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詞典 尺牘
chǐ

尺牘



詞語解釋

尺牘[ chǐ dú ]

1.長一尺的木簡;信劄

與人尺牘,主皆臧去以為榮。——《漢書·陳遵傳》

寄長懷於尺牘。——杜篤《吊比幹文》

correspondence (of an eminent writer);


引證解釋

1.長一尺的木簡。古代用以書寫

《後漢書·北海靖王興傳》:「及寢病,帝驛馬令作草書尺牘十首。」

李賢 注:「《説文》雲:‘牘,書版也。’蓋長一尺,因取名焉。」

《三國誌·魏誌·胡昭傳》:「胡昭善史書,與鍾繇、邯鄲淳、衛顗、韋誕並有名,尺牘之跡,動見楷模。」

《文選·謝瞻<王撫軍庾西陽集別作>詩》:「誰謂情可書,盡言非尺牘。」

李周翰 注:「言一尺之版,不可盡其情也。」

明 徐渭 《會稽縣誌諸論·山川論》:「一聖君、一賢相,書天下九之一之山川,不滿一尺牘;今誌會稽者,書天下千之一之山川,乃累數十紙而未終。」

2.信劄,書信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論》:「緹縈通尺牘,父得以後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禰衡代書,親疏得宜:斯又尺牘之偏才也。」

唐 歐陽詹 《送張尚書書》:「以尚書山容海納,則自斷於胸襟矣,豈在攸攸八行尺牘進退於人乎?」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七:「嚐有應製科人成鋭,集詩三篇,國子博士侯君以獻於隨,隨覽之,乃親筆尺牘答侯君。」

劉師培 《<文章學史>序》:「有由下告上之詞,則為奏疏;有同輩相告之詞,則為書啟尺牘。」

魯迅 《花邊文學·一思而行》:「看鄭板橋《道情》一遍,談幽默十天,買袁中郎尺牘半本,作小品一卷。」

3.文辭

《南史·蔡景曆傳》:「景歷少俊爽,有孝行,家貧好學,善尺牘,工草隸。」

《資治通鑒·漢靈帝熹平六年》:「帝好文學,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諸生能為文賦者並待製鴻都門下,後諸為尺牘及工書鳥篆者,皆加引召。」

金 元好問 《中州集·劉勳》:「少宣長於尺牘,落筆皆有可觀。」

4.指墨跡,字跡

《新唐書·儒學傳上·歐陽詢》:「詢初效王羲之書,後險勁過之,因自名其體。尺牘所傳,人以為法。」


國語辭典

1.尺牘,本指古代書寫用的木簡,後借指書信

《文選·潘嶽·楊荊州誄》:「草隸兼善,尺牘必珍。」

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聰明過管輅,尺牘倒陳遵。」

函牍 信札 尺素 书翰 书信


網絡解釋

1.尺牘

尺牘是一個詞語,讀音為chǐ dú,指古人用於書寫的長一尺的木簡;信劄,書信;文辭或者墨跡,字跡。木牘的規格據記載有幾種,但多長一尺左右,故有「尺牘」之稱,多用於書法、繪畫。在紙張發明之前,用竹木或帛,製成尺把長的版麵,用以書寫記事,敘情表意,傳遞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牘、尺鯉、尺箋、尺翰、尺書等多種稱謂,其中以尺牘用的最早也最多,故成為信件的代稱。

相關漢字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尺牘造句

  • 1、魏晉六朝行草尺牘獨特的章法形式的出現絕非偶然。
  • 2、尺牘,是古人對書信的一種雅稱。
  • 3、進一步論述吳門書派文人尺牘藝術的曆史價值及其影響。
  • 4、善筆劄,常代棄疾答尺牘
  • 5、著有雙清館詩稿、雙桂軒尺牘
  • 6、範成大傳世墨跡,以尺牘簡劄居多。
  • 7、屬文有體製,筆法簡遠,其尺牘尤時所珍愛,往往藏去。
  • 8、八歲出俗,從朗公受三論,並研幾儒典,能詩文尺牘,巧至翰墨丹青主事。
  • 9、作品包括賦、楚辭、四言詩、五古、七古、五律、五言排律、七律、五絕、七絕、詩餘、詞餘、尺牘等。
  • 10、他從腰間褡包內摸出厚厚兩軸絹絲手卷,遞給紫元宗,道:昔年我拜訪道宗祖師,他們多饋贈所著道書,都是些竹簡尺牘
  • 11、正是由於唱和詩鮮明的交際性、承擔尺牘的功能、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係,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以文為詩」。
  • 12、因為尺牘也是用宣紙、循古製,用毛筆行書豎行寫就的。
  • 13、以尚書山容海納,則自斷於胸襟矣,豈在攸攸八行尺牘進退於人乎?
  • 14、紅顏綴青史,尺牘留芳蹤。
  • 15、古今中外,皆濃縮於尺牘;千山萬水,盡了然於卷帙。書,讓簡單的人變得豐富;書,讓喧囂的人返璞歸真。我愛書,更愛讀書,書伴我走過生活的風風雨雨。
  • 16、群起而齋十萬八千僧,群起而學書、學詩、學士大夫尺牘語,靡然成風,不約而合。
  • 17、尺牘技巧行將消失。
  • 18、緹縈通尺牘,父得以後寧。
  • 19、漢善尺牘,尤便簿領,理識明贍,決斷如流。
  • 20、如編入行賄貪贓尺牘選,堪稱模範之本,扛鼎之作。
尺牘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