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詞典 突厥
jué

突厥


拼音 tū jué

簡拼 TJ

詞語解釋

突厥[ tū jué ]

1.南北朝至唐朝我國西北地區民族。公元六世紀遊牧於金山(今阿爾泰山),初屬柔然族。西魏時首領土門連續敗鐵勃,破柔然,建立政權,東至遼海,西抵西海(鹹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製,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為東西兩部,唐太宗貞觀四年攻滅東突厥,顯慶四年唐又滅西突厥,餘部西遷中亞

Turks; a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引證解釋

1.古代民族名,國名。廣義包括 鐵勒、突厥 各部落,狹義指 突厥汗國。公元6世紀初興起於 金山 (今 阿爾泰山 )西南麓,為一遊牧部落。公元552年,建政權於今 鄂爾渾河 流域。創文字、立官製,與中原交流頻繁。 隋 開皇 二年(公元582年),分裂為東、西二部

《周書·異域傳下·突厥》:「突厥者,蓋匈奴之別種,姓阿史那氏。」

宋 吳幵 《優古堂詩話·富鄭公之言出於元璹》:「漢與突厥,風俗各異。漢得突厥,既不能臣;突厥得漢,復何所用。」


國語辭典

1.中國古代北方阿爾泰山一帶的邊疆遊牧民族。隋、唐之際,與鐵勒種族組成的帝國,占有漠北之地。曾分裂為東、西兩部,先後為唐所統一,而一部分南遷的突厥建立了後突厥,後亦為回紇所滅。其殘餘的部分轉徙西方,進入小亞細亞改信奉回教,成為今日土耳其民族的祖先


網絡解釋

1.突厥

745年,唐朝與回鶻攻滅後突厥汗國,東突厥諸部或者在戰爭中消亡,或者融入回鶻,或者融入唐朝。唐朝滅西突厥以後,原西突厥汗國所屬突騎施、烏古斯、葛邏祿、欽察、卡拉吉、樣磨、處月等部落也活躍於中亞地區。突騎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國在中亞的擴張起了重大作用,葛邏祿則在唐末以後的中亞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與回鶻建立喀拉汗王朝。

如今的「突厥」並不是一個單一民族,而是語言屬於突厥語族的各個民族的統稱,大多是曆史上受突厥人統治或者突厥化的其他民族,以及古代突厥人的後裔,主要民族有土克曼人、韃靼人(塔塔爾人)、維吾爾人、雅庫特人、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柯爾克孜人)、撒拉爾人(撒拉人)、阿塞拜疆人、烏茲別克人、巴什基爾人、楚瓦什人、圖瓦人、阿爾泰人等。

突厥是曆史上活躍於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民族集團統稱,也是中國西北與北方草原地區繼匈奴、鮮卑、柔然以來又一個重要的遊牧民族,540年,突厥這個詞始見於中國史冊。


英語翻譯 Turkic ethnic group

法語翻譯 peuples turcs

德語翻譯 Turkvolk

相關漢字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突厥造句

  • 1、唐太宗鞏固邊疆,在滅掉東突厥人後,就大功告成了。
  • 2、如今,我大周國富民強,雄兵百萬,區區突厥不過纖芥之疾罷了,何懼之有?
  • 3、王忠嗣、李白掃平突厥、吐蕃、契丹的叛亂,功蓋天下,為何蒙受「龍韜」。
  • 4、假如對方一路發兵阻擋,以突厥的絕對優勢兵力,他盡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沒什麼好擔心的。
  • 5、突厥斥候很快將此訊飛報始畢可汗。
  • 6、以區區五十餘步騎擊敗十倍於已的突厥精騎,而且斬將奪旗,斬首超過兩百級,僅是繳獲的戰馬就超過百匹,毫無疑問,這是一次暢快淋漓的大勝。
  • 7、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
  • 8、風雲盟子弟武功本來未必高過這些士兵許多,但是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全,以逸待勞,出奇製勝,當真如滾湯沃雪,猛虎撲羊,突厥士卒未及全力抵禦,已經死於刀槍之下。
  • 9、隋末唐初,突厥勢力異常龐大,各路諸侯竇建德、王世充、梁師都、劉武周等,甚至李淵都北麵稱臣,接受可汗的封號。
  • 10、突厥將領握有軍權,專橫跋扈,任意廢立甚至殺害哈裏發。
  • 11、貞觀初年,年輕的唐帝國迎來了最險峻的時刻,突厥兩寇中原,涇州,武功告急,吉利直趨渭水河畔。
  • 12、丙戌,以突厥犯邊,京師亢旱,令減膳徹樂。
  • 13、於是突厥酋長入謁者,皆膝而進,莫敢仰視。
  • 14、初,突厥與周和親,許納女為後。
  • 15、一邊倒的淮南之役令突厥必須盡快鞏固與強鄰的同盟關係,當初隔岸觀火看周齊兩國鷸蚌相爭從中漁利的好日子早已一去不複返了,識時務者為俊傑嘛。
  • 16、對古代突厥語和裕固語研究有重要貢獻。
  • 17、時突厥放橫,借藝威名欲憚虜,詔以本官領天節軍將,鎮涇州。
  • 18、可及時突厥武者的話語如此刺耳難聽,霸刀門的眾人也隻好啞火無言,技不如人就該如此,一切怨恨與悔恨隻好往自己肚子裏吞了。
  • 19、史萬歲又單騎馳馬入突厥境內,奪取六畜而歸。
  • 20、射匱可汗與東突厥可汗為敵。
突厥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