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東西很有名的成語

形容東西很有名的成語


1眾所周知 [ zhòng suǒ zhōu zhī ]

解釋 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雖十目視十手指,眾所共知之處,亦自七顛八倒了,更如何地謹獨。」

2家喻戶曉 [ jiā yù hù xiǎo ]

解釋 喻:明白;曉:知道。家家都清楚;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出處 宋 樓鑰《繳鄭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諭戶曉,必有輕議於下者。」

3赫赫有名 [ hè hè yǒu míng ]

解釋 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形容名聲極大。也作「赫赫之名」。

出處 晉 常璩《華陽國誌 先賢士女》:「臨州郡雖無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4名不虛傳 [ míng bù xū chuán ]

解釋 虛:不真實。傳出來的名聲與實際相符;不是虛假的。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徐邈傳》:「帝大笑,顧左右曰:‘名不虛傳。’」

5名揚四海 [ míng yáng sì hǎi ]

解釋 四海:指全國各地。名聲傳遍全國。形容名聲很大。

出處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糾糾名揚四海,喜孜孜笑滿腮。」

6如雷貫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解釋 貫:穿透。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裏。形容人的名聲大。

出處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

7舉世聞名 [ jǔ shì wén míng ]

解釋 舉:全。全世界都聽到名聲。形容知名度很高。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卷七 雜藝》:「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但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

8大名鼎鼎 [ dà míng dǐng dǐng ]

解釋 鼎鼎:聲威盛大的樣子。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4回:「你一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大名鼎鼎,還怕有不曉得的。」

9婦孺皆知 [ fù rú jiē zhī ]

解釋 孺:小孩子。婦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簡單事物。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3回:「果如張仙所言,形於詩歌,扮為雜劇,弄得婦孺皆知。」

10舉世矚目 [ jǔ shì zhǔ mù ]

解釋 舉:全;矚目:注視。全世界的人都注視著。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漁夫》:「舉世皆濁我獨清。」《國語 晉語》:「則恐國人這矚目於我也。」

11引人注目 [ yǐn rén zhù mù ]

解釋 引起別人的注意。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出處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鑼打鼓,引人注目的。」

12馳名中外 [ chí míng zhōng wài ]

解釋 馳:傳播。聲名傳播到國內國外。也作「馳名天下」。

出處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涑水》:「讚擬王公,馳名天下。」

13聞名遐邇 [ wén míng xiá ěr ]

解釋 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

出處 《南齊書 高帝紀上》:「上流聲議,遐邇所聞。」

14盡人皆知 [ jìn rén jiē zhī ]

解釋 盡:全部。所有的人都知道。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1回:「老少男女,俗語口頭,人人皆知皆說的。」

15路人皆知 [ lù rén jiē zhī ]

解釋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處 晉 習鑿齒《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

16遐邇聞名 [ xiá ěr wén míng ]

解釋 邇:近;遐:遠。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

出處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重學敬德,遐爾著聞。」

17鼎鼎有名 [ dǐng dǐng yǒu míng ]

解釋 鼎鼎:盛大的樣子。非常有名。

出處 宋 陸遊《歲晚書懷》:「殘歲堂堂去,新春鼎鼎來。」

18譽滿天下 [ yù mǎn tiān xià ]

解釋 美好的名聲天下皆知。亦作「譽滿全球」、「譽滿寰中」、「譽塞天下」。

出處 唐·李華《唐揚州功曹蕭穎士文集序》:「君七歲,能誦數經,背碑覆局;十歲以文章知名;十五譽滿天下。」

19出類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釋 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20空前絕後 [ kōng qián jué hòu ]

解釋 空:空白;絕:斷絕。以前沒有過;以後也沒有。指從古到今非常突出;獨一無二的事物。

出處 宋 朱象賢《聞見偶錄 男服從軍》:「古之木蘭,以女為男,代父從軍,十二年而歸,同行者莫知其為女子,詩歌美之,典籍傳之,以其事空前絕後。」

21百裏挑一 [ bǎi lǐ tiāo yī ]

解釋 在一百個裏挑選出一個。形容相貌或才能特別突出。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姑爺年紀略大幾歲,並沒有娶過的,況且人物兒長的是百裏挑一的。」

22因勢利導 [ yīn shì lì dǎo ]

解釋 因:循;順著;勢:趨勢;利導:引導。順著事物的發展趨勢加以引導推動。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23鶴立雞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釋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24精雕細刻 [ jīng diāo xì kè ]

解釋 精心細致地雕刻。也比喻對文藝創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細。

出處 《共青團員;要做八十年代的帶頭人》(1982年2月5日《中國青年報》社論):「要以平等交心的態度;點點滴滴、精雕細刻;因勢利導地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工作。」

25巧奪天工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解釋 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過了自然。形容製作技藝之高超。

出處 晉 郭璞《葬書》:「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了,巧奪造化。」

26橫七豎八 [ héng qī shù bā ]

解釋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4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女,不計其數。」

27標新立異 [ biāo xīn lì yì ]

解釋 標:揭舉;立:樹立。持不同的態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見解和主張;表示與一般不同。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

28獨樹一幟 [ dú shù yī zhì ]

解釋 單獨打起一麵旗號。比喻風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門戶。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樹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

29妙不可言 [ miào bù kě yán ]

解釋 妙:美妙、巧妙;言:說。美妙得不能用言語表。

出處 晉 郭璞《江賦》:「經紀天地,錯綜人術,妙不可盡之於言,事不可窮之於筆。」

30數一數二 [ shǔ yī shǔ èr ]

解釋 不數第一;也數第二。形容突出。

出處 元 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此乃金陵數一數二的歌者,與學士遞一杯。」

31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解釋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樣。栩栩:生動活潑的樣子;生:活的。

出處 清 吳趼人《發財秘訣》:「那個人做得才和棗核般大,頭便像一顆綠豆,手便像兩粒芝麻,卻做得須眉欲活,栩栩如生。」

32獨一無二 [ dú yī wú èr ]

解釋 隻有這一個;而沒有別的可與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處 宋 延壽《宗鏡錄》第31卷:「獨一無二,即真解脫。」

33默默無聞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釋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出處 明 李楨《剪燈餘話》:「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於九泉,抱痛於百世哉?」

34鬼斧神工 [ guǐ fǔ shén gōng ]

解釋 像是鬼神所為。形容技藝精湛高超;幾乎不為人力所及。

出處 清 屈大均《端州訪研歌和諸公》:「年來岩底采無餘,鬼斧神工多得髓。」

35不可多得 [ bù kě duō dé ]

解釋 得:得到;獲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

出處 東漢 孔融《薦禰衡表》:「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36不可思議 [ bù kě sī yì ]

解釋 原是佛教用語;指神秘奧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語表達。後形容對事物情況、發展變化或言論無法想象很難理解。

出處 《維摩詰經 不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慧遠義記:「不思據心,不議就口,解脫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

37名列前茅 [ míng liè qián máo ]

解釋 名:名次;前茅:春秋時楚國用茅草做報警用的旌旗;行軍時拿著走在隊伍的前麵;作為報警的信號;故稱「前茅」。比喻名次掛在前麵。多指考試或競賽等。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

38珠圓玉潤 [ zhū yuán yù rùn ]

解釋 像珍珠那樣渾圓;像美玉那樣潤澤。形容皮膚、歌喉;文筆等圓潤而富有光彩。潤:潤滑;光滑。

出處 明 汪珂玉《珊瑚網 名畫題跋》:「黃鶴仙翁寄餘詩畫,兩學賢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圓玉潤,照耀後先。」

39久負盛名 [ jiǔ fù shèng míng ]

解釋 負:承受,承擔,引申為享有。長時期地享有好的名聲。

出處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八章:「他是由於在玉器鑒賞方麵的久負盛名而受聘於解放後成立的國營公司的,成為國家幹部。」

40首屈一指 [ shǒu qū yī zhǐ ]

解釋 扳指頭計數;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為最好的。

出處 清 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 施侍讀閏章》:「海論詩輒為首屈一指。」

41賞心悅目 [ shǎng xīn yuè mù ]

解釋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處 《宋史 範鎮傳》:「凡可以蕩心悅目,不宜有加於舊。」

42脫穎而出 [ tuō yǐng ér chū ]

解釋 如果毛遂早得到任用;就會像錐子放在布袋裏那樣;錐針都能全部穿出來。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脫:脫露。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43耳目一新 [ ěr mù yī xīn ]

解釋 聽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鮮。形容事物的麵貌有了顯著的變化。

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河南王傳》:「齊人愛詠,鹹日耳目更新。」

44秀色可餐 [ xiù sè kě cān ]

解釋 美麗的容貌或秀麗的景色好像可以當飯吃。形容女性容貌美麗動人;或景色非常美;讓人入迷忘情。

出處 晉 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

45玲瓏剔透 [ líng lóng tī tòu ]

解釋 玲瓏:靈巧精致。剔透:明徹透亮。形容器物的奇巧;精致;鮮明透亮。

出處 元 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惜玉憐香天生就,另一種可喜風流。淹潤慣熟,玲瓏剔透,軟款溫柔。」

46名噪一時 [ míng zào yī shí ]

解釋 指名聲傳揚於一個時期

出處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三集 科場》:「朱半仙,時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時。」

47鮮為人知 [ xiǎn wéi rén zhī ]

解釋 鮮: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出處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後來伴著主人度過了那段漫長的鮮為人知的冷宮生活不知灑上了多少珍妃淚。」

48蒸蒸日上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

解釋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發展。形容發展速度快。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調度有方,還怕不蒸蒸日上嗎?」

49名垂青史 [ míng chuí qīng shǐ ]

解釋 垂:流傳;青史:曆史黃籍;古代在青皮竹簡上刻記大事;故史書把曆史稱為「青史」。姓名和功績在曆史典籍中流傳下來。

出處 清 卓爾堪《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無論已。」

50名滿天下 [ míng mǎn tiān xià ]

解釋 天下聞名。形容名聲極大。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滿於天下,不若其已也。」

51獨具匠心 [ dú jù jiàng xīn ]

解釋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獨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術或藝術方麵有創造性。

出處 唐 張佑《題王右丞山水障》:「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

52八麵玲瓏 [ bā miàn líng lóng ]

解釋 玲瓏:透亮;清澈的樣子;也指人機靈、靈巧。原指室內各麵窗戶敞通明亮。後形容為人機靈;善於應付。

出處 唐 黃滔《黃禦史集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七麵八麵玲瓏。」

53別樹一幟 [ bié shù yī zhì ]

解釋 別:另外;樹:建立。另外立起一麵旗幟。比喻開創新路另成一家。

出處 清 鄒容《革命軍》第二章:「中國士人,又有一種岸然道貌,根器特異,別樹一幟,以號於眾者。」

54名流巨子 [ míng liú jù zǐ ]

解釋 著名人士與重要人物。

出處 蕭乾《未帶地圖的旅人》:「憑著個人奮鬥而出人頭地,不是變成百萬富翁,就是當上名流巨子。」

55名勝古跡 [ míng shèng gǔ jì ]

解釋 風景優美和有古代遺跡的著名的地方。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勝古跡都去了兩次以上。」

56超凡脫俗 [ chāo fán tuō sú ]

解釋 超出常人,脫離凡俗。指與眾不同。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眼睛裏閃爍著超凡脫俗的光芒,艱難地爬蜒著走向聖地麥加……」

57花團錦簇 [ huā tuán jǐn cù ]

解釋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簇:叢聚;聚成一團。指花朵、錦繡彙聚在一起。原指華麗高貴的服飾。形容五彩繽紛、繁華豔麗的景色。也形容衣飾華美的人群或文章辭藻華麗。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94回:「真是個花團錦簇!那一片富麗妖嬈,真勝似天堂月殿,不亞於仙府瑤宮。」

58自成一家 [ zì chéng yī jiā ]

解釋 在某種學術、藝術或技術上有獨創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形成自己的體係和風格。也作「自出一家」。

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載言》:「又詩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風雅比興,非三傳所取。」

59名山勝川 [ míng shān shèng chuān ]

解釋 風景優美的著名河山。

出處 《晉書 孫統傳》:「居職不留心碎務,縱意遊肆,名山勝川,靡不窮究。」

60點點滴滴 [ diǎn diǎn dī dī ]

解釋 一點一滴地落下,形容數量非常少。

出處 宋·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61寂寂無聞 [ jì jì wú wén ]

解釋 指毫無聲息,默默無聞,沒有名氣。

出處 清 錢學倫《語新》上卷:「雖與予居不遠,幾年來寂寂無聞。」

62無人不曉 [ wú rén bù xiǎo ]

解釋 曉:知曉。沒有人不知道。形容很有名氣。

出處 劉斯奮《白門柳·夕陽芳草》第六章:「她早就豔名遠播,無人不曉。」

63家家戶戶 [ jiā jiā hù hù ]

解釋 每家每戶。指所有的人家。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光陰似箭,不覺殘年將盡,家家戶戶,鬧轟轟的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歡耍子。」

64前所未有 [ qián suǒ wèi yǒu ]

解釋 以前從未有過的。表示某種新出現的事物。

出處 宋 徐度《卻掃編》下卷:「而鄧樞密洵武以少保領院而不兼節鉞,前所未有也。」

65名公巨人 [ míng gōng jù rén ]

解釋 亦作「名公钜人」。謂有名望的顯要人物。

出處 唐·韓愈《徐偃王廟碑》:「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繼跡史書。」

66人人皆知 [ rén rén jiē zhī ]

解釋 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1回:「老少男女,俗語口頭,人人皆知皆說的。」

67美輪美奐 [ měi lún měi huàn ]

解釋 輪:高大;奐:眾多。形容房屋高大華麗。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68名標青史 [ míng biāo qīng shǐ ]

解釋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曆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老宰輔,你若存的趙氏孤兒,當名標青史,萬古流芳。」

69剔透玲瓏 [ tī tòu líng lóng ]

解釋 ①形容靈巧可愛。②比喻人的聰明伶俐。

出處 元·張養浩《最高歌兼喜春來·詠玉簪》曲:「詩磨的剔透玲瓏,酒灌得癡呆懵懂。」元·喬吉《鬥鵪鶉·歌姬》曲:「且是娘剔透玲瓏不放閑,不枉了喚聲妝旦。」

70顧盼生輝 [ gù pàn shēng huī ]

解釋 形容眉目傳神,姿態動人。同「顧盼生姿」。

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士有餘糧,馬多剩草。一呼百諾,顧盼生輝。此送彼迎,尊榮莫並。」

71名公巨卿 [ míng gōng jù qīng ]

解釋 亦作「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權貴。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與他往來的,俱是名公巨卿。」

72觸類而長 [ chù lèi ér cháng ]

解釋 語本《易·係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孔穎達疏:「謂觸逢事類而增長之。」意謂掌握一類事物知識或規律,就能據此而增長同類事物知識。

出處 語出《易·係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孔穎達疏:「謂觸逢事類而增長之。」

73名門世族 [ míng mén shì zú ]

解釋 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一○三回:「即如家嫂,是名門世族,他本族家進士一大堆,他偏是異樣的難講。」

74名公钜人 [ míng gōng jù rén ]

解釋 見「名公巨人」。

75名公钜卿 [ míng gōng jù qīng ]

解釋 見「名公巨卿」。

76知名當世 [ zhī míng dāng shì ]

解釋 知名:著名、有名。在當代很著名。

出處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圖畫相次於未央宮,第一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次曰衛將軍富平侯張安世,……皆有功德,知名當世。」

77垂名青史 [ chuí míng qīng shǐ ]

解釋 青史:書寫於竹簡或白絹上的典籍、史冊。名字被載入史冊,流傳後世。

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聲可托於弦管,名可留於竹帛。」

78碩彥名儒 [ shuò yàn míng rú ]

解釋 碩:大;彥:有才學的人。指有名聲的大學者。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公子好客,結多少碩彥名儒;相府開筵,常聚些布衣韋帶。」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