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倔強的成語

形容倔強的成語


1百折不撓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釋 折:挫折。撓:彎曲;引伸為屈服。無論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不屈服。

出處 漢 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2頑固不化 [ wán gù bù huà ]

解釋 化:改變。堅持錯誤,不肯改悔。

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從前在那府裏,也做過一任知縣,地方上的百姓,極其頑固不化。」

3冥頑不靈 [ míng wán bù líng ]

解釋 冥:本指昏暗;引申為愚昧;頑:頑固;難開化;靈:聰明敏銳。形容無知的愚昧;不聰明;難開化。

出處 唐 韓愈《祭鱷魚文》:「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4堅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解釋 貞:節操。堅定有氣節;絕不屈服。

出處 唐 韋應物《江州集 睢陽感懷》詩:「甘從鋒刃斃,莫奪堅貞誌。」

5屢教不改 [ lǚ jiào bù gǎi ]

解釋 屢: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經過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

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戮子》:「嘉靖末年,新鄭故都禦史高捷,有子不才,屢戒不俊,因手刃之。」

6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解釋 不接受人家的勸告;頑固地堅持自己的主觀意見去做(行:行動;做)。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禹為人廉倨。為吏以來,舍無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

7固執己見 [ gù zhí jǐ jiàn ]

解釋 固:頑固;執:堅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見解;不肯改變。

出處 《宋史 陳宓傳》:「固執己見,動失人心。」

8桀驁不馴 [ jié ào bù xùn ]

解釋 桀:凶暴;驁:馬不馴良;馴:馴服。倔強凶暴不馴服。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其桀驁尚如斯,安肯以愛子而為質乎?」

9我行我素 [ wǒ xíng wǒ sù ]

解釋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樣說;仍舊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10執迷不悟 [ zhí mí bù wù ]

解釋 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出處 《梁書 武帝紀上》:「若執迷不悟,距逆王師,大眾一臨,刑茲罔赫,所謂火烈高原,芝蘭同泯。」

11不可理喻 [ bù kě lǐ yù ]

解釋 理:道理;事理;喻:開導;使明白。不能夠用道理來開導、說服他。形容態度蠻橫不講理。

出處 明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 褐蓋》:「要之,此輩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詰也。」

12獨行其是 [ dú xíng qí shì ]

解釋 是:對的。不考慮別人的意見,隻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

出處 茅盾《子夜》七:「美國還不能在世界上獨行其是,尤其在東方,他有兩個勁敵。」

13死不悔改 [ sǐ bù huǐ gǎi ]

解釋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頑固。

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雖是吃後悔藥可悲,但總比那些花崗岩腦殼至死不悔改的好得多。」

14桀敖不馴 [ jié áo bù xùn ]

解釋 同「桀驁不遜」。

出處 茅盾《追求》:「學生們侮辱師長,如此桀敖不馴,即使現在不入‘西歪’,將來要做‘西歪’也是難免的。」

15執意不從 [ zhí yì bù cóng ]

解釋 執:堅持。從:依從。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依從他人。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你若執意不從,惹他性起,一時翻過臉來,罵一頓,打一頓,你待走上天去。」

16傲頭傲腦 [ ào tóu ào nǎo ]

解釋 形容倔強、桀驁不馴的樣子。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現今這小廝傲頭傲腦,也要娶個辣燥些的媳婦來製著他才好!」

17倔頭強腦 [ juè tóu jiàng nǎo ]

解釋 形容言語動作生硬執拗的樣子。

出處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當時我就覺得其中兩個,一男一女,倔頭強腦,大不順眼。」

18桀驁不遜 [ jié ào bù xùn ]

解釋 凶悍倔強,傲慢不順從。

出處 宋 陳亮《酌古論 先主》:「臣恐既解之後,勝者張勢,敗者阻險,桀驁不遜,以拒陛下。」

19桀驁難馴 [ jié ào nán xùn ]

解釋 謂凶悍倔強,難以馴服。

出處 《清史稿·土司傳六·甘肅》:「故土官易製,絕不類蜀黔諸土司桀驁難馴也。」

20方頭不律 [ fāng tóu bù lǜ ]

解釋 見「方頭不劣」。

出處 元·鄭廷玉《金鳳釵》:「見一個方頭不律的人,欺侮一個老年,打扯他跳河。」

21方頭不劣 [ fāng tóu bù liè ]

解釋 方頭:俗指不通時宜;不劣:倔強不馴順。形容人性格倔強、頑固。

出處 元·關漢卿《錢大尹智勘緋衣夢》第四折:「俺這裏有個裴炎,好生方頭不劣。」

22不劣方頭 [ bù liè fāng tóu ]

解釋 劣:不好;方頭:俗指不通時宜為方頭。不以不通時宜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強、頑固。

出處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我從來不劣方頭,恰便似火上澆油。我偏和那有勢力的官人每卯酉。」

23強嘴拗舌 [ qiáng zuǐ niù shé ]

解釋 說話倔強的樣子。

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十一:「謝慶元倒了威了,但還是強嘴拗舌:‘我家裏的事,要你們管嗎?’」

24倔強倨傲 [ jué jiàng jù ào ]

解釋 倔強:執拗;倨傲:傲慢。執拗而又傲慢。

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論功》:「倔強而倨敖,自稱老夫。」

25剛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解釋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26始終不渝 [ shǐ zhōng bù yú ]

解釋 渝:變。自始至終一直不變。指守信用。

出處 《晉書 陸曄傳》:「格勤貞固,始終不渝。」

27目空一切 [ mù kōng yī qiè ]

解釋 空:什麼也沒有。什麼都不放在眼裏。形容驕傲自大;什麼都看不起。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2回:「但他恃著自己學問,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內。」

28死心塌地 [ sǐ xīn tā dì ]

解釋 死心:不變心;塌地:指心裏塌實。原指心裏塌實;不再做別的打算。現形容主意已定;決不改變或心甘情願。

出處 元 喬孟符《鴛鴦被》第四折:「這洛陽城劉員外,他是個有錢賊,隻要你還了時,方才死心塌地。」

29橫衝直撞 [ 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

解釋 橫的衝過去;直的撞過來。形容毫無顧忌地亂衝亂撞或蠻不講禮。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13回:「黑旋風李逵和鮑旭引著兩個牌手,在城裏橫衝直撞,追殺南兵。」

30一成不變 [ yī chéng bù biàn ]

解釋 成:製定;形成。一經形成;永不改變。指守舊不變或固守陳法。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王製》:「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31堅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解釋 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誌堅定,毫不動搖。

出處 宋 蘇軾《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32至死不悟 [ zhì sǐ bù wù ]

解釋 到死都不覺悟。形容頑固不化。悟:醒悟。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求乞福願,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33至死不變 [ zhì sǐ bù biàn ]

解釋 至:到。到死都不變。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34百折不回 [ bǎi zhé bù huí ]

解釋 折:挫折。比喻意誌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出處 《明史 何騰蛟瞿式耜傳論》:「夫節義必窮而後見,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謂百折不回者矣。」

35至死不渝 [ zhì sǐ bù yú ]

解釋 至:到;渝:改變。到死都不改變。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36死不改悔 [ sǐ bù gǎi huǐ ]

解釋 到死也不肯改過悔悟。形容極其頑固;堅持錯誤。

出處 毛澤東《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大多數》:「少數極頑固的,可能死不改悔,戴著右派帽子進棺材。」

37桀驁不恭 [ jié ào bù gōng ]

解釋 同「桀驁不遜」。

出處 《東周列國誌》第六七回:「圍乃共王之庶子,年齒最長,為人桀驁不恭,恥居人下,恃其才器,陰畜不臣之誌。」

38倔頭倔腦 [ juè tóu juè nǎo ]

解釋 形容說話、行動生硬的樣子。多指說話不講方式、直來直去的樣子。

39認死理兒 [ rèn sǐ lǐ ér ]

解釋 堅持某種道理或理由。

出處 王朔《一點正經沒有》:「不準備變,巋然不動認死理兒不管山下旌旗是否在望。」

40不通時宜 [ bù tōng shí yí ]

解釋 不明白當時的形勢潮流

出處 明·郎瑛《七修類稿·方頭》:「今人言不通時宜而無顧忌者曰方頭。」

41執迷不醒 [ zhí mí bù xǐng ]

解釋 猶執迷不悟。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寶釵雖不言語,遇事試探,見他執迷不醒,隻得暗中落淚。」

42執迷不返 [ zhí mí bù fǎn ]

解釋 亦作「執迷不反」。猶執迷不悟。

出處 《秦並六國平話》卷上:「若負固不悛,執迷不返,則命將遣師,剿平諸國。」

43執迷不反 [ zhí mí bù fǎn ]

解釋 見「執迷不返」。

出處 唐·姚思廉《梁書·元帝紀》:「若執迷不反,拒逆王師,大軍一臨,刑茲罔赦。」

44桀傲不恭 [ jié ào bù gōng ]

解釋 同「桀驁不遜」。

出處 《二程遺書》附錄《門人朋友敘述並序》:「人有不及,開導誘掖,惟恐其不至。故雖桀傲不恭,見先生,莫不感悅而化服。」

45執而不化 [ zhí ér bù huà ]

解釋 指固執己見,不知變通。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人世間》:「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其庸詎可乎?」

46堅執不從 [ jiān zhí bù cóng ]

解釋 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出處 元 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一折:「小官勸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爭奈元帥堅執不從。」

47梗頑不化 [ gěng wán bù huà ]

解釋 謂十分頑固,無法感化。

出處 《續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目下山東有名綠茶,可知道他們形狀否;內中可有能勸化改行的,還有梗頑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請教。」

48執迷不誤 [ zhí mí bù wù ]

解釋 形容堅持而不覺悟

49知雄守雌 [ zhī xióng shǒu cí ]

解釋 雄:雄強;雌:雌伏,不倔強。棄剛守柔。比喻與人無爭。

出處 先秦 孔子《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