

顏師古 注:「羈縻,繫聯之意。馬絡頭曰羈也。牛靷曰縻。」

3.籠絡;懷柔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蓋聞天子之牧夷狄也,其義羈縻勿絶而已。」

《漢書·匈奴傳下》:「其慕義而貢獻,則接之以禮讓,羈靡不絶。」

《舊唐書·徐堅傳》:「堅以蠻夷生梗,可以羈縻屬之,未得同華夏之製,勞師遠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喇嘛效順最早,而其術盛行東土,又夙為蒙古諸部落所崇信,故優禮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清 龔自珍 《對策》:「臣考三代之於荒服,羇縻之而已。」

4.束縛;控製

三國 蜀 諸葛亮 《答法正書》:「文法羈縻,互相承奉。」

唐 高適 《奉和鶻賦》:「嗟日月之雲邁,猶羈縻而見嬰。」

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二》:「古者洪荒之世……政刑未備。羈縻所及,大者百裏而已。」

5.拘禁

宋 文天祥 《<指南錄>後序》:「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

清 李漁 《蜃中樓·授訣》:「朕見他是個有用之才,不忍加之屠戮,羈縻在洞庭東海之間。」

6.指羈縻州。參見「羈縻州」

唐 皮日休 《憂賦》:「是以先王謂之荒服,後嗣謂之羈縻。」

宋 歐陽修 《<五代職方考>序》:「唐之封疆遠矣,前史備載,而羈縻寄治虛名之州在其間。」


國語辭典

1.縻,係牛的繩索。羈縻引申為牽製、維係

《史記·卷二五·律書》:「故偃武一休息,羈縻不備。」

《漢書·卷六一·張騫傳》:「大宛以西皆自恃遠,尚驕恣,未可詘以禮羈縻而使也。」

笼络

放纵 斥逐


網絡解釋

1.羈縻

《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解釋說:「羈,馬絡頭也;縻,牛靷也」,引申為籠絡控製。唐朝對西南少數民族采用羈縻政策,承認當地土著貴族,封以王侯,納入朝廷管理。宋、元、明、清幾個王朝稱土司製度。

1、係聯。2、籠絡;懷柔。3、束縛;控製。4、拘禁。5、指羈縻州。

相關漢字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羈縻造句

  • 1、清政府對英軍入侵、騷擾大連的態度基本上還是所謂妥協羈縻政策。
  • 2、探究其原因,一方麵是由於明朝「以夷製夷」的羈縻政策,另一方麵是因為雙方發展過程中的利益糾葛及由此產生的爭端。
  • 3、到了元朝,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的控製,朝廷改羈縻州郡製為土司製,「以夷治夷」。
  • 4、漢武帝以後,漢王朝對匈奴實行了較為寬鬆的「羈縻」政策,漢匈雙方雖有君臣名分,實為兄弟之國。
  • 5、二明成祖繼位後,遵循明太祖的遺緒,對海外諸國仍實行羈縻政策,鼓勵他們派遣使者入明朝貢。
  • 6、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羈縻號為之大將軍督五省者陸達,檢其所部實隻十而又二,敕封淶源縣衙捕快,欽此。
  • 7、屍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關雎。
  • 8、他指出,權衡勢之順逆,事之緩急,清廷應當「滅發撚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采取「外敦信睦,而內示羈縻」之方針。
  • 9、尋叛,羌降,為羈縻州。
  • 10、後義州降為羈縻州,屬。
  • 11、地方設置羈縻州、縣垌。
  • 12、等諸國,羈縻州續有增置。
  • 13、此後成為黔州所領諸羈縻州。
  • 14、我國於邊疆設羈縻州,開始於唐。
  • 15、此後成為黔州所領諸羈縻州地。
  • 16、法由貪弊,羈縻遂至於逋逃。
  • 17、蘇軾此詞上片,借這則神話故事,稱頌一種超塵拔俗、不為柔情羈縻的飄逸曠放襟懷,以開解友人的離思別苦。
  • 18、唐置羈縻州,屬邕州都督府。
  • 19、不悟羈縻之惠,詎知含養之恩,狼戾為心,獨乖正朔。
  • 20、梁、陳時屬寧州羈縻州。
羈縻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