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詞典 壅蔽
yōng

壅蔽


拼音 yōng bì

簡拼 YB

詞語解釋

壅蔽[ yōng bì ]

1.隔絕蒙蔽。多指用不正當手段有意隔絕別人的視聽,使人不明真相

趙高專權自恣,壅蔽大臣。——《漢書·劉向傳》

hoodwink; deceive;


引證解釋

1.遮蔽;阻塞

《管子·任法》:「夫私者,壅蔽失位之道也。」

《楚辭·九辯》:「卒壅蔽此浮雲兮,下暗漠而無光。」

《漢書·劉向傳》:「二世委任趙高,專權自恣,壅蔽大臣,終有閻樂、望夷之禍,秦遂以亡。」

《晉書·天文誌上》:「屏,所以壅蔽帝庭也。」

《朱子語類》卷二十:「正如疏導溝渠,初為物所壅蔽,才疏導得通,則水自流行。」

《明史·楊鶴傳》:「頃者,愛女被躪於宮奴,館甥受撻於朝市,叩閽不聞,上書不達,壅蔽極矣。」


國語辭典

1.隔絕、遮蔽

《楚辭·宋玉·九辯》:「卒壅蔽此浮雲兮,下暗漠而無光。」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二世委任趙高,專權自恣,壅蔽大臣,終有閻樂望夷之禍。」


網絡解釋

1.壅蔽

壅蔽是一個漢語詞語,拚音是 yōng bì,出處《漢書·劉向傳》,解釋隔絕蒙蔽。


英語翻譯 (literary)​ to cover, to conceal, to hide from view

法語翻譯 (lit.)​ couvrir, cacher, cacher de la vue

相關漢字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壅蔽造句

  • 1、是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 2、隻因南朝皇帝高拱深宮之中,文武邊官,欺狂壅蔽,無懷柔之方略,有勢力之機權,勢不使盡不休,利不刮盡不已,苦害侵淩,千態莫狀。
  • 3、或商務大臣不公,有循私自利之心,準各省商務局紳董稟呈軍機轉奏,庶下情上達,不至為一人壅蔽也。
  • 4、太上皇屢因人言,灼見奸欺,凡四罷免,而近小人,相為唇齒,惟恐失去憑依,故營護壅蔽,既去複用,京益蹇然。
  • 5、世上的人大多有所壅蔽不能通明,重視所說的而輕視看見的,重視遠處的而輕視身邊的。
  • 6、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
  • 7、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 8、當曲折奔突的河流遇到沉沉壅蔽,改道是曆史的尋常。
  • 9、皇上明目達聰,幽隱畢照,而臣乃鰓鰓過慮者,誠恐言事者限於才識,未能仰副淵衷,致皇上察納虛懷,不免悵然而思返,此壅蔽之漸宜防也。
  • 10、調查研究中的壅蔽害處多多。
  • 11、壅蔽,意思是堵塞、遮蔽。
  • 12、台諫之官本為天子耳目,以防大臣壅蔽朝廷,陛下將一切事情都交給大臣處理,自己卻範了個拒諫之名。
  • 13、吏以次承領,壅蔽悉除。
  • 14、蜀主以張業、王處回執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後改為獻納函。
  • 15、今內外壅蔽,獎諭切責率皆虛文,宜切圖預備之策。
  • 16、道裏遼遠,壅蔽樸愚,未嚐致書。
  • 17、但以執政壅蔽,懷私徇軀,忘國憂家,外同內忌。
  • 18、可以概見,其時無有壅蔽誕謾之患。
  • 19、屢經言者論列,或目為壅蔽,或劾其萎靡,或謂其昧於知人。
  • 20、此誠‘壅蔽、後時’之見矣!中國之‘積弱不振’,根源不在於‘器不利於人’,而在於‘患貧’。
壅蔽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