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人平凡普通的成語

形容人平凡普通的成語


1默默無聞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釋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出處 明 李楨《剪燈餘話》:「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於九泉,抱痛於百世哉?」

2凡夫俗子 [ fán fū sú zǐ ]

解釋 泛指平庸的人。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夢都沒有一個。」

3平淡無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解釋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麼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也平淡無奇。」

4貌不驚人 [ mào bù jīng rén ]

解釋 指相貌平常,沒有什麼引人注意的地方。

出處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11回:「看你這般人不出眾,貌不驚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狀元麼?」

5其貌不揚 [ qí mào bù yáng ]

解釋 其:他的;不揚:不出眾。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觀。

出處 唐 裴度《自題寫真讚》:「爾才不長,爾貌不揚,胡為將,胡為相?」

6不鹹不淡 [ bù xián bù dàn ]

解釋 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出處 歐陽山《苦鬥》:「周炳仍然在不鹹不淡地教書。」

7不見經傳 [ bù jiàn jīng zhuàn ]

解釋 經傳:指經典的著作。經傳裏沒有記載;也指人或事物沒多大名氣;又指說話或行文沒有書本根據。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六卷:「俗語雲:‘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指心而言也。三字雖不見於經傳,卻亦甚雅。」

8平平常常 [ 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 ]

解釋 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5回:「可是數十年來也不過做了一個無功無過平平常常的女子。」

9凡夫肉眼 [ fán fū ròu yǎn ]

解釋 比喻缺乏觀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見識。

出處 《法華經》:「凡夫淺識,深著五欲。」 唐·玄奘譯《讚彌勒四禮文》:「凡夫肉眼未曾識,為現千尺一金軀。」

10常鱗凡介 [ cháng lín fán jiè ]

解釋 一般的魚類、貝類。比喻平凡的人。

出處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彙儔也。」

11凡桃俗李 [ fán táo sú lǐ ]

解釋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出處 明·王冕《題墨梅圖》:「凡桃俗李爭芬芳,隻有老梅心自常。」

12司空見慣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解釋 司空:古代官名;見慣:常見而習慣了。原指司空看慣了某事以為平淡;後比喻常見之事;不足為奇。

出處 唐 孟棨《本事詩 情感》:「劉於席上賦詩曰:‘……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13庸人自擾 [ yōng rén zì rǎo ]

解釋 平庸的人無事生事;自找麻煩。

出處 《新唐書 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而煩耳。」

14無聲無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解釋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出處 魯迅《書信集 1047 至胡風》:「一到裏麵去,即醬在無聊的糾紛中,無聲無息。」

15南腔北調 [ nán qiāng běi diào ]

解釋 南、北:指一個國家的南方、北方;腔:語調。形容口音不純;說話夾雜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出處 清 趙翼《簷曝雜記 慶典》:「每數十步間一戲台,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

16目不識丁 [ mù bù shí dīng ]

解釋 丁:表示最簡單的字。形容連一個字也不認識。

出處 《舊唐書 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17屢見不鮮 [ lǚ jiàn bù xiān ]

解釋 屢:多次;鮮:新奇。多次見到就不覺得新奇了。也作「數見不鮮。」

出處 魯迅《而已集 略談香港》:「第二條是‘搜身’的糾葛,在香港屢見不鮮。」

18不同凡響 [ bù tóng fán xiǎng ]

解釋 凡響:平凡的音樂;不同於平凡的音樂。原指演唱特別出色;後泛指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

出處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雙炯炯的攝人魂魄的眼睛,聰明的人一定會看出這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

19不足為奇 [ bù zú wéi qí ]

解釋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認為奇怪。多指某種事物或現象很平常;沒有新奇之處。也作「不足為怪」。

出處 宋 畢仲遊《祭範德孺文》:「人樂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則公不足為奇。」

20不過爾爾 [ bù guò ěr ěr ]

解釋 爾爾:如此如此。不過如此而已。

出處 清 沈複《浮生六記 浪遊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

21習以為常 [ xí yǐ wéi cháng ]

解釋 習:習慣;常:平常。指某種事情經常去做;或某種現象經常看到;也就覺得平常了。

出處 《逸周書 常訓》:「民生而有習有常,以習為常。」

22自命不凡 [ zì mìng bù fán ]

解釋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出處 清 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婁縣沈童者,年甫冠,習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長虹之概。」

23淡而無味 [ dàn ér wú wèi ]

解釋 淡:薄,與「濃」相對。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亦泛指清淡無味。亦形容說話、寫文章內容平淡,無趣味。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輯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無味,然做時卻自有可樂。」

24比比皆是 [ bǐ bǐ jiē shì ]

解釋 比比:一個挨一個;引申為處處;到處;皆:全部。形容某種東西到處都是;很多。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自後世惡直好佞,以直言賈禍者比比皆是。」

25平頭百姓 [ píng tóu bǎi xìng ]

解釋 平頭:古人不做官的人。指普通百姓。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

26碌碌無為 [ lù lù wú wéi ]

解釋 碌碌:平庸的樣子。平平庸庸;無所作為。

出處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這樣想:與其碌碌無為地混這一生,不如壯烈去死!」

27雅俗共賞 [ yǎ sú gòng shǎng ]

解釋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出處 明 孫仁儒《東郭記 綿駒》:「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

28艱苦卓絕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釋 卓絕:極不平凡。形容異常艱苦;達到超凡的程度。

出處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黨有幾十萬黨員,他們在領導人民,向著敵人作堅苦卓絕的鬥爭。」

29匹夫有責 [ pǐ fū yǒu zé ]

解釋 匹夫:古時指平民中的男子;後泛指平常的人;有責:有責任。每個人都有責任。

出處 清 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30村夫俗子 [ cūn fū sú zǐ ]

解釋 指粗野鄙俗的人。

出處 清 李漁《風箏誤 鷂誤》:「我雖然不識字,不曉得詩的好歹,隻是寫得這幾行子出的,也不是個村夫俗子了。」

31曾經滄海 [ céng jīng cāng hǎi ]

解釋 曾經:以前經曆過;滄海:大海。曾經見過大海。後比喻人見過大世麵;眼界很高。

出處 唐 元稹《離思》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32超凡入聖 [ chāo fán rù shèng ]

解釋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進入聖賢境界。後來多指學術、技藝、修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第八卷:「就此理會得透,自可超凡入聖。」

33一表非凡 [ yī biǎo fēi fán ]

解釋 儀表和普通人不一樣。形容人的外表英俊;氣度不凡;氣宇軒昂。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適才有東土大唐差來拜佛取經的一個和尚,倒換關文,卻一表非凡。」

34普普通通 [ pǔ pǔ tōng tōng ]

解釋 指平常的,一般的。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60回:「這一聲,在別人聽來隻是普普通通的聲氣,不曉得什麼道理,一進月英耳朵就宛如當頭起個青天霹靂。」

35平平淡淡 [ píng píng dàn dàn ]

解釋 質量中等或低於中等水平,普普通通。

出處 錢鍾書《圍城》:「像現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為負擔這也是頂好的,至少是頂舒服的。」

36庸庸碌碌 [ yōng yōng lù lù ]

解釋 庸庸:平平常常。碌碌:無能的樣子。指人平凡無奇,無所作為。

出處 明·餘繼登《典故紀聞》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鑒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別賢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37平民百姓 [ píng mín bǎi xìng ]

解釋 指普通百姓。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假如桀是個平民百姓,還造得許多惡業否?」

38匹夫匹婦 [ pǐ fū pǐ fù ]

解釋 平民男女。泛指平民。

出處 《尚書 鹹有一德》:「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民主罔與成厥功。」

39萬水千山 [ wàn shuǐ qiān shān ]

解釋 萬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艱難遙遠。

出處 宋 宋徽宗《燕山亭 見杏花作》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40直抒胸臆 [ zhí shū xiōng yì ]

解釋 謂不加掩飾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出處 明·胡震亨《唐音癸簽》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負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廣酬事物之變而無礙。」

41平庸之輩 [ píng yōng zhī bèi ]

解釋 思想品質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無印象的人,無足輕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農村這個天地裏,他原來就不是平庸之輩。」

42芸芸眾生 [ yún yún zhòng shēng ]

解釋 佛家語;指世間眾多的生靈。後多指世上大群無知識的人。芸芸:眾多的樣子。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

43張王趙李 [ zhāng wáng zhào lǐ ]

解釋 泛指一些人。也指尋常之輩。

出處 《梁書 儒林傳 範縝》:「亦可張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托趙丁之體。」

44張王李趙 [ zhāng wáng lǐ zhào ]

解釋 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見的姓,連用泛指一般人。

出處 《梁書·儒林傳·範縝》:「亦可張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托趙丁之體。」

45一介書生 [ yī jiè shū shēng ]

解釋 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出處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閣餞別序》:「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46歲月崢嶸 [ suì yuè zhēng róng ]

解釋 崢嶸:形容山勢高峻突出。比喻不平凡,超越尋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亦作「崢嶸歲月」。

出處 宋·王珪《謝賜生日禮物表》:「歲月崢嶸,而屢更精力勤勞。」

47入聖超凡 [ rù shèng chāo fán ]

解釋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達到聖賢的境界。形容學識修養達到了高峰。

出處 唐 呂岩《七言之二》:「舉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勝弗為難。」

48凡胎濁骨 [ fán tāi zhuó gǔ ]

解釋 指人間普通的,平庸的人。

出處 元·無名氏《村樂堂》第一折:「我和這等愚眉肉眼難相瞅,凡胎濁骨難相守。」

49別無二致 [ bié wú èr zhì ]

解釋 別:分出。指區分不出兩者的差別。

出處 郭沫若《海濤集 徐家埠》:「江西境內的風物,太平淡無奇了。這兒和長江沿岸所見到的別無二致。」

50碌碌無奇 [ lù lù wú qí ]

解釋 平凡,無特殊才能。

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一卷:「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毛遂譏眾,碌碌無奇。」

51凡胎濁體 [ fán tāi zhuó tǐ ]

解釋 見「凡胎濁骨」。

出處 元·昊昌齡《張天師》第一折:「念小生凡胎濁體,怎敢和仙子陪奉?」

52匹夫之諒 [ pǐ fū zhī liàng ]

解釋 同「匹夫小諒」。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皇甫嵩朱儁傳論》:「故梁衍獻規,山東聯盟,而舍格天之大業,蹈匹夫之小諒,卒狼狽虎口,為智士笑。」

53匹夫小諒 [ pǐ fū xiǎo liàng ]

解釋 語本《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後以「匹夫小諒」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節小信。

出處 語出《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後漢書·皇甫嵩硃俊傳論》:「故梁衍獻規,山東連盟,而舍格天之大業,蹈匹夫之小諒,卒狼狽虎口,為智士笑。」

54匹婦溝渠 [ pǐ fù gōu qú ]

解釋 謂拘守普通婦女的小節。

出處 清·李漁《蜃中樓·望洋》:「我偷生不為求瓦全,念玉碎,須明聲價,怎肯做個匹婦溝渠沒帳查。」

55無名小輩 [ wú míng xiǎo bèi ]

解釋 對平凡人物的蔑稱。

出處 《龍圖耳象》第92回:「俺隻道是藍驍那廝,原來是個無名小輩!」

56菽水承歡 [ shū shuǐ chéng huān ]

解釋 指供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出處 《群音類選 祝發記 分食寄姑>》:「慈幃恩愛成拋閃,怎能夠菽水承歡。」

57器宇不凡 [ qì yǔ bù fán ]

解釋 器宇:指儀表,氣度。不凡:不平凡,不尋常。形容儀表、風度很不平常。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玄德視其人,鬆形鶴骨,器宇不凡。」

58蠅附驥尾 [ yíng fù jì wěi ]

解釋 驥:千裏馬。蒼蠅因附在千裏馬的尾巴上。指普通人因沾了賢人的光而名聲大振。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

59肉眼凡夫 [ ròu yǎn fán fū ]

解釋 肉眼:佛經中說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塵世平常的人。

出處 元 範子安《竹葉舟》第一折:「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60籬壁間物 [ lí bì jiān wù ]

解釋 籬:籬笆,圍牆。指家園內的平常物品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德之休明,肅慎負其楛矢;如其不爾,籬壁間物亦不可得也。」

61匹夫溝瀆 [ pǐ fū gōu dú ]

解釋 《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後因以「匹夫溝瀆」謂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節。

出處 《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62傭中佼佼 [ yòng zhōng jiǎo jiǎo ]

解釋 謂在平凡之人中才能較為特出。

出處 《後漢書·劉盆子傳》:「帝曰:‘卿所謂鐵中錚錚,傭中佼佼者也。’」李賢注:「佼,好貌也……言佼佼者,凡傭之人稍為勝也。」

63啜菽飲水 [ chuò shū yǐn shuǐ ]

解釋 啜:吃;菽:豆類。餓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出處 西漢 劉安《禮記 檀弓下》:「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64愚眉肉眼 [ yú méi ròu yǎn ]

解釋 謂凡俗的眼光。

出處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道童雲:‘魯子敬,你愚眉肉眼,不識貧道。’」元·馬致遠《嶽陽樓》第二折:「洗不淨愚眉肉眼。」

65平澹無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解釋 見「平淡無奇」。

66二缶鍾惑 [ èr fǒu zhōng huò ]

解釋 二:疑,不明確;缶、鍾: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鍾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出處 戰國 宋 莊周《莊子 天地》:「以二缶鍾惑,而所適不得矣。」

67一介之才 [ yī jiè zhī cái ]

解釋 微小的才能。

出處 《後漢書·杜詩傳》:「臣詩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創製大業,賢俊在外,空乏之間,超受大恩。」《文選·陸倕〈石闕銘序〉》:「興建庠序,啟設郊丘,一介之才必記,天文之典鹹秩。」呂向注:「一介,謂小才也。」

68眾人國士 [ zhòng rén guó shì ]

解釋 眾人:普通人;國士:國中傑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國中傑出的人才。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一》:「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以眾人遇臣,臣故眾人報之;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

69詢於芻蕘 [ xún yú chú ráo ]

解釋 與樵夫商議事情,意謂不恥下問。

出處 《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70貞高絕俗 [ zhēn gāo jué sú ]

解釋 高尚堅貞的節操超出普通人。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劉陶列傳》:「竊見故冀州刺史南陽朱穆,前烏桓校尉臣同郡李膺,皆履正清平,貞高絕俗。」

71凡偶近器 [ fán ǒu jìn qì ]

解釋 謂平庸之輩;普通人才。

出處 《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使讓生在唐虞,則元凱之次,運值仲尼,則顏冉之亞,豈徒俗之凡偶近器已者哉!」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