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詞典 氣鬱

氣鬱


拼音 qì yù

簡拼 QY

詞語解釋

氣鬱[ qì yù ]

1.心情鬱悶


引證解釋

1.心情鬱悶

《晏子春秋·問上六》:「氣鬱而疾,誌意不通,則仲由、卜商侍。」

明 高攀龍 《困學記》:「氣鬱身拘,大不自在。」


國語辭典

1.中醫指氣機鬱結,多指肝氣鬱結。通常與情誌刺激、氣血失調有關。主要症狀有胸悶脅痛、急躁易怒、食欲不振、月經不調、脈搏沉濇等


網絡解釋

1.氣鬱

氣鬱一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多因情誌不舒,氣機鬱結所致。《丹溪心法·六鬱》:「氣鬱者,胸脅痛,脈沉澀。」《證治彙補·鬱證章》:「氣鬱,胸滿脅痛,噫氣腹脹。」治宜行氣解鬱。《雜病源流犀燭·諸氣源流》「一切氣鬱,總宜以化滯為主。」用氣鬱湯、木香調氣散、七氣湯、越鞠丸等方。若氣鬱生痰者,用溫膽湯、半夏厚樸湯、上下分消導痰湯。若氣鬱化火者,用加味逍遙散等方。

相關漢字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氣鬱造句

  • 1、一般來說,婦女多愁善感,一不順心則心肝之火勃然而起,而肝經又通乳循行兩脅,導致氣鬱痰凝於乳。
  • 2、主治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血瘀經閉,痛經,積聚,心腹暴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疽惡瘡,喉痹,口瘡,牙疳。
  • 3、用於熱病神昏、驚厥,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
  • 4、用於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心腹疼痛,產後血暈,小兒驚風。
  • 5、分為六種,即氣鬱、血鬱、濕鬱、痰鬱、火鬱、食鬱。
  • 6、肝氣實或氣鬱化火所致的脅痛。
  • 7、若腦部受傷,或氣鬱而血行不暢,致瘀血內停,血流不暢致神明散失而發癇證。
  • 8、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鬱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
  • 9、桌上放著一杯清茶,緊扣住我的目光,牽走我所有的思緒。走上前去捧起小巧玲瓏的茶杯,一股淡淡的清香隨之從霧氣中彌漫開來,那種清香,不比桂花,飄香十裏;不比菊花,氣鬱濃烈。是一種若有若無,恬靜淡雅的感覺。
  • 10、而周瑜最後也因為他始終容不下諸葛亮,認為既生瑜,何生亮,最終氣鬱而死。
  • 11、用於治療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經閉,症瘕,難產死胎,心腹暴痛,痛腫瘰鬁,咽喉腫痛,跌撲傷痛,痹痛麻木。
  • 12、肝火旺盛容易引起氣鬱化火或肝熱素盛,臨床症狀多表現為目赤腫痛、視物昏暗及羞明流淚、眼部分泌物過多等。
  • 13、用於熱病神昏、驚厥,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
  • 14、因惱怒傷肝,氣鬱脅肋而致肋痛。
  • 15、氣鬱日久,化火熏灼,橫逆犯胃。
  • 16、故臣聞仲尼居處惰倦,廉隅不正,則季次、原憲侍;氣鬱而疾,誌意不通,則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厚,則有顏回、騫、雍侍。
  • 17、氣鬱化火,母病及子,肝病及心,心藏君火,肝藏相火,心肝火旺,君相火旺,火擾神明,導致心情急躁,夜不安寐。
  • 18、手能動、能寫、能畫,不過是不能再提刀,那又如何?多少人能提刀,能殺人,卻還是死在這王氣鬱蒸的金陵帝京?
  • 19、因為端午時節及其隨後的一段時間裏,濕熱、溫毒之氣鬱蒸,蚊蠅害蟲及細菌活動頻繁且繁殖生長迅速,疫病萌發,百病易從口鼻而入,所以用艾葉等做成香包,可以驅蚊、消毒。
  • 20、直奔半山腰,有個半山亭,亭邊矗立著一塊大石頭,上麵刻著一首詩:烏石山頂氣鬱蒼,登臨東望對扶桑。
氣鬱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