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人性格急躁的成語

形容人性格急躁的成語


1怒目而視 [ nù mù ér shì ]

解釋 怒目:瞪著發怒的眼睛;視:看。非常憤怒地瞪著雙眼看。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林衝、楊誌怒目而視,有欲要發作之色。」

2老實巴交 [ lǎo shí bā jiāo ]

解釋 形容人規規矩矩,謹慎膽小的樣子。

出處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個一個心慈麵善,全是老實巴交的。」

3咬牙切齒 [ yǎo yá qiè chǐ ]

解釋 切齒:咬緊牙齒;表示痛恨。形容憤恨或發狠到極點的神情。

出處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為甚事咬牙切齒,唬得犯罪人麵色如金紙。」

4大發雷霆 [ dà fā léi tíng ]

解釋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聲。形容大發脾氣;高聲怒斥別人。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陳秀才大發雷霆。」

5氣急敗壞 [ qì jí bài huài ]

解釋 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慌張失措的樣子。形容羞怒、狼狽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隻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山寨裏叫道:‘苦也!苦也!’」

6暴跳如雷 [ bào tiào rú léi ]

解釋 暴:急躁;發怒。蹦跳發怒;好像打雷一樣猛烈。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越發惱得暴跳如雷。」

7惱羞成怒 [ nǎo xiū chéng nù ]

解釋 惱:氣惱;羞:羞臊。指由於氣惱、羞臊而大怒。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回:「那撫台見是如此,知道王協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時惱羞成怒。」

8怒火中燒 [ nù huǒ zhōng shāo ]

解釋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極端憤怒。

出處 宋 王邁《臞軒集》:「虛舟相觸何心在,怒火雖炎一響空。」

9喜怒無常 [ xǐ nù wú cháng ]

解釋 常:一定;無常:變化不定。一會兒高興 ;一會兒發怒;變化不定。指人的性情多變;叫人捉摸不透。

出處 《魏書 楊大眼傳》:「征淮堰之役,喜怒無常。」

10怒發衝冠 [ nù fà chōng guān ]

解釋 冠:帽子。憤怒得頭發豎起;頂著帽子。形容憤怒到極點。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衝冠。」

11見異思遷 [ jiàn yì sī qiān ]

解釋 異:另外的;別的;遷:改變;變動。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變主意。指意誌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12義憤填膺 [ yì fèn tián yīng ]

解釋 膺:胸。正義的憤恨充滿了胸膛。

出處 南朝 梁 江淹《恨賦》:「置酒欲飲,悲來填膺。」

13火冒三丈 [ huǒ mào sān zhàng ]

解釋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憤怒。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話把他說得跳起來,火冒三丈。」

14怒氣衝衝 [ nù qì chōng chōng ]

解釋 形容憤怒得氣呼呼的樣子。

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錢同秀]一手將煙燈砸在地下,說道:‘好好,你們做了一路!’就怒氣衝衝的出來上車。」

15怒不可遏 [ nù bù kě è ]

解釋 遏;止住。憤怒得難以抑製。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卻說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王師爺的鋪蓋,被王師爺回來從門縫裏瞧見了,頓時氣憤填膺,怒不可遏。」

16勃然大怒 [ bó rán dà nù ]

解釋 勃然:因生氣或驚慌等突然變臉色的樣子。形容突然變臉;發起脾氣來。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穀永傳》:「是故皇天勃然發怒。」

17少言寡語 [ shǎo yán guǎ yǔ ]

解釋 謂平時說話不多。

出處 馮誌《敵後武工隊》第一章:「少言寡語的趙慶田,是和他一起參的軍,一起入的黨。」

18勃然變色 [ bó rán biàn sè ]

解釋 勃然:突然地。變色:變了臉色。突然生氣,變了臉色。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曰:‘君有大過諫;反複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

19快言快語 [ kuài yán kuài yǔ ]

解釋 說話和表達得清楚明確坦白。

20性烈如火 [ xìng liè rú huǒ ]

解釋 性:性情,脾氣。形容性情暴躁。

出處 金庸《天龍八部》第18回:「那高個兒的僧人性烈如火,提起醋缽大的拳頭,呼的一拳,又向喬峰擊到。」

21直眉瞪眼 [ zhí méi dèng yǎn ]

解釋 形容發脾氣或發呆的樣子。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連司棋也都氣了個直眉瞪眼。」

22使性傍氣 [ shǐ xìng bàng qì ]

解釋 見「使性謗氣」。

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33回:「連這等一下剛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脹嘴,使性傍氣,嘴舌先生。」

23季常之癖 [ jì cháng zhī pǐ ]

解釋 宋朝人陳糙,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脾氣暴躁,醋性很大,陳很怕她。後稱人怕老婆就說有「季常之癖」。

出處 宋·洪邁《容齋三筆·陳季常》

24使性謗氣 [ shǐ xìng bàng qì ]

解釋 亦作「使性傍氣」。亦作「使性摜氣」。發脾氣;撒氣。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1回:「這玉簪又氣不憤,使性謗氣,牽家打夥,在廚房內打小鸞,罵蘭香。」

25暴躁如雷 [ bào zào rú léi ]

解釋 暴:暴烈;躁:急躁。形容大發脾氣或十分著急的樣子。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李玉英獄中訟冤》:「李雄見打得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鬧將起來。」

26使性摜氣 [ shǐ xìng guàn qì ]

解釋 見「使性謗氣」。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五更鼓出來拜堂,聽見說有婆婆,就惹了一肚氣,出來使性摜氣,磕了幾個頭,也沒有茶,也沒有鞋。」

27使心別氣 [ shǐ xīn bié qì ]

解釋 發脾氣。

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第12回:「可知有你這歪老貨搬弄,致使我家一向使心別氣。」

28飛揚浮躁 [ fēi yáng fú zào ]

解釋 輕浮急躁。

出處 《朱子全書 論語一》:「飛揚浮躁,所學安能堅固。」

29狂奴故態 [ kuáng nú gù tài ]

解釋 狂奴:對狂士的親昵稱呼;故態:老樣子,老脾氣。舊稱狂士的老脾氣。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逸民傳 嚴光》:「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也。’」

30烈火轟雷 [ liè huǒ hōng léi ]

解釋 形容性情暴躁,愛發脾氣。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性子又烈火轟雷似的,煞是不好說話。」

31嚴氣正性 [ yán qì zhèng xìng ]

解釋 氣:脾氣;性:性格。性格剛直,毫不苟且。

出處 《後漢書·孔融傳論》:「夫嚴氣正性,覆折而已。」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