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詞典 九經
jiǔjīng

九經


拼音 jiǔ jīng

簡拼 JJ

詞語解釋

九經[ jiǔ jīng ]

1.九條南北向的大道。儒家治國平天下的九項準則。九部儒家經典。名目相傳不一


引證解釋

1.九條南北向的大道

《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

賈公彥 疏:「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

2.儒家治國平天下的九項準則

《禮記·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羣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孔穎達 疏:「治天下國家之道,有九種常行之事,論九經之目次也。」

3.九部儒家經典。名目相傳不一。 《漢書·藝文誌》指《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及小學。 陸德明 《經典釋文錄》指《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孝經》、《論語》。 《初學記》卷二一所引九經,與《經典釋文》略異,有《左傳》、《公羊》、《穀梁》,無《春秋》、《孝經》、《論語》

五代 齊己 《酬九經者》詩:「九經三史學,窮妙又窮微。」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一折:「黃卷青燈一腐儒,九經三史腹中居。」

《醒世恒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王勃﹞幼有大才,貫通九經,詩書滿腹。」

清 錢謙益 《蘇州府重修學誌序》:「古之學者,九經以為經,註疏以為緯。」


國語辭典

1.九種儒家經籍。所指不一,或為《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詩經》、《書經》、《易經》;或指《易經》、《詩經》、《書經》、《禮記》、《春秋》、《孝經》、《論語》、《孟子》、《周禮》


網絡解釋

1.九經

九經:九部儒家經典的合稱

九經就是中庸之道用來治理天下國家以達到太平和合的九項具體工作。這九項工作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眾臣,愛護百姓,勸勉各種工匠,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安撫諸侯。

相關漢字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九經造句

  • 1、一份執著,兩顆真心,拌三份糊塗,四分憐惜,加五錢眼淚,六兩柔情,配浪漫七杯,用八分愛火,九經考驗,煲成十全十美正果。
  • 2、天通百穴,地脈九經,漫合八絡,任督二脈,我全部都封上了,待毒凝之後,用師兄的雷霆之氣運功以內力把毒瘀打出,後麵就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 3、聽說有這麼一個人,從小酷愛象棋,車馬炮兵、相士將帥,九經十緯、楚河漢界,自然是了然於胸。
  • 4、九經對三史,菊馥對蘭芬。
  • 5、另一說法是明代戲曲中清官徐九經滿腹文章,中得狀元,但因四肢不稱、五官不美被貶為玉田縣令,整日飲玉田老酒借酒消愁。
  • 6、六歲的虞允文在此誦九經
  • 7、九裏,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麵朝後市。
  • 8、匠人營國,方九裏,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
  • 9、後來,徐九經升任工部營繕司主事,鄉親們得知他要離開句容縣,便動情地希望他臨行前留下幾句訓詞,以資紀念。
  • 10、遠在修羅界的卓洛不知諸龍界發生的任何事情,此刻他被白骨一樣的陰九經抓攝入邪異幡陣內,不知朝什麼方位遁去。
  • 11、一份執著、兩顆真心、拌三分糊塗、四分憐惜、加五錢眼淚、六兩柔情、配浪漫七杯、用八分愛水、九經考驗、煲成十全十美正果。提前祝情人節快樂!
  • 12、一份友情,兩顆真心,拌著三份糊塗,四分憐惜,加了五錢眼淚,六兩溫情,配上浪漫七杯,八分關愛,九經考驗,達成十全十美。祝願每個人生活都十全十美。
  • 13、份執著,兩顆真心,拌三份糊塗,四分憐惜,加五錢眼淚,六兩柔情,配浪漫七杯,用八分愛火,九經考驗,煲成十全十美正果。
  • 14、三年寒窗僅在此一搏,九經沙場望凱旋而歸。
  • 15、悠悠一杯茶香,身心舒緩,九經放鬆,慵懶的或半臥,或斜躺,自在悠閑,幽然墨花,隨心而走,隨性而舞。
  • 16、一份固執,二顆真心實意,拌三份迷糊,四分憐香惜玉,加五錢淚水,六兩溫柔,配爛漫七杯,用八分情火,九經磨練,煲成十全十美正果。
  • 17、念一個人,一份執著,兩顆真心,拌三份糊塗,四分憐惜,加五錢眼淚,六兩柔情,配浪漫七杯,用八分愛火,九經考驗,煲成十全十美正果。
  • 18、一份固執,二顆真心實意,拌三份迷糊,四分憐香惜玉,加五錢淚水,六兩溫柔,配爛漫七杯,用八分愛的火焰,九經磨練,煲成十全十美正果。
  • 19、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徐九經
  • 20、一份執著,兩份真心,拌三份糊塗,四分憐惜,加五錢眼淚,六兩柔情,配浪漫七杯,用八分愛火,九經考驗,煲成十全十美正果。親愛的,祝你婚姻美滿!
九經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