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沒有抱怨的成語

形容沒有抱怨的成語


1任勞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釋 任:擔當、承擔。做事既能承受勞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處 清 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無愧屋漏,而闈中任勞任怨,種種非筆所能盡。」

2寬宏大量 [ kuān hóng dà liàng ]

解釋 寬宏:度量大。形容心胸開闊;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寬洪大量」。

出處 元 無名氏《魚樵記》第三折:「我則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來那相公寬宏大量。」

3息事寧人 [ xī shì níng rén ]

解釋 息:平息;寧:安定。指調解糾紛;使事情平息下來;使人們平安相處。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章帝紀》:「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及吏人條書相告,不得聽受,冀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氣。」

4自言自語 [ zì yán zì yǔ ]

解釋 言、語:說。自己跟自己說話。

出處 元 王曄《桃花女》第四折:「你這般鬼促促的,在這裏自言自語,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樹嗎?」

5怨聲載道 [ yuàn shēng zài dào ]

解釋 載:充滿;道:道路。怨恨的聲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的強烈的不滿和怨恨。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載道。」

6顧全大局 [ gù quán dà jú ]

解釋 顧全:顧及;使不受損害;大局:全盤或整體;多指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論、行動都要從全局出發;不使受到損害。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總求大人格外賞他們個體麵,堵堵他們的嘴。這是卑職顧全大局的意思。」

7逆來順受 [ nì lái shùn shòu ]

解釋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出處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12出:「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8議論紛紛 [ yì lùn fēn fēn ]

解釋 紛紛:眾多、雜亂的樣子。表明各種意見的言論多而雜亂。意見不一;說法眾多。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新令既出,百姓議論紛紛,或言不便,或言便。」

9怨天尤人 [ yuàn tiān yóu rén ]

解釋 怨恨天命;責怪別人(怨:怨恨;天:這裏指命運;尤:責怪;歸罪)。形容遇到不稱心的事情一味歸咎客觀;埋怨別人。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10怨天憂人 [ yuàn tiān yōu rén ]

解釋 怨:怨恨;天:命運;憂:責怪。怨恨天命,責怪別人。形容遇到不稱心的事情一味歸咎客觀,埋怨別人。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11嘖有煩言 [ zé yǒu fán yán ]

解釋 議論紛紛;有不少抱怨責備的話。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定公四年》:「會同難,嘖有煩言,莫之治也。」

12委曲求全 [ wěi qū qiú quán ]

解釋 勉強地去將就別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為顧全大局而做出忍讓的姿態。委曲:曲意遷就。

出處 宋 歐陽修《滁州謝上表》:「知臣幸逢主聖而敢危言,憫臣不顧身微而當眾怨,始終愛惜,委曲求全。」

13怨氣衝天 [ yuàn qì chōng tiān ]

解釋 怨恨之氣衝到天空。形容怨憤情緒極大。

出處 明 無名氏《精忠記 應真》:「今下方黑氣衝天,我佛慧眼一觀,乃是臨安秦檜屈陷忠臣嶽飛父子,幽魂不散,怨氣衝天。」

14不辭勞苦 [ bù cí láo kǔ ]

解釋 辭:推辭。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形容工作勤奮努力。也作「不辭辛苦」。

出處 唐 牛肅《紀聞 吳保安》:「今日之事,請不辭勞苦。」

15怨天怨地 [ yuàn tiān yuàn dì ]

解釋 抱怨天又抱怨地。後指埋怨不休。

出處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到今日,悔,悔,悔。也是我前世前緣,自作自受,怨天怨地。」

16犯而不校 [ fàn ér bù jiào ]

解釋 犯:冒犯;校:計較。別人冒犯了;也不計較。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7牢騷滿腹 [ láo sāo mǎn fù ]

解釋 一肚子委曲、不滿的情緒。

出處 錢鍾書《圍城》:「自己這一年來,牢騷滿腹,一觸即發。」

18滿腹牢騷 [ mǎn fù láo sāo ]

解釋 牢騷:抑鬱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滿情緒。形容心情極為抑鬱,很不得意。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那裏曉得他一腔心事,滿腹牢騷,他正在那裏難過,那裏還有心腸再叫別人呢。」

19怨入骨髓 [ yuàn rù gǔ suǐ ]

解釋 恨到骨頭裏。形容怨恨到極點。

出處 《史記·秦本紀》:「文公夫人,秦女也,為秦三囚將請曰:‘繆公之怨此三人入於骨髓,願令此三人婦,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晉君許之,歸秦三將。」

20抑鬱不平 [ yì yù bù píng ]

解釋 抑鬱:壓抑鬱悶。內心壓抑鬱悶,心中憤憤不平。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4回:「隻這七個字,那種抑鬱不平之氣,也就可想了。」

21嘟嘟囔囔 [ dū dū nāng nāng ]

解釋 不斷地、含混地自言自語。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一麵向寶玉臉上用指頭畫了幾畫,口內嘟嘟囔囔的。」

22含恨九泉 [ hán hèn jiǔ quán ]

解釋 指抱怨而死,在地下還帶著怨恨。

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8回:「隻因去尋吳瑞庵,遂被功名耽延歲月,歸來遲了,以致白小姐含恨九泉。」

23無愧屋漏 [ wú kuì wū lòu ]

解釋 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原指獨處於室時慎守善德,無愧於心。後轉義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邪念。

出處 清·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勞副都之辨》:「惟存一矢慎之心,無愧屋漏。」

24嘟嘟噥噥 [ dū dū nóng nóng ]

解釋 連續地小聲地自言自語。有時也帶有抱怨的意思。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這個人定要瘋了!昨夜嘟嘟噥噥直鬧到五更天才睡下,沒一頓飯的工夫天就亮了。」

25怨氣滿腹 [ yuàn qì mǎn fù ]

解釋 胸中充滿了怨恨的情緒。形容怨憤之氣極大。

出處 《後漢書 祭祀誌上》:「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

26埋天怨地 [ mán tiān yuàn dì ]

解釋 抱怨天,埋怨地。形容對什麼都抱怨。

出處 元 鄭廷玉《看錢奴》第一折:「每日在吾廟裏,埋天怨地。」

27埋三怨四 [ mán sān yuàn sì ]

解釋 事事埋怨。

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卷:「‘我堂客總是埋三怨四,’謝慶元講到這裏,側耳聽聽帳子裏已經起的均勻微細的鼾息。」

28怨詞詈語 [ yuàn cí lì yǔ ]

解釋 抱怨與罵人的話語。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四卷:「這老嫗獨居,誰人到此,亦有詩句?足見怨詞詈語遍於人間矣!」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