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蛇形態的成語

形容蛇形態的成語


1虎頭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解釋 頭大像老虎一樣;尾巴像蛇一樣細。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後來勁頭很小。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二折:「則為你兩頭白麵搬興廢,轉背言詞說是非,這廝狗行狼心,虎頭蛇尾。」

2畫蛇添足 [ huà shé tiān zú ]

解釋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3打草驚蛇 [ dǎ cǎo jīng shé ]

解釋 打草時驚動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懲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擊懲處;使乙感到驚慌。後多比喻行動不慎不嚴密而驚動對方。

出處 宋 鄭文寶《南唐近事》:「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為好事者口實焉。」

4杯弓蛇影 [ bēi gōng shé yǐng ]

解釋 ①將映在杯中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②也可用來比喻虛幻的實際不存在的東西。也作「弓影杯蛇」。

出處 清 黃遵憲《感事》:「金玦龐涼舍隱痛,杯弓蛇影負奇冤。」

5虛與委蛇 [ xū yǔ wēi yí ]

解釋 待人處事沒有真心誠意;隻在表麵敷衍應酬。虛:表麵的;委蛇:隨便應順;敷衍。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應帝王》:「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6牛鬼蛇神 [ niú guǐ shé shén ]

解釋 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李賀詩的想象奇特、虛幻怪誕。後多用於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

出處 唐 杜牧《李賀詩序》:「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7蛇蠍心腸 [ shé xiē xīn cháng ]

解釋 蠍:一種毒蟲。有蛇蠍一樣狠毒的心腸。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蠍為心」。

出處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便是蛇蠍心腸,不似恁般毒害。」

8握蛇騎虎 [ wò shé qí hǔ ]

解釋 比喻處境極其險惡。

出處 《魏書 彭城王傳》:「兄識高年長,故知有夷險;彥和握蛇騎虎,不覺艱難。」

9封豕長蛇 [ fēng shǐ cháng shé ]

解釋 封:大。豕:豬。大豬和長蛇。比喻凶暴惡毒的大壞蛋。

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定公四年》:「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虐始於楚。」

10蛇口蜂針 [ shé kǒu fēng zhēn ]

解釋 比喻惡毒的言詞和手段。

11杯蛇幻影 [ bēi shé huàn yǐng ]

解釋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同「杯弓蛇影」。

出處 《花月痕》第五回:「杯蛇幻影,鬼蜮含沙。縈愁緒以回腸,蔓牽瓜落;拭淚珠而洗麵,藕斷絲長。」

12龍蛇混雜 [ lóng shé hùn zá ]

解釋 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出處 《古尊宿語錄》第二卷:「殊雲:‘凡聖同居,龍蛇混雜。’」

13一龍一蛇 [ yī lóng yī shé ]

解釋 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樞言》:「周者不出於口,不見於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

14筆走龍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解釋 筆一揮動就能呈現出龍蛇舞動的神態。

出處 唐 李白《草書歌行》:「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隻見龍蛇走。」

15撥草尋蛇 [ bō cǎo xún shé ]

解釋 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出處 明 湯顯祖《牡丹亭 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虧殺你撥草尋蛇,虧殺你守株待兔。」

16蛇頭鼠眼 [ shé tóu shǔ yǎn ]

解釋 形容人的麵相醜惡,心術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出處 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第三回:「忽聽見門聲一響,早有一個蛇頭鼠眼,滿臉胡須,又矮又胖的醜漢子走進來。」

17靈蛇之珠 [ líng shé zhī zhū ]

解釋 即隋珠。原比喻無價之寶。後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出處 《淮南子·說覽冥訓》:「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

18龍蛇飛動 [ lóng shé fēi dòng ]

解釋 仿佛龍飛騰,蛇遊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出處 宋 蘇軾《西江月 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19梟蛇鬼怪 [ xiāo shé guǐ guài ]

解釋 比喻醜惡之徒。

出處 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112》:「這即使是對頭,是敵手,是梟蛇鬼怪,我都不問。」

20杯蛇鬼車 [ bēi shé guǐ chē ]

解釋 指因疑慮、驚懼導致幻覺中產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車,傳說中的九頭鳥。

出處 《水滸傳》第九五回:「況我兵驚恐,凡杯蛇鬼車,風兵草甲,無往非撼誌之物。」

21壁間蛇影 [ bì jiān shé yǐng ]

解釋 比喻疑神疑鬼,徒自驚擾。

出處 明 唐順之《答王龍溪郎中書》:「若於此處稍參不破,則昔人所謂壁間蛇影,足以生疑而致病。」

22春蚓秋蛇 [ chūn yǐn qiū shé ]

解釋 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出處 《晉書 王羲之傳論》:「(蕭子雲)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23豕分蛇斷 [ shǐ fēn shé duàn ]

解釋 比喻支離破碎。

出處 後蜀·何光遠《鑒誠錄·知機對》:「一擊而魚潰鳥離;四合而豕分蛇斷。」

24歲在龍蛇 [ suì zài lóng shé ]

解釋 歲,歲星;龍,指辰;蛇,指巳。後指命數當終。

出處 《後漢書·鄭玄傳》:「五年春,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既寤,以讖合之,知當命終,有頃寢疾。」李賢注:「北齊劉晝《高才不遇傳》論玄曰‘辰為龍,巳為蛇,歲至龍蛇。賢人嗟,玄以讖合之’,蓋謂此也。」

25封豨修蛇 [ fēng xī xiū shé ]

解釋 見「封豕長蛇」。

出處 《淮南子·修務訓》:「吳為封豨修蛇,蠶食上國。」

26蛇欲吞象 [ shé yù tūn xiàng ]

解釋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欲極大。

出處 《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27龍屈蛇伸 [ lóng qū shé shēn ]

解釋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誌。

出處 清·陳恭尹《送雪公歸耕蒼梧歌》:「毛摧羽落君莫歎,龍屈蛇伸自終古。」

28蛇食鯨吞 [ shé shí jīng tūn ]

解釋 蛇食:像蛇一樣吞食。鯨吞:像鯨一樣吞咽。比喻強者逐步並吞弱者。

出處 隋·薛道衡《老氏碑》:「天齊地軸之所,蛇食鯨吞;銅陵、玉壘之區,狼顧鴟跱。」

29蛇蠍為心 [ shé xiē wéi xīn ]

解釋 蠍: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出處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便是蛇蠍心腸,不似恁般毒害。」

30草蛇灰線 [ cǎo shé huī xiàn ]

解釋 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

出處 《花月痕》第五回回評:「寫秋痕,采秋,則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線,馬跡蛛絲,隱於不言,細入無間。」

31驚蛇入草 [ jīng shé rù cǎo ]

解釋 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出處 唐 韋續《書訣墨藪》:「作一牽如百歲枯藤,作一放縱如驚蛇入草。」

32鬥折蛇行 [ dǒu zhé shé xíng ]

解釋 鬥折:像北鬥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鬥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出處 唐·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漂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33貪蛇忘尾 [ tān shé wàng wěi ]

解釋 比喻隻圖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後果。

出處 宋·文瑩《玉壺清話》:「貪蛇前行,必忘其尾。」

34膝語蛇行 [ xī yǔ shé xíng ]

解釋 跪著說話,伏地而行。極言其畏服。

出處 明·袁宏道《徐文長傳》:「是時公督數邊兵,威振東南,介胄之事,膝語蛇行,不敢舉頭。」

35養虺成蛇 [ yǎng huǐ chéng shé ]

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

出處 《國語 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

36虛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

解釋 虛假的情意。指虛偽做作;假裝殷勤。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我也見出你那心來了,一味在我麵上虛情假意,到老還疼你那正經夫妻。」

37得寸進尺 [ dé cùn jìn chǐ ]

解釋 得到了一寸又進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來越大;貪心不足。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38當機立斷 [ dāng jī lì duàn ]

解釋 麵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麵臨;斷:決斷。

出處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幹將之器,拂鍾無聲,應機立斷。」

39彎彎曲曲 [ wān wān qū qū ]

解釋 曲折不直的。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於是二人別了惜春,離了蓼風軒,彎彎曲曲,走近瀟湘館,忽聽得叮咚之聲。」

40貪心不足 [ tān xīn bù zú ]

解釋 貪得無厭,永不滿足。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汝貪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

41支離破碎 [ zhī lí pò suì ]

解釋 支離:分散。形容散亂不整;殘缺不全。

出處 元 許謙《白雲集》:「近代以文辭取士,而不考其實,惟務雕鐫鏤刻,破碎支離,波淫邪遁之辭,靡所不至。」

42無價之寶 [ wú jià zhī bǎo ]

解釋 無法估量價格的寶貝。比喻極珍貴的東西。

出處 元 王實甫《麗春堂》:「我這珠衣是無價之寶哩。」

43形形色色 [ xíng xíng sè sè ]

解釋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出處 元 戴表元《剡源集》:「如造化之於萬物,大而大容之,小而小養之,形形色色,無所棄遺。」

44疑神疑鬼 [ yí shén yí guǐ ]

解釋 形容神經過敏;總是沒有根據地胡亂猜疑。

出處 明 徐光啟《欽奉明旨條畫屯田疏》:「蓋妄信流傳謂戾氣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45聲勢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釋 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浩大。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46壯士解腕 [ zhuàng shì jiě wàn ]

解釋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比喻作事要當機立斷,不可猶豫不決。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47緊要關頭 [ jǐn yào guān tóu ]

解釋 關頭:關口。比喻有關事情成敗的關鍵或時機。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十三妹同安龍媒、張金鳳,並張老夫妻,柳林話別——是這書的開場緊要關頭。」

48膽小怕事 [ dǎn xiǎo pà shì ]

解釋 膽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頭上,怕惹麻煩。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9回:「誰知四下裏物色遍了,遇著的,倒大多數是醉生夢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膽小怕事、買進賣出的商人。」

49心術不正 [ xīn shù bù zhèng ]

解釋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9回:「宮曰:‘汝心術不正,我故棄汝!’」

50有始無終 [ yǒu shǐ wú zhōng ]

解釋 有開始;沒有結尾。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

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孝至》:「或問:‘德有始而無終與有終而無始也,孰寧?’」

51自相驚擾 [ zì xiāng jīng rǎo ]

解釋 自己人互相驚嚇不安。

出處 《左傳·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52小人得誌 [ xiǎo rén dé zhì ]

解釋 小人: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勢。

出處 南朝·宋·何承天《為謝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誌,君子道消。」

53佛口蛇心 [ fó kǒu shé xīn ]

解釋 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出處 明 梅鼎祚《玉合記 焚修》:「師父不要罵,動了嗔心,要變白蟒哩。好兩個佛口蛇心。」

54杯中蛇影 [ bēi zhōng shé yǐng ]

解釋 同「杯弓蛇影」。

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鳥獸》:「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馬,難分禍福。龍駒鳳雛,晉閔鴻誇吳中陸士龍之異;伏龍鳳雛,司馬徽稱孔明龐士元之奇。」

55自找麻煩 [ zì zhǎo má fán ]

解釋 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事。

出處 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還會砸你房門嗎?我不是自找麻煩嗎?」

56巴蛇吞象 [ bā shé tūn xiàng ]

解釋 巴蛇:傳說中的大蛇。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貪得無厭。

出處 《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57毒蛇猛獸 [ dú shé měng shòu ]

解釋 泛指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的動物。比喻貪暴者。

出處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一講:「在人同獸爭的時代,因為不知道何時有毒蛇猛獸來犯,所以人類時時刻刻不知生死。」

58龍蛇飛舞 [ lóng shé fēi wǔ ]

解釋 見「龍蛇飛動」。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八回:「閨臣聽了,把神凝了一凝,隻得打起精神,舉起筆來,刷、刷、刷如龍蛇飛舞一般,一連寫了幾句。」

59龍頭蛇尾 [ lóng tóu shé wěi ]

解釋 比喻開頭盛大,結尾衰減。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0卷:「如在歐公文集序,先說得許多天來底大,恁地好了,到結束處,卻隻如此,蓋不止龍頭蛇尾矣。」

60蛇雀之報 [ shé què zhī bào ]

解釋 報:報答。指大蛇銜明珠、黃雀銜白環報恩。

出處 宋·歐陽修《歸田錄>序》:「曾不聞吐珠銜環,效蛇雀之報。」

61杯影蛇弓 [ bēi yǐng shé gōng ]

解釋 同「杯弓蛇影」。

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五回:「杯影蛇弓魔人幻,帷燈匣劍鬼生疑。」

62為蛇畫足 [ wéi shé huà zú ]

解釋 比喻做事節外生枝,不但無益,反而害事。

出處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

63五毒俱全 [ wǔ dú jù quán ]

解釋 五毒:多指蛇、蠍、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指違法亂紀,各種壞事都做。

出處 王朔《過把癮就死》:「本來是掏個錢包進了監獄,出來就五毒俱全了。」

64長蛇封豕 [ cháng shé fēng shǐ ]

解釋 長蛇和大豬。比喻貪暴者。

出處 宋 李綱《召赴文字庫祗候引對劄子》:「長蛇封豕,蓄銳深謀,待時而發,其意不淺。」

65長虺成蛇 [ zhǎng huī chéng shé ]

解釋 虺:小蛇,毒蛇。指養奸遺患。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而留下後患。

出處 《洛陽伽藍記 建中寺》:「養虎自齧,長虺成蛇。」

66為蛇添足 [ wéi shé tiān zú ]

解釋 見「為蛇畫足」。

出處 明·王廷相《答何柏齋造化論>》:「此論為蛇添足,又豈自然而然之道哉?」

67鯨吞蛇噬 [ jīng tūn shé shì ]

解釋 像鯨魚和蛇一樣吞食。比喻侵吞兼並。

出處 清·魯一同《秦論》:「秦人一出其師以撓山東,諸侯莫能支,鯨吞蛇噬,不及百年,天下席卷而入於秦矣。」

68畫蛇著足 [ huà shé zhuó zú ]

解釋 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同「畫蛇添足」。

出處 唐 韓愈《感春》詩之四:「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鬢雪白趨埃塵。」

69弓影杯蛇 [ gōng yǐng bēi shé ]

解釋 見「弓影浮杯」。

出處 清·沈複《浮生六記·閨房記樂》:「一燈如豆,羅帳低垂,弓影杯蛇,驚神未定。」

70打草蛇驚 [ dǎ cǎo shé jīng ]

解釋 見「打草驚蛇」。

出處 《景德傳燈錄·省念禪師》:「問:‘四眾圍觀,師說何法?’師曰:‘打草蛇驚’」

71為虺弗摧 [ wéi huǐ fú cuī ]

解釋 虺:小蛇。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弱敵不除,必有後患。

出處 《國語 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

72蛇影杯弓 [ shé yǐng bēi gōng ]

解釋 把酒杯中的弓影當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驚自怕。

出處 漢 應劭《風俗通義 世間多有見怪》:「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

73筆底龍蛇 [ bǐ dǐ lóng shé ]

解釋 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三十一回:「聞公博學廣記,筆底龍蛇,真才子也。」

74弓影浮杯 [ gōng yǐng fú bēi ]

解釋 形容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出處 明 劉炳《鄱城歸舟》詩:「弓影浮杯疑老病,雞聲牽夢動離愁。」

75蛇心佛口 [ shé xīn fó kǒu ]

解釋 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諸佛出世,打劫殺人,祖師西來,吹風放火,古今善知識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籠檻。」

76飛鳥驚蛇 [ fēi niǎo jīng shé ]

解釋 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出處 《法書苑》:「唐時一僧釋亞樓善草書,曾自題一聯:‘飛鳥入林,驚蛇入草。’」

77春蛇秋蚓 [ chūn shé qiū yǐn ]

解釋 見「春蚓秋蛇」。

出處 明·宋濂《序》:「近世以來,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連翩。」

78龍鬼蛇神 [ lóng guǐ shé shén ]

解釋 喻奇詭怪僻。

出處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說·鐵崖先生楊維楨》:「所作古樂府辭,隱然有曠世金石聲,又時出龍鬼蛇神,以眩蕩一世之耳目。」

79駭龍走蛇 [ hài lóng zǒu shé ]

解釋 龍蛇被掠走。形容聲勢浩大。

80行行蛇蚓 [ háng háng shé yǐn ]

解釋 形容字體如蛇蚓盤繞,難以辨認。

出處 《晉書 王羲之傳》:「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宋 利登《野農謠》詩:「行行蛇蚓字相續,野農不識何由讀?」

81佛心蛇口 [ fó xīn shé kǒu ]

解釋 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82三蛇七鼠 [ sān shé qī shǔ ]

解釋 比喻為害的東西多。

出處 清·翟灝《通俗編·禽魚》:「一畝之地,三蛇七鼠。」

83一蛇兩頭 [ yī shé liǎng tóu ]

解釋 比喻陰險凶惡的人。

出處 唐·韓愈《永貞行》詩:「一蛇兩頭見未曾,怪鳥鳴喚令人憎。」

84打蛇打七寸 [ dǎ shé dǎ qī cùn ]

解釋 比喻說話做事必須抓住主要環節。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我也隻願得無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

85一字長蛇陣 [ 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 ]

解釋 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形容排列成一長條的人或物。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8回:「聽的裏麵雷聲高舉,四七二十八門,一齊分開,變作一字長蛇之陣,便殺出來。」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