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全是黑色的成語

形容全是黑色的成語


1黑白分明 [ hēi bái fēn míng ]

解釋 黑、白:黑白兩種顏色;明:清楚。黑白兩色分得很清。比喻對是非好壞分得非常清楚。

出處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權》:「黑白分明,然後民知所去就。」

2昏天黑地 [ hūn tiān hēi dì ]

解釋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別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誌不清;糊裏糊塗。

出處 元 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沒人將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閑鬥草,直到個昏天黑地。」

3黑燈瞎火 [ hēi dēng xiā huǒ ]

解釋 形容黑暗沒有燈光。

出處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嗬,你這個時候,走什麼,黑燈瞎火的。」

4顛倒黑白 [ diān dǎo hēi bái ]

解釋 把黑的說成白的;把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實;混淆是非。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

5不分皂白 [ bù fēn zào bái ]

解釋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問情由。

出處 《詩經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漢 鄭玄箋:「胡之言何也,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於王也。」

6天昏地暗 [ tiān hūn dì àn ]

解釋 天色昏黃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雲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出處 唐 韓愈《龍移》:「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7暗無天日 [ àn wú tiān rì ]

解釋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陽;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點光明。形容社會極端黑暗;無理可言;無法可依。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老龍舡戶》:「剖腹沉石,慘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絕不少關痛癢,豈特粵東之暗無天日哉!」

8青紅皂白 [ qīng hóng zào bái ]

解釋 皂:黑色。各種深淺不同的顏色。指不同顏色。喻指事情的是非曲直。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6卷:「州官得過了賄賂,那管青紅皂白,竟斷道:‘夏家欠林家二千兩。’」

9夜深人靜 [ yè shēn rén jìng ]

解釋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10白紙黑字 [ bái zhǐ hēi zì ]

解釋 白紙上寫著黑字。比喻有確鑿的文字憑據;不容抵賴或改悔。

出處 孫中山《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曾不思憲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眾之擁護,假使隻有白紙黑字之憲法,決不能保證民權,俾不受軍閥之摧殘。」

11漆黑一團 [ qī hēi yī tuán ]

解釋 形容一片黑暗;沒有一點光明。也形容對事情一無所知。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國文者,有話難開口,弄得漆黑一團。」

12深更半夜 [ shēn gēng bàn yè ]

解釋 深夜。

出處 元 李蔚《燕青博魚》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喚我做什麼?」

13烏漆墨黑 [ wū qī mò hēi ]

解釋 烏黑,深黑。

14黑天半夜 [ hēi tiān bàn yè ]

解釋 指深更半夜。

出處 馬烽《三年早知道》:「一個老漢說:‘黑天半夜怕什麼!紅星社不會有人來。’」

15瞎燈黑火 [ xiā dēng hēi huǒ ]

解釋 燈不亮,火滅了。形容十分漆黑。

出處 《人民日報》1976.1.17:「村劇團就要開始演出了,散戲時瞎燈黑火不好走,那路還得加寬!」

16白山黑水 [ bái shān hēi shuǐ ]

解釋 長白山和黑龍江。泛指我國東北地區。

出處 《金史 世紀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

17黑地昏天 [ hēi dì hūn tiān ]

解釋 形容極其黑暗腐朽。亦比喻黑暗腐朽的社會。

出處 清·孫雨林《皖江血·獄會》:「然野蠻政府,黑地昏天,如此收場,弟來恐亦難免也。」

18黑漆一團 [ hēi qī yī tuán ]

解釋 ①指墨團。②形容非常黑暗,沒有一點光明。或對人對事一無所知。

出處 巴金《談〈秋〉》:「但是作為讀者,我受不了那接連不斷的黑漆一團的結尾。」

19牝牡驪黃 [ pìn mǔ lí huáng ]

解釋 驪:黑色。原意是觀察事物要注重本質,不在乎外表怎樣,後比喻事物的表麵現象。

出處 宋 陳亮《祭潘叔度文》:「叔度獨略其牝牡驪黃而友其人,關其休戚,憫其不自容於世。」

20黑天摸地 [ hēi tiān mō dì ]

解釋 形容天黑得什麼也看不見。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7回:「眾軍黑天摸地,不辨東西,隻得下馬受降。」

21泥而不滓 [ ní ér bù zǐ ]

解釋 染而不黑。比喻潔身自好,不受壞的影響。泥,通「涅」。染黑。滓,通「緇」。黑色。

出處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遊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22烏焦巴弓 [ wū jiāo bā gōng ]

解釋 烏:黑色;焦:火力過猛,使東西燒成炭樣。原是《百家姓》中的四個姓氏。比喻燒得墨黑。

出處 蔡東藩《民國演義》第五回:「良弼正要進門,猛聽得一聲怪響,不禁卻顧,可巧彈落腳旁,把左足轟得烏焦巴弓,呼痛未終,已是暈倒。」

23糊裏糊塗 [ hú lǐ hú tú ]

解釋 認識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難道龔定庵就這麼糊裏糊塗的給他們藥死了嗎?」

24旁若無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解釋 旁:旁邊;若;好像。身邊好像沒有人。形容自視高大;態度傲慢。也形容態度自然、鎮靜自如的樣子。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築,荊柯和而歌於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25萬家燈火 [ wàn jiā dēng huǒ ]

解釋 千家萬戶的燈光。形容城鎮燈光四處閃爍的夜景。

出處 唐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26顛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解釋 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指善惡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實。

出處 唐 韓愈《唐太學博士施先生墓誌銘》:「古聖人言,其旨密微,箋注紛羅,顛倒是非。」

27通宵達旦 [ tōng xiāo dá dàn ]

解釋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達:到;旦:天亮。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獨孤生歸途鬧夢》:「獅蠻社火,鼓樂笙簫,通宵達旦。」

28潔身自好 [ jié shēn zì hào ]

解釋 潔:沌潔;好:喜愛。保持自身的清潔;不同流合汙。現也指怕招惹是非;隻顧自己;不關心大多數人的利益。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說是豁達,但是去就,有愛憎,究竟總不失為潔身自好之士。」

29忘乎所以 [ wàng hū suǒ yǐ ]

解釋 形容由於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彙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夫人傾身陪奉,忘其所以。」

30混淆是非 [ hùn xiáo shì fēi ]

解釋 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比喻故意製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出處 清 陶曾佑《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係》:「錮蔽見聞,淆混是非。」

31黑白不分 [ hēi bái bù fēn ]

解釋 黑白:黑色和白色,比喻是非、善惡。把黑的說成白的,將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故意顛倒是非,製造混亂。

出處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可惜一個賣土委員的調查,一個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

32起早貪黑 [ qǐ zǎo tān hēi ]

解釋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咱們命苦的人,起早貪黑,翻土拉塊,吃柳樹葉子。」

33月黑風高 [ yuè hēi fēng gāo ]

解釋 風高:風很大。沒有月光;風又很大。舊時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天氣。

出處 元 元懷《拊掌錄》:「歐陽公與人行令,各作詩兩句,須犯徒以上罪者……一雲:‘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34夜闌人靜 [ yè lán rén jìng ]

解釋 夜闌:夜將盡。夜深了;人都安靜下來了。形容夜深了;四周非常寂靜。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有一日柳遮花映,霧障雲屏,夜闌人靜,海誓山盟。」

35不見天日 [ bù jiàn tiān rì ]

解釋 比喻社會黑暗,見不到一點光明。

出處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八卷:「福州之人,以為終世不見天日也,豈料端公賜問。」

36黯然無光 [ àn rán wú guāng ]

解釋 黯然:陰暗的樣子。形容昏暗不明亮。

出處 秦牧《哲人 小孩》:「因為思想水平低下,作品也就難免黯然無光。」

37一團漆黑 [ yī tuán qī hēi ]

解釋 全部都是黑的。比喻沒有一點好的地方。

出處 陳登科《破壁記》:「這時候,突然狂風大作,一片烏雲飛也似地撲來,把月亮吞沒了,山衝裏頓時一團漆黑。」

38評頭論足 [ píng tóu lùn zú ]

解釋 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也比喻任意挑剔。

出處 清 黃小配《大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個好顏色,那個好態度,評頭品足。」

39近朱者赤 [ jìn zhū zhě chì ]

解釋 朱:朱砂。靠近朱砂的變紅。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變好。指外部環境具有很大影響。

出處 晉·傅玄《傅鶉觚集·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40昏昏沉沉 [ hūn hūn chén chén ]

解釋 形容頭腦迷糊,神誌不清。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準備著被兒枕兒,則索昏昏沉沉的睡。」

41白黑顛倒 [ bái hēi diān dǎo ]

解釋 顛倒:錯亂。指白黑不分、是非顛倒。

出處 西漢 劉向《列女傳 楚成鄭瞀》:「王不明察,遂辜無罪,是白黑顛倒,上下錯謬也。」

42風雨交加 [ fēng yǔ jiāo jiā ]

解釋 大風暴雨一齊襲來。形容天氣十分惡劣。

出處 清 梁章钜《浪跡續談 除夕元旦兩詩》:「冬至前後,則連日陰噎,風雨交加,逾月不止。」

43是非顛倒 [ shì fēi diān dǎo ]

解釋 是:對;非:錯。把錯的說成對的,對的說成錯的。把是非弄顛倒了。

出處 唐 韓愈《施先生墓銘》:「古聖人言,其旨密微,箋注紛羅,顛倒是非。」

44混淆黑白 [ hùn xiáo hēi bái ]

解釋 混淆:混雜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攪在一起。指有意製造混亂以顛倒是非。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楊震傳》:「白黑溷淆,清濁同源。」

45暗淡無光 [ àn dàn wú guāng ]

解釋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出處 歐陽山《苦鬥》:「太陽過了,整個天空又顯得暗淡無光,北風在頭項上呼呼地嚎叫著。」

46形容憔悴 [ xíng róng qiáo cuì ]

解釋 憔悴;精神萎靡,麵色不好。身體瘦弱,麵色枯黃。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9回:「夫人見策形容憔悴,泣曰:‘兒失形矣!’」

47麵目黧黑 [ miàn mù lí hēi ]

解釋 黧:黑。麵貌黑黃色。形容憔悴的樣子。

出處 戰國·鄭·列禦寇《列子·黃帝》:「年老力弱,麵目黧黑。」

48若明若暗 [ ruò míng ruò àn ]

解釋 好像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

出處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對於中國今天的麵目若明若暗。」

49黑白混淆 [ hēi bái hùn xiáo ]

解釋 把黑的說成白的,將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故意顛倒是非,製造混亂。

出處 《後漢書·楊震傳》:「白黑溷淆,清濁同源。」

50兩眼漆黑 [ liǎng yǎn qī hēi ]

解釋 比喻十分陌生

出處 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上冊:「此番到吏部打點,正愁著兩眼漆黑,不知門徑,現在找到個人可以指點,豈不甚妙?」

51黯淡無光 [ àn dàn wú guāng ]

解釋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昏暗不明亮。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頭上戴一個黯淡無光的亮藍頂兒,那枝俏擺春風的孔雀瓴已經蟲蛀的剩了光杆兒了。」

52兩眼墨黑 [ liǎng yǎn mò hēi ]

解釋 比喻十分陌生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6回:「但他是初到省的人員,兩眼墨黑,他不認得上司,上司也不認得他。」

53白黑分明 [ bái hēi fēn míng ]

解釋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薛宣傳》:「所貶退稱進,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54白黑不分 [ bái hēi bù fēn ]

解釋 比喻清濁混亂,是非不明。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今賢不肖渾淆,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並進。」

55薄暮冥冥 [ bó mù míng míng ]

解釋 薄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時天色昏暗。

出處 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56不清不白 [ bù qīng bù bái ]

解釋 不明白,不清楚。形容關係曖昧。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0回:「所以設下這個毒法兒,要把我拉在渾水裏,弄一個不清不白的名兒,也未可知。」

57黃幹黑瘦 [ huáng gān hēi shòu ]

解釋 指人麵容憔悴的樣子。

出處 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一折:「你戀著紅裙翠袖,折倒的你黃幹黑瘦。」

58涅而不緇 [ niè ér bù zī ]

解釋 涅:礦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緇: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59神誌不清 [ shén zhì bù qīng ]

解釋 神誌錯亂或精神錯亂。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麼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誌不清。」

60風瀟雨晦 [ fēng xiāo yǔ huì ]

解釋 形容風急雨驟,天色昏暗。也比喻形勢險惡。

出處 《詩經 鄭風 風雨》:「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61黑不溜秋 [ hēi bù liū qiū ]

解釋 形容黑得很難看。

出處 梁實秋《喝茶》:「普洱茶,漆黑一團,據說也有綠色者,泡烹出來黑不溜秋,粵人喜之。」

62黑更半夜 [ hēi gēng bàn yè ]

解釋 指深夜。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有好差使派了別人;這樣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沒良心的忘八羔子!」

63頭昏眼花 [ tóu hūn yǎn huā ]

解釋 頭腦昏暈,眼睛發花。

出處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一氣氣得頭昏眼花,飲食多絕了。」

64烏燈黑火 [ wū dēng hēi huǒ ]

解釋 指晚上沒燈沒火,形容很暗。

65拍案驚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釋 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歎。明末淩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出處 明末·淩濛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66黑咕隆咚 [ hēi gū lóng dōng ]

解釋 很黑暗。

出處 馮誌《敵後武工隊》第21章:「將他關進黑咕隆咚的牲口房裏,摘掉包裹他腦袋的漢奸旗。」

67月明星稀 [ yuè míng xīng xī ]

解釋 月亮光明亮時;星星就顯得稀疏了。

出處 三國 魏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68暮色蒼茫 [ mù sè cāng máng ]

解釋 指時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出處 《茅盾散文 旅蹤屐痕 海參崴印象》:「海參崴在冬季白晝時間極短。上午八時天還未大亮,下午五時,已經暮色蒼茫。」

69雲迷霧鎖 [ yún mí wù suǒ ]

解釋 形容天氣昏暗,氣氛陰森。

出處 元·無名氏《朱砂擔》第二折:「巴的到綠楊渡口,早則是雲迷霧鎖黃昏後。」

70麵目犁黑 [ miàn mù lí hēi ]

解釋 麵貌黑黃色。形容憔悴的樣子。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形容枯槁,麵目犁黑,狀有愧色。」

71麵目黎黑 [ miàn mù lí hēi ]

解釋 麵貌黑黃色。形容憔悴的樣子。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手足胼胝,麵目黎黑。」

72舉世混濁 [ jǔ shì hún zhuó ]

解釋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出處 戰國楚·屈原《離騷》:「世混濁而不分兮。」

73黑天墨地 [ hēi tiān mò dì ]

解釋 見「黑天摸地」。

出處 《西湖二集·天台匠誤招樂趣》:「張漆匠黑天墨地,心下慌張道:‘不知是恁緣故,叫我到此?’」

74雌黃黑白 [ cí huáng hēi bái ]

解釋 雌黃:隨便亂說;黑白:黑色和白色。指評頭論足,胡亂指責。

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79回:「雌黃黑白,旁若無人。」

75昏鏡重磨 [ hūn jìng chóng mó ]

解釋 昏鏡:昏暗的銅鏡。將昏暗的銅鏡重新磨光。比喻重見光明。

出處 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投至今日,得見孔目哥哥嗬!似那撥雲見日,昏鏡重磨。」

76削發披緇 [ xuē fā pī zī ]

解釋 剃去頭發,身著黑衣。表示出家。

出處 明·周楫《西湖二集·黨闍黎一念錯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發披緇,便是釋牟尼佛。」

77風雨晦暝 [ fēng yǔ huì míng ]

解釋 謂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猶如黑夜。

出處 唐·王度《古鏡記》:「遂起視之,則風雨晦暝,纏繞此樹,電光晃耀,忽上忽下。」

78昏鏡重明 [ hūn jìng chóng míng ]

解釋 將昏暗的銅鏡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見光明。

出處 元 無名氏《神奴兒》第四折:「今日投至見大人,似那撥雲見日,昏鏡重明。」

79冥行擿埴 [ míng xíng zhì zhí ]

解釋 冥:昏暗;冥行:夜間行路;擿:點;埴:地。夜間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著手杖點地而行。比喻研求學問,不識門徑,暗中探索。

出處 漢 揚雄《法言 修身》:「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

80黃幹黑廋 [ huáng gān hēi sōu ]

解釋 麵容憔悴的樣子。

出處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一折:「你戀著紅裙翠袖,折倒的你黃幹黑廋。」

81黑風孽海 [ hēi fēng niè hǎi ]

解釋 喻環境、遭遇的險惡。

出處 清·珠泉居士《雪鴻小記》:「噫,黑風孽海,飄泊多矣!瓏(王瓏)以稚齒韶顏,獨能早登彼岸,度亦有善根哉!」

82白往黑來 [ bái wǎng hēi lái ]

解釋 比喻變化極大。

出處 《列子·說符》:「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83朱轓皁蓋 [ zhū fān zào gài ]

解釋 紅色的車障,黑色的車蓋。古代高官所乘的車子。亦借指高官。

84染藍涅皁 [ rǎn lán niè yàn ]

解釋 謂胡亂塗抹。涅,染;皁,黑色。

85暗昧之事 [ àn mèi zhī shì ]

解釋 暗昧:昏暗。指見不得人的醜事。

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32回:「龐吉你乃堂堂國戚,如何行此小人暗昧之事?」

86青林黑塞 [ qīng lín hēi sài ]

解釋 比喻指知己朋友所在之處。

出處 唐 杜甫《夢李白》詩:「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87朱轓皂蓋 [ zhū fān zào gài ]

解釋 紅色的車障,黑色的車蓋。古代高官所乘的車子。亦借指高官。

出處 南朝 梁 江淹《蕭太尉上便宜表》:「朱轓皂蓋,古無濫秩。」

88染藍涅皂 [ rǎn lán niè zào ]

解釋 指胡亂塗抹。涅,染;皂,黑色。

出處 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 支諾皋中》:「姚司馬者,寄居汾州……經年,二女精神恍惚,夜常明燈挫針,染藍涅皂,未嚐暫息,然莫見其所取也。」

89考績幽明 [ kǎo jì yōu míng ]

解釋 考績:考核官吏政績;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績得失。

出處 唐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吾賤且辱,不得與考績幽明之說。」

90出淤泥而不染 [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

解釋 淤泥:水底的汙泥;染:沾。生長在汙泥中;而不被汙泥所汙染。

出處 宋 朱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連而不妖。」

91出汙泥而不染 [ chū wū ní ér bù rǎn ]

解釋 比喻生於汙濁的環境卻不受汙染,依然保持純潔的品格。

出處 宋 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92伸手不見五指 [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 ]

解釋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出處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4卷:「隻聽得一陣風過處,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見五指,一時暈倒了。」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