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自己類型的成語

形容自己類型的成語


1一目了然 [ yī mù liǎo rán ]

解釋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樣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7卷:「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了然。」

2心中有數 [ xīn zhōng yǒu shù ]

解釋 比喻了解實際情況;心裏有底。

出處 馮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談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數,為她去和老山東交鋒做準備。」

3流離失所 [ liú lí shī suǒ ]

解釋 流離: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離散;無處安身。

出處 《金史 完顏匡傳》:「今已四月,農事已晚,邊民連歲流離失所,扶攜道路,即望複業,過此農時,遂失一歲之望。」

4獨善其身 [ dú shàn qí shēn ]

解釋 善:弄好。原指加強其自身的品德修養。現指隻要自己好而不關心別人的個人主義處世哲學。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5百發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釋 百:形容多;發:發射;也指射箭;中:正對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術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標。②比喻料事準確;算計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西周策》:「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

6以貌取人 [ yǐ mào qǔ rén ]

解釋 以:根據;憑據;貌:外貌;取:衡量、判斷。根據人的外貌衣著來判斷、衡量其品質能力的高下。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7穩紮穩打 [ wěn zhā wěn dǎ ]

解釋 穩穩當當;有把握地作戰。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驟地工作。

出處 清 劉坤一《書牘》:「現在鄭軍既已到齊,仍須穩紮穩打,不可輕進求速。」

8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釋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裏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裏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處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9談虎色變 [ tán hǔ sè biàn ]

解釋 色:臉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一談起老虎;嚇得臉色都變了。後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

出處 宋 《二程遺書》第二卷上:「真知與常知異。常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

10問心無愧 [ wèn xīn wú kuì ]

解釋 愧:慚愧。問問自己;認為沒有什麼感到慚愧的地方。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誌一》:「君無須問此,隻問己心。問心無愧,即陰律所謂善。」

11知己知彼 [ zhī jǐ zhī bǐ ]

解釋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對方(彼:他人;對方)。

出處 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但上陣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戰千贏。」

12穩操勝券 [ wěn cāo shèng quàn ]

解釋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傳》:「且虞卿操其兩權,事成,操右券以責。」

13顯而易見 [ xiǎn ér yì jiàn ]

解釋 顯:明顯。很明顯;極容易看清。

出處 宋 王安石《洪範傳》:「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難知,莫若質諸天物之顯而易見,且可以為戒也。」

14取而代之 [ qǔ ér dài zhī ]

解釋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15文過飾非 [ wén guò shì fēi ]

解釋 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文、飾:掩飾;過、非:過失、錯誤。

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惑經》:「期則聖人設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稱非以委屈。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使夫問者緘辭杜口,懷疑不展,若是而已哉!」

16據為己有 [ jù wéi jǐ yǒu ]

解釋 據:占據。以不正當的手段占據國家、集體或他人的錢、財、物品等。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我故倡為析居之儀,將大宅良田,強奴巧婢,悉據為己有。」

17彬彬有禮 [ bīn bīn yǒu lǐ ]

解釋 彬彬:原為文采與質樸兼備貌。形容文雅而有禮貌。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83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後,彬彬有禮。」

18毛遂自薦 [ máo suì zì jiàn ]

解釋 毛遂:戰國時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薦:推薦;薦舉。毛遂自己推薦自己。形容自告奮勇去做某事。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讚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19萬無一失 [ wàn wú yī shī ]

解釋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出處 漢 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20四海為家 [ sì hǎi wéi jiā ]

解釋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統治全國。後指人漂泊不定;到處都可以當成家;也指誌在四方;不戀故土。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麵環海;故「四海」指全國各地。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帝本紀》:「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21洞若觀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解釋 如同看火那樣看得清楚。比喻對事物觀察得十分明白透徹。

出處 明 林潞《江陵救時之相論》:「當以某辭入告,某策善後,勇怯強弱,進退疾徐,洞若觀火。」

22清清楚楚 [ qīng qīng chǔ chǔ ]

解釋 清晰明白有條理。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6回:「又見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勝衣,故憨憨的隻管貪看。」

23師心自用 [ shī xīn zì yòng ]

解釋 師心:以己意為師。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出處 唐 陸贄《奉天請數對群臣兼許令論事狀》:「又況不及中才,師心自用,肆於人上,以遂非拒諫,孰有不危者乎?」

24心中無數 [ xīn zhōng wú shù ]

解釋 指對情況不太了解或處理事情沒有把握。數:數目;指掌握的實際情況。

出處 蔣和森《風蕭蕭 衝天記一》:「他雖然素稱'博學',熟讀經史,可是對此卻心中無數。」

25甕中捉鱉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解釋 從大壇子裏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叫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26忍俊不禁 [ rěn jùn bù jīn ]

解釋 忍俊:原指抑製鋒芒外露;後指含笑。禁:止。不能克製自己;忍不住發笑。

出處 唐 崔致遠《答徐州時溥書》:「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榮頗切。」

27十拿九穩 [ shí ná jiǔ wěn ]

解釋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如此一行,隻怕這事例有個十拿九穩也不見得。」

28其貌不揚 [ qí mào bù yáng ]

解釋 其:他的;不揚:不出眾。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觀。

出處 唐 裴度《自題寫真讚》:「爾才不長,爾貌不揚,胡為將,胡為相?」

29心裏有底 [ xīn lǐ yǒu dǐ ]

解釋 心中知道底細或內情而有把握。

出處 徐光耀《平原烈火》:「我們一見副政委精神就來了,跟著他,就覺著心裏有底,腰裏也硬。」

30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解釋 量:估計。不能估計自己的力量。指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

出處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 摩揭陀國上》:「今諸外道不自量力,結黨連群,敢聲論鼓,惟願大師摧諸異道。」

31力排眾議 [ lì pái zhòng yì ]

解釋 力:竭力;排:排除;議:議論;意見。竭力排除或駁倒各個人的議論;使自己的主張占上風。

出處 宋 蘇轍《上皇帝書》:「臣以不識忌諱,得罪於有司,仁宗哀其狂愚,力排眾議,使臣得不遂棄於世。」

32望子成龍 [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解釋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龍,一會想送他上英國,一會又想送他上美國。」

33百無一失 [ bǎi wú yī shī ]

解釋 失:差錯;過錯。形容十分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也作「百不一失」、「萬無一失」。

出處 唐 裴鉶《聶隱娘》:「(隱娘)一年後刺猿穴百無一失。」

34穩操勝算 [ wěn cāo shèng suàn ]

解釋 穩:有把握;操:掌握;勝算:能夠製勝的計謀。指有把握取得勝利。

出處 《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勝之數,以治必用之民。」

35計日程功 [ jì rì chéng gōng ]

解釋 計:計算;程:衡量;功:成效。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如期完成。

出處 梁啟超《中國理法學發達史論》:「法治國雖進不必驟,而得過進尺,計日程功。」

36過眼雲煙 [ guò yǎn yún yān ]

解釋 從眼前飄過的雲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後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處 宋 蘇軾《寶繪堂記》:「見可喜者,雖時複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複惜也。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複念也。」

37洞察一切 [ dòng chá yī qiè ]

解釋 洞察:看得很清楚。對一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對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準確的判斷力。

出處 羅廣斌《紅岩》第五章:「濃黑的眉梢下,又是那雙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還是那無比堅定、聲震屋宇的語音。」

38安貧樂道 [ ān pín lè dào ]

解釋 安貧:安於貧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後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處境雖很貧困;仍樂於堅守信仰。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韋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39固執成見 [ gù zhí chéng jiàn ]

解釋 見「固執己見」。

出處 茅盾《子夜》九:「如果蓀甫一定要固執成見,那就拉倒。」

40喜不自勝 [ xǐ bù zì shèng ]

解釋 勝:承擔。指喜悅難以克製。

出處 三國 魏 鍾繇《賀捷表》:「天道禍淫,不終厥命,奉聞嘉熹,喜不自勝。」

41敝帚自珍 [ bì zhǒu zì zhēn ]

解釋 敝:破的;壞了;珍:愛惜。把自己家的破掃帚看成價值千金的寶貝;很愛惜。比喻東西雖差;自己卻非常珍惜。

出處 宋 陸遊《秋思》:「遺簪見取終安用,弊帚雖微亦自珍。」

42捫心自問 [ mén xīn zì wèn ]

解釋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出處 唐 白居易《和夢遊春詩》:「捫心無愧畏,騰口有謗讟。」

43拾人牙慧 [ shí rén yá huì ]

解釋 牙慧:咀嚼後吐出來的飯菜渣滓。比喻襲取別人的語言和文字。

出處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殷中軍雲:‘康伯未得我牙後慧。’」

44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

解釋 矜:自誇;自大;伐:自我誇耀。不驕傲自大;不誇耀自己。

出處 《尚書 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45了若指掌 [ liǎo ruò zhǐ zhǎng ]

解釋 比喻對情況十分明白清楚。

出處 《宋史 道學傳序》:「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者,了若指掌。」

46利己損人 [ lì jǐ sǔn rén ]

解釋 為了使自己得到好處而損害別人利益。參見「損人利己」。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一卷:「君當傳與世人,廣行方便,切不可淩弱暴寡,利己損人。」

47穩操左券 [ wén cāo zuǒ quàn ]

解釋 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雙方挌執一聯,左券就是左聯,常用作索償的憑證。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處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

48愛國如家 [ ài guó rú jiā ]

解釋 指帝王像愛撫自己的家室一樣愛國愛民。

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惠帝紀》:「封建諸侯各世其位,欲使親民如子、愛國如家。」

49料敵如神 [ liào dí rú shén ]

解釋 料:預料。形容對敵方活動預料非常準確。

出處 《舊唐書 郭子儀傳》:「故太尉、兼中書令、上柱國、汾陽郡王、尚父子儀,天降人傑,生知王佐,訓師如子,料敵如神。」

50料敵若神 [ liào dí ruò shén ]

解釋 形容對敵方活動預料非常準確。

出處 《舊唐書·郭子儀傳》:「故太尉、兼中書令、上柱國、汾陽郡王、尚父子儀,天降人傑,生知王佐,訓師如子,料敵如神。」

51百不失一 [ bǎi bù shī yī ]

解釋 失:過失,錯誤。萬無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 須頌》:「從門應庭,聽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窺室,百不失一。」

52扶顛持危 [ fú diān chí wēi ]

解釋 顛:倒,傾倒;持:握,把握。指能夠挽回顛危的局麵。

出處 宋·秦觀《賀孫中丞啟》:「恭惟中丞侍郎,受天間氣,為世直儒;力足以扶顛持危,器足以致遠任重。」

53棋高一著 [ qí gāo yī zhāo ]

解釋 一著:下棋時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藝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正所謂‘棋高一著,縛手縛腳’。」

54擘兩分星 [ bò liǎng fēn xīng ]

解釋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準確清楚。兩,較小的重量單位;星,秤杆上標記斤兩的小點子。

出處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隻我問他個擘兩分星,說一段從頭的至尾。」

55遇人不淑 [ yù rén bù shū ]

解釋 淑:善,美。指女子嫁了一個品質不好的丈夫。

出處 《詩經 王風 中穀有蓷》:「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56聰明正直 [ cōng míng zhèng zhí ]

解釋 頭腦聰明,行為正直無私。形容詞人的品質優秀。

出處 《左傳 莊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

57玉樹臨風 [ yù shù lín fēng ]

解釋 形容人風度瀟灑,秀美多姿。亦作「臨風玉樹」。

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樹臨風。」

58躬冒矢石 [ gōng mào shǐ shí ]

解釋 見「躬蹈矢石」。

出處 明·張居正《遼東大捷辭恩疏》:「誠以摧鋒陷城躬冒矢石,本諸將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畫者所可同也。」

59巴高望上 [ bā gāo wàng shàng ]

解釋 指與社會地位高於自己的人結交或聯姻。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別說是鴛鴦,憑他是誰,那一個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頭的?」

60見可而進 [ jiàn kě ér jìn ]

解釋 見到形勢有利就進軍。後指有把握就行動。

出處 漢 荀悅《漢紀 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61了然於胸 [ liǎo rán yú xiōng ]

解釋 了然:了解、明白。心裏非常明白。

出處 《晉書 袁齊傳》:「夫經略大事……智者了然於胸。」

62人己一視 [ rén jǐ yī shì ]

解釋 待別人象待自己一樣。比喻待人沒有私心。

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二:「此正無意於我,人己一視之道,實賢人君子之盛德。」

63砥廉峻隅 [ dǐ lián jùn yú ]

解釋 經過磨礪,使棱角更加分明。

出處 明·唐順之《方硯銘》:「汝之守,足以砥廉峻隅,而不刓於頑也。」

64以一持萬 [ yǐ yī chí wàn ]

解釋 持:把握。形容抓住關鍵,可以控製全局。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儒效》:「法先王,統禮義,一製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

65可操左券 [ kě cāo zuǒ quàn ]

解釋 操:掌握;左券:古代契約分為左右兩聯,雙方各執其一,左券即左聯,常用為索償的憑證。比喻成功有把握。

出處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

66爛若披掌 [ làn ruò pī zhǎng ]

解釋 形容對情況非常熟悉。

出處 清·王晫《今世說·客止》:「與人言古今成敗,爛若披掌,聽者忘倦。」

67心知其意 [ xīn zhī qí yì ]

解釋 意:意義。心中領會了文章的主旨或技藝的要領。

出處 《史記 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68老身長子 [ lǎo shēn zhǎng zǐ ]

解釋 自己老了,兒子也長大了。指終身。

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儒效》:「乃始率其群徒,辯其談話,明其辟稱,老身長子,不知惡也。」

69取諸宮中 [ qǔ zhū gōng zhōng ]

解釋 《孟子·滕文公上》:「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宮,古代對房屋的通稱。後以「取諸宮中」謂取用於自己家中,極言其便利。

出處 《孟子·滕文公上》:「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

70剛毅木訥 [ gāng yì mù nè ]

解釋 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訥: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剛毅木訥,近仁。」

71立於不敗之地 [ 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 ]

解釋 立於:處在;地:地位。指人處在不會失敗的境地上。

出處 孫武《孫子 軍形篇》:「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72求人不如求己 [ 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 ]

解釋 仰求別人,不如自己努力。

出處 《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之己。」

73真金不怕火煉 [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 ]

解釋 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經得住任何風浪的考驗。

出處 浩然《豔陽天》第115章:「烏雲遮不住太陽,真金不怕火煉,東山塢永遠會是太陽當空。」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