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詞典 元雜劇
yuán

元雜劇


拼音 yuán zá jù

簡拼 YZJ

詞語解釋

元雜劇[ yuán zá jù ]

1.13世紀初葉在中國北方大都(今北京市)、平陽(山西省臨汾縣)等地興起的戲曲藝術,在金院本與諸宮調基礎上綜合其他伎藝而成,盛行於元代,故稱。元代著名雜劇作家有關漢卿、王實甫等,優秀作品《竇娥冤》、《西廂記》等與唐詩、宋詞相媲美

Yuan-Dynasty zaju plays;


引證解釋

1.又稱元曲。 元 代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 金 末 元 初產生於 中國 北方。是在 金 院本和諸宮調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多種詞曲和技藝發展而成。劇本一般每本分為四折,每折用若幹曲牌組成套曲,亦有另加「楔子」者


國語辭典

1.我國最早的一種戲曲。盛行於元代,最初為金院本中的一種演出形式。以唱曲為主,劇詞、音樂的結構十分嚴謹。劇本體裁通常分為四折,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幹曲牌組成套曲,必要時另加楔子。因主唱者不同,可分為末本、旦本兩種


網絡解釋

1.元雜劇

元雜劇又稱北雜劇,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傳統戲曲形式。形成於宋末,繁盛於元大德年間(13世紀後半期-14世紀)。主要代表作家有,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白樸等。主要代表作有,《竇娥冤》、《倩女離魂》、《漢宮秋》、《梧桐雨》等。其內容主要以揭露社會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為主,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主線明確,人物鮮明。其結構上最顯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雜劇角色分為旦、末、淨、雜。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員。外旦、貼旦次要女演員。末包括正末、小末、衝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員,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員。衝末是首次上場的男演員。淨是性格暴烈的男演員。雜是除以上三類外的演員。有孤(當官)、駕(皇帝)、卜兒(老婦人)、徠兒(小廝)、細酸(讀書人)等。主唱元雜劇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稱旦本,如《竇娥冤》竇娥主唱。正末主唱的稱為末本,如《漢宮秋》,漢元帝主唱。一般來說,一劇中一人主唱到底,這是通例。但也有少數劇本,隨著劇情的發展,人物也有所變化。如《賺蒯通》,第一折正末扮張良,二、三、四折正末扮蒯通。這就出現了主唱人物的變換。


英語翻譯 Yuan-Dynasty zaju plays

相關漢字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元雜劇造句

  • 1、中國戲劇從宋元南戲、元雜劇到明清傳奇,經曆諸多變化。
  • 2、以怪才王永梭為中心,有莊有諧,有雅有俗;並將諧劇與俳優、滑稽戲、儺戲、元雜劇作比較探討,這是理論家寫通俗文章不同於常人之處。
  • 3、元雜劇賓白中的內心獨白又具有自我對話的性質,形成複調敘事的獨特韻味,也更有藝術真實性。
  • 4、元雜劇把音樂、歌舞、表演、念白a融於一體,是比較成熟的戲劇形式。
  • 5、元雜劇中有「貨郎兒」的曲牌,很可能就是模仿自叫賣的曲調,此外,「烏夜啼」「春鶯囀」「康老子」「得寶歌」等,都可能是從叫賣中發展而成。
  • 6、前言部分簡要介紹元雜劇是一種敘事性與抒情性兼具的文學藝術。
  • 7、元雜劇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基礎上廣泛吸納多種詞曲和技藝的發展成果,達到一個鼎盛的階段,在中華文化史上與唐詩、宋詞相媲美。
  • 8、在宋代小說、元雜劇中,魔合羅成為漂亮可愛的化身。
  • 9、元雜劇與元代文人心態
  • 10、元雜劇三國戲的文化透視
  • 11、元雜劇文本結構研究之二
  • 12、元雜劇中文人隱逸心態管窺
  • 13、元雜劇反傳統審美風格探析
  • 14、通過對元雜劇典故進行係統的研究,有望搭建一座重新審視元雜劇的學術平台。
  • 15、元雜劇代言體敘事結構的形成
  • 16、元雜劇中文人與倡優愛情婚姻觀所蘊含的社會內容
  • 17、元雜劇以一宮調之宮一套為一折。
  • 18、元雜劇中的生命意識
  • 19、從元雜劇中的文人形象看元朝的文人心態
  • 20、神仙道化劇是元雜劇中重要的一類,馬致遠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元雜劇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