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提醒他人的成語

形容提醒他人的成語


1點石成金 [ diǎn shí chéng jīn ]

解釋 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 孟浩然》:「詩句以一字為工,自然穎異不凡,如靈丹一粒,點石成金也。」

2旁征博引 [ páng zhēng bó yǐn ]

解釋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出處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於生凡十四則。」

3綱舉目張 [ gāng jǔ mù zhāng ]

解釋 綱;魚網上的總繩;比喻事物的主幹部分。目:網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就可以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條理分明。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綱,萬目皆張。」漢 鄭玄《序》:「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

4引經據典 [ yǐn jīng jù diǎn ]

解釋 引;援解;引用;經:經書;據:依據;典:典籍。引用經典著作作為立論的依據。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荀爽傳》:「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

5提綱挈領 [ tí gāng qiè lǐng ]

解釋 抓住綱繩;提起衣領。比喻抓住要領;簡明扼要。綱:魚網的總繩;挈:提起。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下》:「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後得。」

6以儆效尤 [ yǐ jǐng xiào yóu ]

解釋 儆:告誡;警戒;效尤:效仿過錯;學人家做壞事。用對某些壞人壞事的懲罰來警戒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二十一年》:「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

7前車之鑒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解釋 前車:前麵的車子;鑒:鏡子。前麵車子翻了的教訓。比喻從前人的失敗中得來的教訓。

出處 漢 劉向《說苑 善說》:「《周書》曰:‘前車覆,後車戒。’」

8茅塞頓開 [ máo sè dùn kāi ]

解釋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開通了。形容原來心裏好像被茅草堵塞著;現在一下開竅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9大徹大悟 [ dà chè dà wù ]

解釋 徹:明白;貫通;悟:領會;領悟。最徹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覺悟。佛教或道教指識破本來麵目。

出處 元 鄭德輝《立成湯伊尹耕萃》:「蓋凡升天之時,先參貧道,授與仙訣,大徹大悟以後,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觀元始。」

10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解釋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時刻思念;永不忘記。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論語》:「其言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11謹言慎行 [ jǐn yán shèn xíng ]

解釋 謹:小心;慎:謹慎。小心謹慎地說話、做事。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緇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

12如夢初醒 [ rú mèng chū xǐng ]

解釋 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厲公大喜曰:‘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13恍然大悟 [ huǎng rán dà wù ]

解釋 恍然:猛然醒悟的樣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覺悟過來。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五卷:「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14不可勝數 [ bù kě shèng shǔ ]

解釋 勝:盡。數也數不過來;形容極多。也作「不可勝計」。

出處 春秋 魯 墨翟《墨子 非攻中》:「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

15殺一儆百 [ shā yī jǐng bǎi ]

解釋 儆:警戒。處死一個人;借以警戒許多人。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16前車可鑒 [ qián chē kě jiàn ]

解釋 指可以用前人的失敗作為教訓。鑒:引申為教訓。

出處 《清史稿 劉韻珂傳》:「洋人在粵,曾經就撫,迨給銀後,滋擾不休,反複性成,前車可鑒。」

17當頭棒喝 [ dāng tóu bàng hè ]

解釋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黃檗運禪師法嗣 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

18見賢思齊 [ jiàn xián sī qí ]

解釋 賢:有才德的人;齊;看齊。見到有才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齊。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裏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9殷鑒不遠 [ yīn jiàn bù yuǎn ]

解釋 殷:指商朝後期;鑒:鏡子。指殷商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借戒。後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

20殺雞儆猴 [ shā jī jǐng hóu ]

解釋 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七章:「他們用的是殺雞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難堪。」

21以人為鑒 [ yǐ rén wéi jiàn ]

解釋 《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於,以;監,通「鑒」,鏡。《國語·吳語》:「王其盍亦鑒於人,無鑒於水。」韋昭注引《書》曰:「人無於水鑒,當於民鑒。」後以「以人為鑒」謂將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鑒戒。

出處 《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於,以;監,通「鑒」,鏡。《國語·吳語》:「王其盍亦鑒於人,無鑒於水。」韋昭注引《書》曰:「人無於水鑒,當於民鑒。」

22如夢方醒 [ rú mèng fāng xǐng ]

解釋 象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十一回:「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23醍醐灌頂 [ tí hú guàn dǐng ]

解釋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出處 《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24滔滔不竭 [ tāo tāo bù jié ]

解釋 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

出處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積善歌》:「飲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25佩韋自緩 [ pèi wéi zì huǎn ]

解釋 韋:皮帶。身佩熟牛皮以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樣軟韌。比喻警惕自己的缺點、錯誤,避免重新出現。

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

26佩弦自急 [ pèi xián zì jí ]

解釋 弦:弓弦。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樣緊張。比喻警惕自己的缺點、錯誤,避免重新出現。

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

27旁征博訪 [ páng zhèng bó fǎng ]

解釋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指大量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或例證

出處 魯迅《讀書雜談》:「無論讀,無論做,倘若旁征博訪,結果是往往會弄到抬驢子走的。」

28旁求博考 [ páng qiú bó kǎo ]

解釋 多方搜求,廣泛考證。

出處 魯迅《「皇漢醫學」》:「引用書目多至一百餘種,旁求博考,洵大觀也。」

29幕後指點 [ mù hòu zhǐ diǎn ]

解釋 暗中提醒或背後指點。

30化腐朽為神奇 [ huà fǔ xiǔ wéi shén qí ]

解釋 神奇:神妙奇特的東西。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變無用為有用。

出處 《莊子 知北遊》:「腐朽複化為神奇。」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