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詞典 四聖
shèng

四聖


拼音 sì shèng

簡拼 SS

詞語解釋

四聖[ sì shèng ]

1.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顓頊、帝嚳、帝堯、帝舜

2.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堯、舜、禹、湯

3.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伏羲、軒轅(黃帝)、高辛(帝嚳)、禹

4.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周公、太公、召公、史佚。《大戴禮記·保傅》載,成王中立而聽朝,周公常立於前,太公常立於左,召公常立於右,史佚常立於後。「四聖維之,是以慮無失計,而舉無過事。」

5.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唐代肅宗、代宗、德宗、順宗

6.醫家稱黃帝、岐伯、秦越人(扁鵲)、張機為「四聖」。清黃元禦著醫書有《四聖心源》、《四聖懸樞》等,見《清史稿·藝文誌三》

7.佛教語。十界中,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界稱「四聖」。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稱「六凡」

8.佛教語。禪林稱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大海眾菩薩為「四聖」


引證解釋

1.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 顓頊、帝嚳、帝堯、帝舜

《史記·太史公自序》:「維昔黃帝,法天則地,四聖遵序,各成法度。」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顓頊、帝嚳、堯、舜。」

2.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 堯、舜、禹、湯

漢 焦贛 《易林·複之大過》:「堯、舜、禹、湯,四聖敦仁,允施德音,民安無窮,旅人相望,未同朝鄉。」

3.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 伏羲、軒轅 ( 黃帝 )、 高辛 ( 帝嚳 )、 禹

《雲笈七籤》卷三:「伏羲受圖,軒轅受符,高辛受天經,夏禹受《洛書》,四聖稟其神靈,五老現於河渚,故三墳五典,常道之教也。」

4.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 周公、太公、召公、史佚。《大戴禮記·保傅》載, 成王 中立而聽朝, 周公 常立於前, 太公 常立於左, 召公 常立於右, 史佚 常立於後。「四聖維之,是以慮無失計,而舉無過事。」

5.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 唐 代 肅宗、代宗、德宗、順宗。唐 韓愈 《平淮西碑》:「唐 承天命,遂臣萬邦。孰居近土,襲盜以狂。往在 玄宗,崇極而圮

河 北悍驕, 河 南附起,四聖不宥,屢興師征,有不能尅,益戍以兵。」

6.醫家稱 黃帝、岐伯、秦越人 ( 扁鵲 )、 張機 為「四聖」。 清 黃元禦 著醫書有《四聖心源》、《四聖懸樞》等,見《清史稿·藝文誌三》

7.佛教語。十界中,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界稱「四聖」。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稱「六凡」

8.佛教語。禪林稱 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大海眾菩薩 為「四聖」

相關漢字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四聖造句

  • 1、世界之初,天地萬物之靈氣形成了四聖器,其主人聖主也會應運而出。
  • 2、我們有八正道、四聖諦。
  • 3、九龍島四聖之事為師已然知曉,那四聖所騎之獸乃萬獸朝蒼之時,種種各別,龍生九種,色相不同。
  • 4、太和三十六年,萬川歸海,於四聖萬仞絕壁下形成血海,一波一波濤濤不絕。
  • 5、有說法稱,他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都是周武王的股肱之臣,合稱「周初四聖」。
  • 6、佇立在「四聖園」裏的中國古代醫藥先賢群雕,默默地告訴後人:中國人最早將靈芝入藥,造福蒼生。
  • 7、所謂信實──實是真實,就是四聖諦理。
  • 8、具足四聖六凡,迷悟因果,萬事萬物一切諸相,就是俗諦的道理。
  • 9、六凡法界的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是從染緣而起的;四聖法界的佛、菩薩、聲聞、緣覺,是從淨緣而生的。
  • 10、四諦,又作四聖諦。
  • 11、若法相法;通四聖諦。
  • 12、但緣有作四聖諦而起。
  • 13、四聖諦中之滅諦理也。
  • 14、四聖諦是一個好的開始。
  • 15、等,係道教護法四聖之一。
  • 16、通天你喜殺伐,這誅戮陷絕四劍連同這陣圖合一,可布下那誅仙劍陣,四聖聚集方可破除。
  • 17、以修行來說既是憶念正法,如四聖諦、八正道、四念處及菩薩道等等修行方法為正念。
  • 18、又有四書小箋一卷,四聖年譜一卷。
  • 19、武林中有四聖,他們武功蓋世,性格孤僻,各有所求。
  • 20、有你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被冤枉時的憤慨與無奈;有你豬八戒由四聖試禪心被捆住時的後悔與內疚;有師傅被抓時大家愁眉苦臉;更有大夥一起偷吃人參困的輕鬆愉悅。
四聖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