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貓咪可愛的成語

形容貓咪可愛的成語


1動如脫兔 [ dòng rú tuō tù ]

解釋 比喻行動敏捷。

出處 《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2阿貓阿狗 [ ā māo ā gǒu ]

解釋 舊時人們常用的小名。引申為任何輕賤的,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

出處 魯迅《我的第一個師父》:「這和名孩子為阿貓阿狗,完全是一樣的意思:容易養大。」

3憨狀可掬 [ hān zhuàng kě jū ]

解釋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頑皮嬌癡、單純幼稚的樣子充溢在外。招人喜愛。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種梨》:「鄉人饋饋,憨狀可掬,其見笑於市人,有以哉。」

4照貓畫虎 [ zhào māo huà hǔ ]

解釋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1回:「這大相公聰明得很,他是照貓畫虎,一見即會套的人。」

5貓哭老鼠 [ māo kū lǎo shǔ ]

解釋 比喻假慈悲。

出處 《說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裏殺來,又同牛鼻道人在此‘貓兒哭老鼠’,假慈悲。」

6貓鼠同眠 [ māo shǔ tóng mián ]

解釋 貓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職,包庇下屬幹壞事。也比喻上下狼狽為奸。

出處 《新唐書 五行誌一》:「龍朔元年十一月,洛州貓鼠同處。鼠隱伏象盜竊,貓職捕齧,而反與鼠同,象司盜者廢職容奸。」

7貓噬鸚鵡 [ māo shì yīng wǔ ]

解釋 比喻排擠好人。

出處 宋·嶽珂《桯史·鸚鵡諭》:「至今蜀人談謔,以排根善類者為‘貓噬鸚鵡’。」

8巧捷萬端 [ qiǎo jié wàn duān ]

解釋 巧捷:機靈敏捷。萬端:變化極多。機靈敏捷,變化多端。形容動作或思維機敏,變化極多。

9搖頭擺尾 [ yáo tóu bǎi wěi ]

解釋 ①搖動著腦袋;擺動著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樣子。②搖晃著腦袋;擺動著身體。形容輕狂得意的樣子。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臨濟門下有個赤梢鯉魚,搖頭擺尾,向南方去。」

10溫文爾雅 [ wēn wén ěr yǎ ]

解釋 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鬥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爾雅:文雅。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陳錫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11活蹦亂跳 [ huó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釋 歡蹦亂跳。

出處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

12變化多端 [ biàn huà duō duān ]

解釋 端:頭緒;方麵。形容變化很多、很大;沒有頭緒。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陳從善梅嶺失渾家》:「這齊天大聖神通廣大,變化多端。」

13小巧玲瓏 [ xiǎo qiǎo líng lóng ]

解釋 形容東西小而精致。小巧:細小而靈巧;玲瓏:精巧細致。

出處 宋 辛棄疾《臨江山 戲為山園蒼壁解嘲》:「莫笑吾家蒼壁小,稜層勢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

14無憂無慮 [ wú yōu wú lǜ ]

解釋 無:沒有。沒有任何憂慮。形容心情舒暢自然。

出處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來,來,來,我做了個草庵中無憂無慮的僧家。」

15生氣勃勃 [ shēng qì bó bó ]

解釋 生氣:朝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富有朝氣充滿生命的活力。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15卷:「餘選錢文敏公詩甚少,家人誤抄十餘章,餘讀之,生氣勃勃,悔知公未盡。」

16手疾眼快 [ shǒu jí yǎn kuài ]

解釋 疾:快。眼到手也到;指手和眼睛的動作都很快。形容動作機靈;眼光敏捷。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原來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哪吒腦後,著左膊上一棒打來。」

17幹淨利落 [ gān jìng lì luò ]

解釋 形容沒有多餘的東西。令人爽心悅目。也形容動作熟練、敏捷準確。

出處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不是老人家,誰能做這樣幹淨利落?」

18爽心悅目 [ shuǎng xīn yuè mù ]

解釋 謂景色美麗,令人心情愉快。

出處 沈從文《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薄霧裏錯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樹木,全如敷了一層藍灰,一切極爽心悅目。」

19狗拿耗子 [ gǒu ná hào zǐ ]

解釋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閑事。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你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幾篇兒幾篇兒。」

20阿狗阿貓 [ ā gǒu ā māo ]

解釋 舊時人們常用的小名。引申為任何輕賤的,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

出處 魯迅《我們要批評家》:「然而新的批評家不開口,類似批評家之流便趁勢一筆抹殺:‘阿狗阿貓’。」

21善解人意 [ shàn jiě rén yì ]

解釋 善:善於;解:理解。善於理解別人的意圖。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7回:「他總不離楊妃左右,最能言語,善解人意,聰慧異常,楊妃愛之如寶,呼為雪衣女。」

22千伶百俐 [ qiān líng bǎi lì ]

解釋 形容非常機靈。

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八回:「自小服侍小姐,生得千伶百俐,才一十五歲。」

23貓鼠同乳 [ māo shǔ tóng rǔ ]

解釋 見「貓鼠同眠」。

出處 《新唐書·五行誌一》:「天寶元年十月,魏郡貓鼠同乳。同乳者,甚於同處。」

24化梟為鳩 [ huà xiāo wéi jiū ]

解釋 比喻變凶險為平安。梟即貓頭鷹,舊時認為是凶鳥,鳩是吉祥之鳥。

出處 清·昭梿《嘯亭雜錄》:「謹守疆場,絕濟匪之源,挫觸藩之銳,卒能化梟為鳩,閭閻安堵。」

25貓鼠同處 [ māo shǔ tóng chǔ ]

解釋 見「貓鼠同眠」。

出處 《新唐書·五行誌一》:「龍朔元年十一月,洛州貓鼠同處。鼠隱伏象盜竊,貓職捕齧,而反與鼠同,象司盜者廢職容奸。」

26偷貓盜狗 [ tōu māo dào gǒu ]

解釋 指偷竊。也指不正當的男女關係。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既作綠林大盜,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也斷不肯悄悄兒的下來。」

27窮鼠齧狸 [ qióng shǔ niè lí ]

解釋 齧:咬;狸:狸貓。無路可逃的老鼠也會咬貓。比喻受人欺壓,雖然敵不過,也會拚死抵抗。

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詔聖》:「死不再生,窮鼠齧狸。」

28爭貓丟牛 [ zhēng māo diū niú ]

解釋 比喻貪小失大。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0回:「真正是爭得貓兒丟了牛。」

29發屋求狸 [ fā wū qiú lí ]

解釋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貓。比喻因小失大。

出處 《淮南子 說山訓》:「壞塘以取龜,發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齲,桀蹠之徒,君子不與。」

30以狸餌鼠 [ yǐ lí ěr shǔ ]

解釋 狸:貓。捉老鼠用貓作誘餌。比喻事必無成。

出處 先秦 商鞅《商君書 農戰》:「我不以貨事上而求遷者,則如以狸餌鼠爾,必不冀矣。」

31鴟鴞弄舌 [ chī xiāo nòng shé ]

解釋 鴟鴞:貓頭鷹一類的鳥,比喻小人。鴟鴞賣弄口舌。比喻小人撥弄是非,得以逞強。

出處 元 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枉了你揚威耀武,盡忠竭節,定國安邦,偏容他鴟鴞弄舌,烏鴉展翅,強配鸞凰。

32捉鼠拿貓 [ zhuō shǔ ná māo ]

解釋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貓。比喻能製服敵手。

出處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論我腹中的兵書,委的有神鬼不測之機,有捉鼠拿貓之法。」

33化鴟為鳳 [ huà chī wéi fèng ]

解釋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凶鳥。語本《後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鸇之誌邪?’覽曰:‘以為鷹鸇不若鸞鳳。’」

出處 語出《後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鸇之誌邪?’覽曰:‘以為鷹鸇不若鸞鳳。’」

34以狸致鼠 [ yǐ lí zhì shǔ ]

解釋 狸:貓。捉老鼠用貓作誘餌。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出處 《呂氏春秋 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繩,雖工不能。」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