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詞典 箋注
jiānzhù

箋注


拼音 jiān zhù

簡拼 JZ

詞語解釋

箋注[ jiān zhù ]

1.古籍的注解

annotation; notes and commentaries on ancient texts;


引證解釋

1.指注釋文義

唐 韓愈 《施先生墓銘》:「古聖人言,其旨密微。箋注紛羅,顛倒是非。」

宋 蘇轍 《初發嘉州》詩:「雲有古郭生,此地苦箋注。」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重修鄭公祠碑》:「﹝鄭公﹞所學《易》、《書》、《詩》、《禮》、《春秋》、《論語》、《孝經》,箋注百餘萬言。」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綜其體製,約為四類:紀述之文也,箋注之文也,議論之文也,比賦之文也。」

瞿秋白 《文藝雜著·涴漫的獄中日記》:「那些學者的箋注亦暫不刊布,因為他們自己說研究尚未成熟,可以緩些發表。」

同「箋注」。 明 王鏊 《震澤長語·經傳》:「其後 鄭玄 之徒,箋註訓釋,不遺餘力。」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李、杜、韓、蘇不斤斤於分音列譜,何也?空諸一切,而後能以神氣孤行;一涉箋註,趣便索然。」


國語辭典

1.古書的注解

唐·韓愈〈施先生墓銘〉:「古聖人言,其旨密微,箋注紛羅,顛倒是非。」


網絡解釋

1.箋注

箋注,即給古書作的注釋。


英語翻譯 commentaries; to annotate (ancient texts)

相關漢字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箋注造句

  • 1、南北朝至隋唐大略沿襲並整理,孔穎達箋注群經,為當時經學南北融合作出貢獻。
  • 2、漢代經學家則為其注入倫理道德內涵,主要體現於經書箋注及用以幹預現實政治倫理。
  • 3、加以後世迷徒恣其臆說,將先聖典教妄行箋注,乖訛萬狀。
  • 4、這種箋注之學雖存樸實嚴謹之風,卻有機械、支離、牽強的特點。
  • 5、滌老的箋注文字不拘於逐詞逐句的解釋。
  • 6、馮浩箋注:穹籠,似即熏籠之義,兼言鬆之清香。
  • 7、為此,年輕的張乃蒼決定為門箋注入活力,好打開銷路。
  • 8、舊本題西泉吳正子箋注,須溪劉辰翁評點。
  • 9、錢謙益箋注杜詩的緣起
  • 10、觀無量佛經箋注,丁福保注。
  • 11、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箋注,丁福保注。
  • 12、著有儀鄭堂文箋注二卷,粵遊日記一卷,蓼花齋詩詞四卷。
  • 13、而月色下的澤畔,當河風拂掠而過,船棹邊的水紋便漾蕩開來,輕柔而凝重,猶如雨珠打在紙傘上,留下一行行清雋婉麗的字跡與箋注,目光追隨著風雨。
  • 14、一代文豪蘇軾的詞作向為世人所重,自南宋起傳刻箋注之書疊出。
  • 15、所作箋注以疏通文義為務,不侈言義理,不煩瑣考據。
  • 16、她縱使博古通今,最是迷戀文人騷客的筆下風流,珠櫳上的詩卷上墨沈未幹,匝匝細細皆是她箋注的印跡。
箋注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