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遵守規範的成語

形容遵守規範的成語


1循規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釋 指遵守規矩;一點也不敢輕舉妄動。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變動。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處 宋 朱熹《答方賓王書》:「循塗守轍,猶言循規蹈矩雲爾。」

2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解釋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動的範圍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節。指謹慎老實;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規矩;不越軌外求;亦指安於現狀。

出處 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八卷:「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臘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於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3奉公守法 [ fèng gōng shǒu fǎ ]

解釋 奉:奉行;遵守;公:公務。奉行公事;遵守國家規定的法令製度;不違法徇私。形容行為端莊、規矩。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

4規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解釋 比喻行動謹慎規範;嚴格按規章製度辦事。也比喻墨守陳規;不知變通。規、矩:原為測繪工具;這裏比喻為原則、規矩。

出處 《晉書 張載傳》:「今士循常習故,規行矩步,積階級,累閥閱,碌碌然以取世資。」

5規矩準繩 [ guī jǔ zhǔn shéng ]

解釋 規:畫圓形的工具;矩:畫方形或直角的工具;規矩:圓規曲尺;比喻一定的標準法則;準:水平儀;繩:墨線;準繩:測定平直的器具。比喻言行所依據的標準原則。

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讚學》:「譬猶巧錘之為規矩準繩的遺後工也。」

6蹈矩循規 [ dǎo jǔ xún guī ]

解釋 遵守規矩。

出處 明·沈受先《三元記·格天》:「積善存仁,蹈矩循規太古民。」

7蹈矩踐墨 [ dǎo jǔ jiàn mò ]

解釋 同「蹈矩循規」。

出處 明·唐順之《與嚴介溪相公書》:「其如某最迂闊樗散,徒有蹈矩踐墨之小節,本無經時理物之長才。」

8蹈規循矩 [ dǎo guī xún jǔ ]

解釋 同「蹈矩循規」。

出處 明·徐霖《繡襦記·偽儒樂聘》:「空窮讀數行書,蹈規循矩沒是非。」

9規矩繩墨 [ guī jǔ shéng mò ]

解釋 規矩:畫圓、方的工具;繩墨:量平直的工具。指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

出處 《管子 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

10隨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解釋 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隨:聽任;欲:想要。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寶玉終是個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隨心所欲。」

11與眾不同 [ yǔ zhòng bù tóng ]

解釋 和大家不一樣。

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故富貴之家,役使奴童,育養牛馬,必有與眾不同者矣。」

12墨守成規 [ mò shǒu chéng guī ]

解釋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後指固執不變地遵循為墨守;成規:現成地規矩、製度。固執守舊;死報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出處 清 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朱嚐墨守以為準的也。」

13剛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解釋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14標新立異 [ biāo xīn lì yì ]

解釋 標:揭舉;立:樹立。持不同的態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見解和主張;表示與一般不同。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

15班門弄斧 [ bān mén nòng fǔ ]

解釋 班:魯班;即公輸子;春秋時魯國人。我國著名的木匠;在魯班門前舞弄斧頭。比喻在行家麵前賣弄本領。

出處 宋 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16盡善盡美 [ jìn shàn jìn měi ]

解釋 盡:極;善:好。內容和形式都完美無缺;沒有缺點。形容事物完美到沒有一點兒缺點。

出處 西漢 戴聖《大戴禮記 哀公問五義》:「雖不能盡善盡美,必有所處焉。」

17規規矩矩 [ guī guī jǔ jǔ ]

解釋 指人的品行方正,謹守禮法。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說了不多幾句話,寶玉也來了,進門見了王夫人,不過規規矩矩說了幾句。」

18自作聰明 [ zì zuò cōng míng ]

解釋 自以為很聰明。形容輕率逞能。

出處 《尚書 蔡仲之命》:「無作聰明,亂舊章。」

19目中無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解釋 眼裏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處 《說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無人,待我去打這狗頭下來。」

20自以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解釋 自己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為:認為;是:對;正確)。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眾皆悅之,自以為是。」

21不修邊幅 [ bù xiū biān fú ]

解釋 修:修飾;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借指人的儀表、衣著、生活作風。比喻不注意衣著、儀容的整飾。常指不拘小節;生活懶散。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序致》:「肆欲輕言,不修邊幅。」

22一諾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釋 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23一言九鼎 [ yī yán jiǔ dǐng ]

解釋 一句話的分量就有九鼎那麼重。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言論或意見。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

24一本正經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解釋 正經:莊重;正派。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25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解釋 不接受人家的勸告;頑固地堅持自己的主觀意見去做(行:行動;做)。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禹為人廉倨。為吏以來,舍無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

26彬彬有禮 [ bīn bīn yǒu lǐ ]

解釋 彬彬:原為文采與質樸兼備貌。形容文雅而有禮貌。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83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後,彬彬有禮。」

27鄭重其事 [ zhèng zhòng qí shì ]

解釋 對事物的態度認真嚴肅(鄭重:嚴肅認真)。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所以鄭重其事,必得三日後方進門。」

28胡作非為 [ hú zuò fēi wéi ]

解釋 指毫無顧忌或不考慮後果地肆意行動。非為;幹壞事。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或誣好吃懶做,或誣胡作非為。」

29有條不紊 [ yǒu tiáo bù wěn ]

解釋 紊:亂。有條理;不紊亂。

出處 【出處】《尚書 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30因循守舊 [ yīn xún shǒu jiù ]

解釋 因循:沿襲;照老一套不改變;守舊:死守舊的一套;因襲死守著舊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創新精神。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

31溫文爾雅 [ wēn wén ěr yǎ ]

解釋 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鬥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爾雅:文雅。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陳錫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32令行禁止 [ lìng xíng jìn zhǐ ]

解釋 令:命令。行:執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發布就馬上行動;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暢而嚴明。

出處 《逸周書 文傳》:「令行禁止,王始也。」

33非分之想 [ fēi fèn zhī xiǎng ]

解釋 分;本分。超出本分的想法;不安分的念頭。指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處奢望。

出處 魯迅《花邊文學 命運》:「不信運命,學不能‘安分’,窮人買獎券,便是一種‘非分之想’。」

34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解釋 按:按照;部:類別;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層次;選擇、組織好詞句。後來表示按照一定的條理、步驟做事。

出處 西晉 陸機《文賦》:「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35正襟危坐 [ zhèng jīn wēi zuò ]

解釋 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著。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著。

出處 《史記 日者列傳》:「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

36肆無忌憚 [ sì wú jì dàn ]

解釋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憚:懼怕;畏懼。任意妄為;一點顧忌、畏懼也沒有。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則肆欲妄行,而無所忌憚矣。」

37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釋 說出話來算數;有信用。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38固執己見 [ gù zhí jǐ jiàn ]

解釋 固:頑固;執:堅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見解;不肯改變。

出處 《宋史 陳宓傳》:「固執己見,動失人心。」

39我行我素 [ wǒ xíng wǒ sù ]

解釋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樣說;仍舊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40恭恭敬敬 [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

解釋 對尊長貴賓謙恭而有禮貌。

出處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3卷:「安住見說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個喏。」

41妄自尊大 [ wàng zì zūn dà ]

解釋 過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過分地;尊:高貴。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馬援傳》:「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

42井井有條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解釋 井井:整齊、有條理的樣子。形容整齊;有條有理。

出處 荀況《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43約法三章 [ yuē fǎ sān zhāng ]

解釋 約:商議確定;法:法律。訂立法律三條。原指訂立法律;相約遵守。後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大家監督遵守。

出處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44井然有序 [ jǐng rán yǒu xù ]

解釋 井然:整整齊齊的樣子。有條理;有次序;整齊不亂。

出處 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以製產、重農、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45必由之路 [ bì yóu zhī lù ]

解釋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 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46不違農時 [ bù wéi nóng shí ]

解釋 違:不遵守。不耽誤農作物的耕種時節。

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

47自高自大 [ zì gāo zì dà ]

解釋 認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為了不起。

出處 三國 韋昭《國語》集解:「求掩蓋人以自高大,則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48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解釋 量:估計。不能估計自己的力量。指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

出處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 摩揭陀國上》:「今諸外道不自量力,結黨連群,敢聲論鼓,惟願大師摧諸異道。」

49清規戒律 [ qīng guī jiè lǜ ]

解釋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則和戒條。現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章製度。

出處 《釋門正統》:「元和九百丈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規式,謂之清規。」

50老成持重 [ lǎo chéng chí zhòng ]

解釋 老成:老練成熟;持重:穩重;不輕浮。原指年老有德;後形容人閱曆多;穩重有經驗;態度沉穩;不輕舉妄動。

出處 《宋史 種師中傳》:「師中老成持重,為時名將,諸軍自是氣奪。」

51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sī ]

解釋 為了公事而不考慮自己的私利。

出處 漢 賈誼《治安策》:「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義所在。」

52金科玉律 [ jīn kē yù lǜ ]

解釋 金、玉:比喻貴重。科、律:法律條文。原指法律條文盡善盡美。後指不能更改、必須遵守的信條。

出處 前蜀 杜光庭《胡常侍修黃籙齋詞》:「金科玉律,雲篆瑤章,先萬法以垂文。」

53狂妄自大 [ kuáng wàng zì dà ]

解釋 狂妄:極端的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自以為了不起。

出處 《舊唐書 皇甫鎛傳》:「執誼,叔文乘時多僻,而欲斡運六合,斟酌萬幾;……何狂妄之甚也。」

54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解釋 苟:苟且;隨便。不隨便說笑。指態度莊重、嚴肅。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曲禮上》:「不登高,不臨深,不苟訾,不苟笑。」

55季布一諾 [ jì bù yī nuò ]

解釋 季布:人名,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56故作姿態 [ gù zuò zī tài ]

解釋 指假裝具有藝術效果的姿勢或假裝的模樣。

出處 王朔《永失我愛》:「‘我就喜歡你這樣。’我衝她背影嚷,‘不怕說實話,就怕故作姿態。’」

57高自期許 [ gāo zì qī xǔ ]

解釋 比喻自高自大,自以為是。

出處 梁實秋《飲酒》:「狂言‘酒壓膠濟一帶,拳打南北二京’,高自期許,儼然豪氣幹雲的樣子。」

58信守不渝 [ xìn shǒu bù yú ]

解釋 堅守信用不變。

出處 李國文《冬天裏的春天》第五章:「她還像許多年前那樣信守不渝,石湖女人隻要真的愛上誰,連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59高自標置 [ gāo zì biāo zhì ]

解釋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出處 《晉書 劉惔傳》:「溫曰:‘第一複誰?’曰:‘故在我輩。’其高自標置如此。」

60高自標樹 [ gāo zì biāo shù ]

解釋 見「高自標置」。

出處 《新唐書·王義方傳》:「淹究經術,性謇特,高自標樹。」

61高自標譽 [ gāo zì biāo yù ]

解釋 見「高自標置」。

出處 明·袁宏道《敘薑陸二公同適稿》:「元美兄弟繼作,高自標譽,大聲壯語,吳中綺靡之習,因之一變。」

62甘貧守分 [ gān pín shǒu fēn ]

解釋 甘貧:甘願貧困。守分:保守本分,不思非分之想,不作非分之事。甘受貧困,遵守本分。

出處 明·無名氏《吳起敵秦》:「止不過閉戶讀書,甘貧守分,中心無愧。」

63奉公如法 [ fèng gōng rú fǎ ]

解釋 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

64居官守法 [ jū guān shǒu fǎ ]

解釋 舊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規。

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

65一定之規 [ yī dìng zhī guī ]

解釋 一定的規律或規則。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出處 郭小川《新路歌》:「曆史的發展,有它新陳代謝的一定之規。」

66恪守不渝 [ kè shǒu bù yú ]

解釋 嚴格遵守,決不改變。

67規矩鉤繩 [ guī jǔ gōu shéng ]

解釋 規矩:畫圓、方的工具。指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

出處 《管子 形勢》:「奚仲之為車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規矩鉤繩。」

68不伏燒埋 [ bù fú shāo mái ]

解釋 伏:屈服;燒埋:燒埋銀錢,舊時官府向殺人犯追繳賠給死者家屬的埋葬費。比喻不伏罪或不聽勸解。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燒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來;若不打,這頑皮不改。」

69金科玉條 [ jīn kē yù tiáo ]

解釋 科、條:法律條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條文。後指不能更改、必須遵守的信條。

出處 漢·揚雄《劇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條。」

70持齋把素 [ chí zhāi bǎ sù ]

解釋 把:遵守。齋:齋戒。謂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

出處 明 無名氏《鎖白猿》第三折:「俺也曾看經念佛,俺也曾持齋把素。」

71蹈矩循彠 [ dǎo jǔ xún xīng ]

解釋 同「蹈矩循規」。

出處 明·宋濂《佛慧圓明無邊廣照普利大禪師塔銘》:「七歲即就外傅,諸書經目輒成誦,出入蹈矩循彠,有若成人。」

72把素持齋 [ bǎ sù chí zhāi ]

解釋 把:遵守。齋: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

出處 元 無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齋,不食葷餐鬆啖柏。」

73循塗守轍 [ xún tú shǒu zhé ]

解釋 亦作「循途守轍」。遵守規矩。

出處 宋·朱熹《答方賓王書》:「循塗守轍,猶言循規蹈矩雲耳。」

74規繩矩墨 [ guī shéng jǔ mò ]

解釋 同「規矩繩墨」。

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讚學》:「昔倕之巧,目茂圓方,心定定平直,又造規繩矩墨以誨後人。」

75季路一言 [ jì lù yī yán ]

解釋 比喻信用極好。

出處 《左傳·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76金科玉臬 [ jīn kē yù niè ]

解釋 同「金科玉律」。

出處 聞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各種各料雖互相差異,卻又互相調和,這便正符那條藝術底金科玉臬‘變異中之一律’了。」

77大經大法 [ dà jīng dà fǎ ]

解釋 根本的原則和法規。

出處 唐·韓愈《與孟尚書》:「其大經大法,皆亡滅而不救,壞爛而不收。」

78恭默守靜 [ gōng mò shǒu jìng ]

解釋 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講話,保持肅靜。

出處 《三國誌·蜀書·劉巴傳》:「又自以歸付非素,懼見猜嫌,恭默守靜,退無私交,非公事不言。」

79千乘之國 [ qiān shèng zhī guó ]

解釋 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春秋時指中等諸侯國。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80逋慢之罪 [ bū màn zhī zuì ]

解釋 不遵守法令的罪過。宋·王安石《再辭同修起居注第五狀》:「臣之區區,辭說已窮,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非特欲守前言之信,亦不敢上累朝廷。」

出處 宋·王安石《再辭同修起居注第五狀》:「臣之區區,辭說已窮,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非特欲守前言之信,亦不敢上累朝廷。」

81大明法度 [ dà jíng fǎ dù ]

解釋 明:嚴明;法度:規矩,製度。大力嚴明製度、法規。

出處 宋·王安石《上時政疏》:「蓋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非眾建賢才,不足以保守。」

82紀綱人倫 [ jì gāng rén lún ]

解釋 紀綱:法製,製度;人倫:人與人之間關係及行為準則。指封建社會中人應遵守的法度綱常和行為準則。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佐朕燭幽隱,勸元元,厲蒸庶,崇鄉黨之訓哉?」

83眾建賢才 [ zhòng jiàn xián cái ]

解釋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

出處 宋·王安石《上時政疏》:「蓋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非眾建賢才,不足以保守。」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