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十分嚴厲的成語

形容十分嚴厲的成語


1聲色俱厲 [ shēng sè jù lì ]

解釋 俱:全;都。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指人對不滿的事表現得非常憤慨激動。

出處 《晉書 明帝紀》:「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2目光如炬 [ mù guāng rú jù ]

解釋 目光發亮象火炬。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見識遠大。

出處 《南史 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

3一絲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釋 苟:苟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

4疾言厲色 [ jí yán lì sè ]

解釋 疾:急速;厲:嚴厲。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常用來形容人發怒時說話的表情態度。

出處 元 劉壎《隱居通議 文章四》:「平居於人無忤,睦親族以禮,撫臧獲以恩,未嚐疾言厲色。」

5冷若冰霜 [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

解釋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沒有一絲熱情。有時也指麵目或態度嚴厲;使人無法靠近。

出處 清 劉鄂《老殘遊記續集》第二回:「笑起來一雙眼又秀又媚,卻是不笑起來又冷若冰霜。」

6雷厲風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解釋 厲:猛烈;行:奔跑;引申為迅速。像打雷那樣猛烈;像刮風那樣迅速。比喻對法令的執行嚴厲迅速。也用來形容工作極度緊張;辦事果斷;行動迅速。

出處 宋 曾鞏《亳州謝到任表》:「運獨斷之明,則天清水止;昭不殺之戒,則雷厲風行。」

7一本正經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解釋 正經:莊重;正派。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8肅然起敬 [ sù rán qǐ jìng ]

解釋 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尊敬的心情。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規箴》:「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

9嚴於律己 [ yán yú lǜ jǐ ]

解釋 律:約束。嚴格地約束自己。形容對自己要求嚴格。也作「嚴以律己」。

出處 宋 陳亮《謝曾察院君》:「嚴於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心乎愛民,動必關天治道。」

10嚴懲不貸 [ yán chéng bù dài ]

解釋 懲:處罰;懲處;貸:寬恕。嚴厲懲辦;決不寬容。

出處 明 餘繼登《典故紀聞》:「有或違者,必罰不貸。」

11道貌岸然 [ dào mào àn rán ]

解釋 道貌:正經;嚴肅的外貌;岸然:高傲;嚴肅的樣子。形容神態莊重;外貌嚴肅正經。現多用於諷刺故作正經表裏不一的偽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成仙》:「道貌岸然。」

12正襟危坐 [ zhèng jīn wēi zuò ]

解釋 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著。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著。

出處 《史記 日者列傳》:「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

13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解釋 克己:克製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為重。指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

14正言厲色 [ zhèng yán lì sè ]

解釋 正:嚴正;厲:嚴厲;色:臉色。話語嚴正;態度嚴厲。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9回:「黛玉見他說的鄭重,又且正言厲色,隻當是真事。」

15金剛怒目 [ jīn gāng nù mù ]

解釋 金剛:舊時寺院山門內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稱四大金剛。形容麵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剛努目」。

出處 宋 龐元英《談藪 薛道衡》:「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16當頭棒喝 [ dāng tóu bàng hè ]

解釋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黃檗運禪師法嗣 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

17辭嚴義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釋 辭: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出處 宋 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18正顏厲色 [ zhèng yán lì sè ]

解釋 顏:臉色。形容板著臉;神情非常嚴厲。

出處 明 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誠辭直,正顏厲色,不作偽飾,以為心害。」

19盱衡厲色 [ xū héng lì sè ]

解釋 盱衡:舉眉揚目;厲:嚴厲;色:麵色。橫眉怒目,麵色嚴厲。

出處 《漢書·王莽傳》:「當此之時,公運獨見之明,奮亡前之威,盱衡厲色,振揚武怒。」

20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解釋 苟:苟且;隨便。不隨便說笑。指態度莊重、嚴肅。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曲禮上》:「不登高,不臨深,不苟訾,不苟笑。」

21壞人壞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釋 有害於社會的人或事。

出處 毛澤東《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不了解縣區鄉三級幹部中存在著許多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的壞人壞事。」

22疾聲厲色 [ jí shēng lì sè ]

解釋 言語急促,神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

出處 明 馬愈《馬氏日抄 胡宗伯》:「雖盛怒,未嚐疾聲厲色。」

23詞嚴義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釋 措詞嚴肅,道理正當。

出處 元·黃溍《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國公諡武宣劉公神道碑》:「為之開陳禍福,詞嚴義正,累數千言。」

24凜若冰霜 [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

解釋 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態度嚴肅,不易接近。

出處 宋 曾鞏《酬柳國博》詩:「洞無畦畛心常坦,凜若冰霜節最高。」

25惡言厲色 [ è yán lì sè ]

解釋 說話和臉色都很嚴厲。

出處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師雖然照樣是惡言厲色的把書茵斥罵一頓,但態度已經和緩下來了。」

26辭嚴氣正 [ cí yán qì zhèng ]

解釋 猶言辭嚴義正。

出處 《宋史·孫長卿楚建中等傳論》:「建中雅量卻敵,辭嚴氣正,尤為廳偉。」

27疾言怒色 [ jí yán nù sè ]

解釋 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同「疾言厲色」。

出處 清 戴名世《張驗封傳》:「為人寬厚和平,平生未嚐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與校。」

28問罪之師 [ wèn zuì zhī shī ]

解釋 比喻前來提出嚴厲責問的人。

出處 《舊唐書 侯君集傳》:「今襲人於墟墓之間,非問罪之師也。」

29辭嚴誼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釋 同「辭嚴義正」。

出處 元·劉壎《隱居通議·詩歌六》:「蕃武忠君愛國,辭嚴誼正,不暇自恤,枚蹈危機,其失在於疏爾。」

30夏日可畏 [ xià rì kě wèi ]

解釋 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出處 《左傳·文公七年》:「鄷舒問於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31正色厲聲 [ zhèng sè lì shēng ]

解釋 態度嚴正,言辭嚴厲。

出處 明·方孝孺《王彪之》:「眾情疑懼方若鋒刃之迫膚,而能處之從容,正色厲聲決以大事,非勇者不能也。」

32整整截截 [ zhěng zhěng jié jié ]

解釋 端方嚴肅貌。

出處 宋·曾敏行《獨醒雜誌》卷八:「入其門,升其堂,整整截截,動有條理。」

33直言正色 [ zhí yán zhèng sè ]

解釋 謂言語正直,儀容嚴肅。

出處 《三國誌·魏誌·國淵傳》:「每於公朝論議,常直言正色,退無私焉。」

34侃然正色 [ kǎn rán zhèng sè ]

解釋 剛直嚴肅的樣子。

35口沸目赤 [ kǒu fèi mù chì ]

解釋 形容人情緒激動,聲音臉色都很嚴厲的樣子。

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九卷:「言人之非,嗔目扼腕,疾言噴噴,口沸目赤。」

36行峻言厲 [ xíng jùn yán lì ]

解釋 行:行為;峻:嚴厲。行為和言語都十分嚴厲。

出處 唐·韓愈《答尉遲生書》:「形大而聲宏,行峻而言厲,心醇而氣和。」

37正容亢色 [ zhèng róng kàng sè ]

解釋 謂神色嚴肅。

出處 茅盾《第一階段的故事》五:「‘這就該說是‘上海的外國小姐’才對呀!’趙夫人正容亢色地說。」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