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快死的成語

形容快死的成語


1千鈞一發 [ qiān jūn yī fà ]

解釋 鈞:古時的計量單位;以三十斤為一鈞。一根頭發上拴著千鈞重物。形容萬分危急的情形。

出處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輪對劄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請於上帝,假手韃靼,連歲屏除,岌岌之千鈞一發矣。」

2行將就木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解釋 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行將:快要;木:棺材。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3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釋 形容危險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時間之內。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4苟延殘喘 [ gǒu yán cán chuǎn ]

解釋 勉強拖延一口沒斷的氣。殘喘:臨死前僅存的喘息。比喻勉強維持生存或維持殘局。

出處 宋 陳亮《與範東叔龍圖》:「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滅。」

5危如累卵 [ wēi rú lěi luǎn ]

解釋 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四》:「當是時,魏危於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

6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 ]

解釋 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息:呼吸時進出的氣。隻剩下微弱的一口氣。引申為事物即將消亡或毀滅。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87回:「惠王親往問疾,見痤病勢已重,奄奄一息。」

7死氣沉沉 [ sǐ qì chén chén ]

解釋 形容沒有一點生氣。有時也形容意誌消沉;缺少活力。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吳渤》:「上海有官立的書報審查處,凡較好的作品,一定不準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氣沉沉。」

8一息尚存 [ yī xī shàng cún ]

解釋 還有一口氣。指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誌不容少懈,可謂遠矣。」

9香消玉殞 [ xiāng xiāo yù yǔn ]

解釋 香、玉:舊時文人用來指女子;殞:墜落;比喻死亡。 比喻美女夭亡。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絕,粉骨殘軀血染衣!」

10風燭殘年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解釋 風燭:風中的燭火。風中的燭火隨時都可能熄滅;人生垂暮之年的殘餘時日;隨時都可能完結。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長久了。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隻這風燭殘年,沒的倒得眼淚倒回去,望肚子裏流。」

11日薄西山 [ rì bó xī shān ]

解釋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邊的高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臨汨羅而自損兮,恐日薄於西山。」

12岌岌可危 [ jí jí kě wēi ]

解釋 岌岌:十分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形容形勢極其危險。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13一命嗚呼 [ yī mìng wū hū ]

解釋 指人死亡。嗚呼:古漢語歎詞;舊時常用於祭文;後來借指死亡。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誰知這個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時氣,到了八月邊,就一命嗚呼哀哉死了。」

14死不瞑目 [ sǐ bù míng mù ]

解釋 死了也不閉眼。指人將要死之時心裏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來形容誌向或心願未能實現;死不甘心。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孫堅傳》:「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15半死不活 [ bàn sǐ bù huó ]

解釋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極大折磨、摧殘的狀況。沒有精神;毫無生氣;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業蕭條。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聽說停刑的頭一日,即是昨日,站籠上還有幾個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監了。」

16朝不保夕 [ zhāo bù bǎo xī ]

解釋 早晨不能保證晚上的情況。形容生活困難;也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也。」

17氣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

解釋 氣息:呼吸時出入的氣;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

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18風中之燭 [ fēng zhōng zhī zhú ]

解釋 在風裏晃動的燭光。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出處 明 李贄《覆鄧石陽書》:「猶聞拜疾趨,全不念風中之燭,滅在俄頃。」

19彌留之際 [ mí liú zhī jì ]

解釋 彌留:本指久病不愈;後多指病危將死的狀況;際:時候。病危將死的時候。

出處 《尚書 顧命》:「病日臻,既彌留。」

20人命危淺 [ rén mìng wēi qiǎn ]

解釋 淺:時間短。形容壽命不長,即將死亡。

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21撒手人寰 [ sā shǒu rén huán ]

解釋 人寰:人世。指離開人世。

出處 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君子之交》:「程繼先、王鳳卿也撒手人寰。」

22命在旦夕 [ mìng zài dàn xī ]

解釋 旦夕:早晚之間,形容極短的時間。生命垂危,很快會死去。

出處 唐 陳子昂《為建安王與諸將書》:「盡病水腫,命在旦夕。」

23暮景殘光 [ mù jǐng cán guāng ]

解釋 猶言夕陽殘照。比喻年老體衰,臨近死亡。

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六卷:「竊以暮景殘光,能餘幾日;酬恩報義,正在今時。」

24風中秉燭 [ fēng zhōng bǐng zhú ]

解釋 秉:拿著。風中拿著燭易滅。比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

出處 元·無名氏《海門張仲村樂堂》第一折:「我將世事都參透,幻身軀似風中秉燭,可憐見便似兀那水上浮漚。」

25斷香零玉 [ duàn xiāng líng yù ]

解釋 比喻女子的屍骸。

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屍解》:「這是我斷香零玉沉埋處,好結果一場廝耨,空落得薄命留。」

26遺臭萬年 [ yí chòu wàn nián ]

解釋 臭:比喻惡名聲;萬年:指時間很長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卻永遠流傳下去;遭人唾罵。

出處 《宋史 林勳等傳讚》:「若乃程珌之竊取富貴,梁本大李知孝甘為史歐遠鷹犬,遺臭萬年者也。」

27垂死掙紮 [ chuí sǐ zhēng zhá ]

解釋 垂:快要;接近。接近死亡時的拚命支撐、抵抗。

出處 浩然《豔陽天》第127章:「他這會兒真的熬到了垂死掙紮的時刻。」

28回光返照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

解釋 日落時由於反射作用而發生的天空中短時間發光的現象。比喻人臨死前忽然一陣短暫的神誌清醒或精神興奮。也比喻事物衰亡前出現的短暫的興旺現象。

出處 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棄死歸生,回光返照。」

29四麵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釋 四麵都是楚人的歌聲。後用來比喻四麵受敵;處於孤立無援的處境。

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麵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這四麵楚歌裏,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隻得服從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30搖搖欲墜 [ yáo yáo yù zhuì ]

解釋 搖搖:搖晃;動搖不穩的樣子;欲:將要;墜:掉下來。搖搖晃晃;即將掉下來。形容很不穩定;就要掉下來;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潰。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4回:「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

31死於非命 [ sǐ yú fēi mìng ]

解釋 非命:橫死。在意外的災禍中死亡。

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32壽終正寢 [ 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

解釋 壽終:活到老死;正寢:舊式住房的正屋。原指老死在家裏。現比喻事物的滅亡。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1回:「紂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終,你自誇壽終正寢,非侮君而何!」

33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解釋 膏肓:我國古代醫學名稱;心尖脂肪叫「膏」;心髒和膈膜之間叫「肓」。古代認為「膏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後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34十萬火急 [ shí wàn huǒ jí ]

解釋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

出處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的腦府連發十萬火急的電報警告全國。」

35體無完膚 [ tǐ wú wán fū ]

解釋 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形容遍體都是傷。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或被批評、責罵得很厲害。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晉 裴鬆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完膚。」

36苦盡甘來 [ kǔ jìn gān lái ]

解釋 盡:終結;甘:甜;美好。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美好的時光已經到來。

出處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受徹了牢獄災,今日個苦盡甘來。」

37迫在眉睫 [ pò zài méi jié ]

解釋 迫:緊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經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間。比喻事情十分緊急;已到眼前。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幹我者,我必知之。」

38不由自主 [ bù yóu zì zhǔ ]

解釋 由不得自己。指控製不住自己。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1回:「我也不很記得了。但覺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麼人,拉拉扯扯,要我殺人才好。」

39與世長辭 [ yǔ shì cháng cí ]

解釋 世:人世;長:永遠;辭:辭別;告別。和人世永遠告別。是死的委婉語。

出處 漢 張衡《歸田賦》:「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常辭。」

40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釋 形容沒有拘束;十分安閑舒適。

出處 唐 釋慧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頓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

41極樂世界 [ jí lè shì jiè ]

解釋 佛教指阿彌陀佛成道時所居住的樂土;是一塊可以擺脫人間一切煩惱的淨土。後泛指無憂無慮、快樂如意的理想境界。

出處 《阿彌陀經》:「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42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釋 說出話來算數;有信用。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43沒精打采 [ méi jīng dǎ cǎi ]

解釋 精:精神;采:神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興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不高興。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弄得寶玉滿肚疑團,沒精打采,歸至怡紅院中。」

44死而後已 [ sǐ ér hòu yǐ ]

解釋 已:停止;完畢。死了以後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奮鬥;一直到死為止。奉獻了一切。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45危於累卵 [ wēi yú lèi luǎn ]

解釋 比壘起的蛋還危險。喻極其危險。

出處 《戰國策·秦策四》:「當是時,魏危於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漢·枚乘《上書諫吳王》:「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後漢書·申屠剛傳》:「國家危弱,奸謀不禁;六極之效,危於累卵。」

46含笑九泉 [ hán xiào jiǔ quán ]

解釋 九泉:地下深處,舊指人死之後埋葬的地方。也作:「黃泉」。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表示死後也感到欣慰和高興。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我兒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勞,我亦含笑九泉。」

47死而無悔 [ sǐ ér wú huǐ ]

解釋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態度堅決。

出處 《論語·述而》:「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48朝不慮夕 [ zhāo bù lǜ xī ]

解釋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出處 晉 李密《陳情事表》:「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49阿彌陀佛 [ ē mí tuó fó ]

解釋 佛教用語;梵語的譯音;也譯作無量壽佛或無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頭誦頌的佛號;表示祈禱祝福或感謝神靈的意思。

出處 元 張國賓《合汗衫》第四折:「張壽友曰:'阿彌陀佛,這個是誰?'卜兒雲:'這便是媳婦兒。'」

50負債累累 [ fù zhai lèi lèi ]

解釋 形容負債甚多。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7回:「卻說譚紹聞負債累累……每日索欠填門,少不得典宅賣地,一概徐償。」

51一命歸陰 [ yī mìng guī yīn ]

解釋 指死亡。

出處 清·俞萬春《蕩寇誌》第99回:「蘭生一銅人橫掃過去,打著穆春腰肋,一命歸陰。」

52一命歸西 [ yī mìng guī xī ]

解釋 見「一命歸陰」。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兒,我不就一命歸西了嗎!」

53一線生機 [ yī xiàn shēng jī ]

解釋 還有一點兒生存的希望(一線:極其細微;微少;生機:生存的機能;指生存)。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生路,借範堯夫之言,為君子憂後來之禍,則失之矣。」

54九泉之下 [ jiǔ quán zhī xià ]

解釋 九泉:地下最深的地方。人死後埋葬屍體的地方。

出處 《魏書 舊平王傳》:「若為死鬼,永曠天顏,九洋之下,實深重恨。」

55嗚呼哀哉 [ wū hū āi zāi ]

解釋 舊時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對死者哀悼的語句;意思是「唉!傷心啊!」後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十六年》:「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56君子之交 [ jūn zǐ zhī jiāo ]

解釋 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出處 莊周《莊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57死不足惜 [ sǐ bù zú xī ]

解釋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沒有價值。

出處 《宋史·蘇洵傳》:「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於必敗。」

58年老體衰 [ nián lǎo tǐ shuāi ]

解釋 年事已高,身體衰弱。

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鬥古城》第七章:「再想到母親時,又感到她年老體衰,像她這樣年歲的人……」

59間不容發 [ jiàn bù róng fà ]

解釋 間: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情勢非常危急。也指嚴謹完整;沒有破綻。

出處 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係絕於天,不可複結;墜入深淵,難以複出,其出不出,間不容發。」

60生老病死 [ shēng lǎo bìng sǐ ]

解釋 佛教認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後指社會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等重大生活現象。

出處 《敦煌變文集 八相變》:「生老病死相煎逼,積財千萬總成空。」

61抱恨黃泉 [ bào hèn huáng quán ]

解釋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出處 唐·李賢等引注《邕別傳》:「臣所在孤危,懸命鋒鏑,湮滅土灰,呼吸無期。誠恐所懷隨軀腐朽,抱恨黃泉。」

62死不旋踵 [ sǐ bù xuán zhǒng ]

解釋 旋踵:旋轉足跟,即後退。比喻不畏艱險,堅決向前。亦比喻極短時間內即死去。

出處 《戰國策 中山策》:「當此之時,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63死而無憾 [ sǐ ér wú hàn ]

解釋 即使死了也而無遺憾。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66回:「小妹真能為我守節,我便死而無憾。」

64溘然長逝 [ kè rán cháng shì ]

解釋 指死去。

出處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乃歸未及一月,竟溘然長逝,年僅逾弱冠耳。」

65長眠不起 [ cháng mián bù qǐ ]

解釋 死亡的別稱。

出處 宋·李昉《太平廣記》:「鄭友過一塚,駐馬而吟,久不得屬,塚中人續之曰:‘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

66一息奄奄 [ yī xī yǎn yǎn ]

解釋 隻有微弱的一口氣。形容垂死之狀。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七回:「紫鵑等看去,隻有一息奄奄,明知勸不過來,惟有守著流淚。」

67生死輪回 [ shēng sǐ lún huí ]

解釋 輪回:流轉。佛教認為眾生各依所做的善惡而在生死世界中循環不已,像車輪回旋不停一樣。

出處 明·無名氏《李雲卿》第四折:「今日到來日修,每日去頻發願,過今年捱到來年,擔閣了修行仙道遠,則這生死輪回怎遣!」

68狐兔之悲 [ hú tù zhī bēi ]

解釋 狐死則兔悲,兔死則狐亦悲。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傷。

出處 明·朱國楨《湧幢小品·黃叔度二誣辨》:「因視國家將傾,諸賢就戮,上之不能如孫登之汙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規之不與,下之不能興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誌之死以為名高,是誠何忍哉。」

69命若懸絲 [ mìng ruò xuán sī ]

解釋 比喻生命垂危。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6回:「吾今命若懸絲,專望救援。」

70駕鶴成仙 [ jià hè chéng xiān ]

解釋 指死的婉稱。

出處 楊大群《關東傳奇》第54章:「老爹,你駕鶴成仙了,嘿嘿。」

71珠沉玉碎 [ zhū chén yù suì ]

解釋 比喻美女的死亡。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8回:「便要提起那把刀來,就想往項下一橫,拚這副月貌花容,作一團珠沉玉碎。」

72駕鶴西遊 [ jià hè xī yóu ]

解釋 死的婉稱。

出處 鄧友梅《那五》:「過老太太言而有信,這事辦完不久就駕鶴西遊了,紫雲正式把家管了起來。」

73風前殘燭 [ fēng qián cán zhú ]

解釋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出處 梁遇春《致石民書六通》:「良心(交與Nurse)已如風前殘燭,一片冰心,將付之東流矣。」

74風燭草露 [ fēng zhú cǎo lù ]

解釋 風中之燭易滅,草上之露易幹。比喻人已衰老,臨近死亡。明·楊慎《洞天玄記》四折:「人生一世,猶如石火電光,壽算百年,恍若風燭草露。」

出處 明·楊慎《洞天玄記》四折:「人生一世,猶如石火電光,壽算百年,恍若風燭草露。」

75命在朝夕 [ mìng zài zhāo xī ]

解釋 命:生命。生命就在早晚之間。形容生命垂危。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龔勝傳》:「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隨使君上道,必死道路。」

76羽化登仙 [ yǔ huà dēng xiān ]

解釋 羽化:成仙。指修行的人成道時騎鶴升天而去。指去世。

出處 宋·蘇軾《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77苟延一息 [ gǒu yán yī xī ]

解釋 苟延:苟且延續;息:喘息。指勉強維持生命。

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則忍恥偷生,苟延一息,冀樂昌破鏡,再得重圓。」

78瘞玉埋香 [ yì yù mái xiāng ]

解釋 指美麗的女子死亡。

出處 南宋·吳文英《鶯啼序》:「別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

79苟留殘喘 [ gǒu liú cán chuǎn ]

解釋 苟:苟且,勉強;殘喘:臨死前的喘息。勉強拖延一口沒斷的氣。比喻勉強維持生存。

出處 元·高明《琵琶記·蔡婆埋冤五娘》:「奴家自把細米皮糠逼邏吃,苟留殘喘。」

80日薄虞淵 [ rì báo yú yuān ]

解釋 猶日薄西山。虞淵,神話傳說中日入之處。《淮南子·天文訓》:「扞日呴至於虞淵,是謂黃昏。」莊逵吉校:「《太平禦覽》作‘薄於虞淵’。」

出處 《淮南子·天文訓》:「扞日呴至於虞淵,是謂黃昏。」莊逵吉校:「《太平禦覽》作‘薄於虞淵’。」

81血盆大口 [ xuè pén dà kǒu ]

解釋 指野獸凶殘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剝削者、侵略者蠶食鯨吞的巨大胃口。

出處 唐 變文《葉淨能詩》:「眼如懸鏡,口若血盆,毒氣成雲。」

82骨化形銷 [ gǔ huà xíng xiāo ]

解釋 謂死亡。

出處 唐·元稹《鶯鶯傳》:「則當骨化形銷,丹誠不泯,因風委露,猶托清塵。」

83神滅形消 [ shén miè xíng xiāo ]

解釋 指死亡。

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夫神滅形消,遺聲餘價,亦猶蟬殼蛇皮,獸迒鳥跡耳。」

84淹淹一息 [ yān yān yī xī ]

解釋 形容呼吸微弱,瀕於死亡。

出處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馬二先生大驚,急上樓進房內去看,已是淹淹一息,頭也抬不起來。」

85死亡枕藉 [ sǐ wáng zhěn jiè ]

解釋 枕藉:縱橫相枕而臥。形容死的很多。

出處 朱自清《執政大屠殺記》:「那時前後都有槍彈,人多門狹,前麵的槍又極近,死亡枕藉。」

86延口殘喘 [ yán kǒu cán chuǎn ]

解釋 延:把時間向後推移。延長殘餘的喘息。指掙紮著勉強活下去。

出處 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我隻能用這樣的筆墨,寫幾句文章,算是從泥土中挖了一個小孔,自己延口殘喘,這是怎樣的世界呢。」

87屠所牛羊 [ tú suǒ niú yáng ]

解釋 比喻臨近死亡的人。

出處 《大涅磐經·迦葉品》:「如囚趨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

88一心同功 [ yī xīn tóng gōng ]

解釋 同心協力,共赴事功。

出處 《戰國策 中山策》:「當此之時,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89了身脫命 [ le shēn tuō mìng ]

解釋 猶言擺脫塵世羈絆,自由自在。

出處 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我如今不遭王法,不受刑罰,至如我指空說慌瞞咱,這一場了身脫命虧他。」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