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一個人很能忍的成語

形容一個人很能忍的成語


1一鳴驚人 [ yī míng jīng rén ]

解釋 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2出類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釋 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3司空見慣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解釋 司空:古代官名;見慣:常見而習慣了。原指司空看慣了某事以為平淡;後比喻常見之事;不足為奇。

出處 唐 孟棨《本事詩 情感》:「劉於席上賦詩曰:‘……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4鶴立雞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釋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5高談闊論 [ gāo tán kuò lùn ]

解釋 高:大聲地;闊:廣闊。指誌趣高雅、範圍廣泛的談論。多含褒義。也指大發議論或不著邊際地談論。多含貶義。

出處 唐 呂岩《徽宗齋會》:「高談闊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6與眾不同 [ yǔ zhòng bù tóng ]

解釋 和大家不一樣。

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故富貴之家,役使奴童,育養牛馬,必有與眾不同者矣。」

7標新立異 [ biāo xīn lì yì ]

解釋 標:揭舉;立:樹立。持不同的態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見解和主張;表示與一般不同。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

8別出心裁 [ bié chū xīn cái ]

解釋 別: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於個人內心的設計、構思、籌劃。指另外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主意、新辦法。也作「別出新裁」、「自出心裁」。

出處 明 李贄《水滸全書發凡》:「今別出心裁,不依舊樣,或特標於目外,或疊彩於回中。」

9忍氣吞聲 [ rěn qì tūn shēng ]

解釋 忍:忍耐。吞聲:有話不敢說。形容受了氣而強自忍下;不能說出來。

出處 元 關漢卿《魯齋郎》:「你不如休和他爭,忍氣吞聲罷!」

10忍無可忍 [ rěn wú kě rěn ]

解釋 忍:忍受;忍耐;無:無法。再也無法忍受下去了。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孫禮傳》:「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11不同凡響 [ bù tóng fán xiǎng ]

解釋 凡響:平凡的音樂;不同於平凡的音樂。原指演唱特別出色;後泛指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

出處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雙炯炯的攝人魂魄的眼睛,聰明的人一定會看出這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

12能屈能伸 [ néng qū néng shēn ]

解釋 屈:彎曲;伸:伸直。能彎曲也能伸直。指人根據環境變化的需要既能忍受委屈;又能挺直腰板;施展抱負。

出處 《周易 係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13獨辟蹊徑 [ dú pì xī jìng ]

解釋 辟:開辟;蹊徑:小路。獨自開創一條新路。比喻獨創新的方法或風格。

出處 清 葉燮《原詩 外篇上》:「抹倒體裁、聲調、氣象、格力諸說,獨辟蹊徑,而栩栩然自是也。」

14獨樹一幟 [ dú shù yī zhì ]

解釋 單獨打起一麵旗號。比喻風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門戶。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樹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

15獨一無二 [ dú yī wú èr ]

解釋 隻有這一個;而沒有別的可與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處 宋 延壽《宗鏡錄》第31卷:「獨一無二,即真解脫。」

16異乎尋常 [ yì hū xún cháng ]

解釋 異:不同;尋常:平常 。不同於平常。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0回:「耽誤了點年紀,還沒有甚麼要緊,還把他的脾氣慣得異乎尋常的出奇。」

17別具一格 [ bié jù yī gé ]

解釋 格:格式;風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形容別致、新穎;與眾不同的樣子、風度等。

出處 清 呂留良《與施愚山書》:「詠見贈詩,風力又別具一格。」

18習以為常 [ xí yǐ wéi cháng ]

解釋 習:習慣;常:平常。指某種事情經常去做;或某種現象經常看到;也就覺得平常了。

出處 《逸周書 常訓》:「民生而有習有常,以習為常。」

19不過爾爾 [ bù guò ěr ěr ]

解釋 爾爾:如此如此。不過如此而已。

出處 清 沈複《浮生六記 浪遊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

20匠心獨運 [ jiàng xīn dú yùn ]

解釋 運:運用;形容構思獨創;匠心:能工巧匠的構思;泛指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學作品等構思獨特、精巧。

出處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21自立門戶 [ zì lì mén hù ]

解釋 自己獨立成為一戶人家。指成家自立。多比喻獨立出來;另搞一套。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31回:「要稱我的心,除非自立門戶。」

22平淡無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解釋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麼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也平淡無奇。」

23獨出心裁 [ dú chū xīn cái ]

解釋 心裁:心中的構思、設計。原指詩文的構思、安排獨特新穎。現在泛指獨自想出與眾不同的辦法來。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王弼注釋《周易》,撇了象占舊解,獨出心裁,暢言義理,於是天下後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

24別樹一幟 [ bié shù yī zhì ]

解釋 別:另外;樹:建立。另外立起一麵旗幟。比喻開創新路另成一家。

出處 清 鄒容《革命軍》第二章:「中國士人,又有一種岸然道貌,根器特異,別樹一幟,以號於眾者。」

25獨具匠心 [ dú jù jiàng xīn ]

解釋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獨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術或藝術方麵有創造性。

出處 唐 張佑《題王右丞山水障》:「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

26獨步天下 [ dú bù tiān xià ]

解釋 獨步:獨一無二,特別突出。超群出眾,無人可比。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逸民傳 戴良》:「我若仲尼長東魯,大禹出西羌,獨步天下,誰與為偶!」

27異軍突起 [ yì jūn tū qǐ ]

解釋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

28超群出眾 [ chāo qún chū zhòng ]

解釋 指超出眾人。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十回:「女郎題句,也有超群出眾的。」

29屏氣吞聲 [ píng qì tūn shēng ]

解釋 猶言忍氣吞聲。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9卷:「貧兒屏氣吞聲,蹲踞牆外,又被群狗嚎吠。」

30仰人鼻息 [ yǎng rén bí xī ]

解釋 仰:依賴;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臉色行事;而沒有自己的獨立性。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袁紹傳》:「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猶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

31卓爾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

解釋 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景十三王傳讚》:「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32自成一家 [ zì chéng yī jiā ]

解釋 在某種學術、藝術或技術上有獨創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形成自己的體係和風格。也作「自出一家」。

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載言》:「又詩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風雅比興,非三傳所取。」

33委曲求全 [ wěi qū qiú quán ]

解釋 勉強地去將就別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為顧全大局而做出忍讓的姿態。委曲:曲意遷就。

出處 宋 歐陽修《滁州謝上表》:「知臣幸逢主聖而敢危言,憫臣不顧身微而當眾怨,始終愛惜,委曲求全。」

34慘不忍言 [ cǎn bù rěn yán ]

解釋 慘:悲慘;言:講,說。不忍心把悲慘情形說出口。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數年,百姓死亡流離,如水愈深,如火愈熱,往往赤地千裏,炊煙斷絕,易子而食,慘不忍言。」

35忍饑挨餓 [ rěn jī āi è ]

解釋 忍受饑餓。形容極其貧困。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14回:「忍饑挨餓進廟殺僧,少水無茶開門揖盜。」

36獨步一時 [ dú bù yī shí ]

解釋 獨步:獨一無二。形容當代獨一無二;無與倫比。

出處 《宣和畫譜 郭熙》第11卷:「論者謂熙獨步一時,雖年老落筆益壯,如隨其年貌焉。」

37革故鼎新 [ gé gù dǐng xīn ]

解釋 除去舊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故:舊的。

出處 《周易 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38平平淡淡 [ píng píng dàn dàn ]

解釋 質量中等或低於中等水平,普普通通。

出處 錢鍾書《圍城》:「像現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為負擔這也是頂好的,至少是頂舒服的。」

39自我作古 [ zì wǒ zuò gǔ ]

解釋 由自己創始;不效法前人(作古:創始;創新)。指有所創新。

出處 《唐大詔令集 貞觀五年封建功臣詔》:「自我作古,未必專依前典。」

40不落俗套 [ bù luò sú tào ]

解釋 落:停留,定正。不因襲陳舊的格式。

出處 臧克家《京華練筆三十年》:「我學習寫點評論性質的文章,給自己立兩個標準。一個是獨立思考,另一個是不落俗套。」

41領異標新 [ lǐng yì biāo xīn ]

解釋 指與眾不同,獨創一格

出處 清 鄭觀應《盛世危言 商戰上》:「下至淫巧奇技,亦領異標新,錐刀競逐。」

42忍饑受餓 [ rěn jī shòu è ]

解釋 忍受饑餓。形容生活極其貧困,艱難度日。

出處 元 關漢卿《五侯宴》第四折:「做娘的忍饑受餓,為子的富貴榮昌。可憐見看看至死,可來報答你這養育親娘!」

43拔新領異 [ bá xīn lǐng yì ]

解釋 指創立新意,提出獨特的見解。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

44獨出己見 [ dú chū jǐ jiàn ]

解釋 見:見解、主張。與別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出處 清·無名氏《續小五義》第一回:「且說黑妖狐智化與小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議,獨出己見,要去王府盜取盟單。」

45忍辱偷生 [ rěn rǔ tōu shēng ]

解釋 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止因未與將軍一訣,故且忍辱偷生。」

46忍辱求全 [ rěn rǔ qiú quán ]

解釋 忍受屈辱以求保全整個大局

47交相輝映 [ jiāo xiāng huī yìng ]

解釋 各種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

出處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數座寶塔遙遙矗立日光雪光湖光交相輝映塔身清澈剔透。」

48含垢忍辱 [ hán gòu rěn rǔ ]

解釋 含:包容;垢:通「詬」;恥辱。指容忍恥辱。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曹世叔妻傳》:「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

49隱忍不言 [ yǐn rěn bù yán ]

解釋 把事情蕆在心裏不說。

出處 清 歸莊《與季滄葦侍禦書》:「即受侮嫚,亦為親屈,欲終隱忍不言。」

50不忍卒讀 [ bù rěn zú dú ]

解釋 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不忍卒讀。」

51矜奇立異 [ jīn qí lì yì ]

解釋 矜:誇耀;異:不同。炫耀奇特,標榜新異

出處 林紓《序》:「所著《慎宜軒文》若幹篇,氣專而寂,澹宕而有致,不矜奇立異,而言皆衷於名理。」

52標新取異 [ biāo xīn qǔ yì ]

解釋 標:檢舉;異:特別的。提出新的見解,表示與眾不同,有創見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8回:「秦妃子既能標新取異,剪彩為花,與湖山增勝。」

53標新競異 [ biāo xīn jìng yì ]

解釋 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出處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 雜觚 文人害國》;「魏大中答蕭元恒雲:……衡文者日閱數十百卷,皆束書不觀,而荒於嬉者之文。得一二標新競異之文,安得有亟賞之而亟拔之。」

54天下獨步 [ tiān xià dú bù ]

解釋 獨步:獨一無二,特別突出。超群出眾,無人可比。

出處 《後漢書·戴良傳》:「獨步天下,誰與為偶!」

55忍辱含羞 [ rěn rǔ hán xiū ]

解釋 忍、含:忍受。忍受恥辱。

出處 《後漢書·曹世叔妻傳》:「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56忍辱含垢 [ rěn rǔ hán gòu ]

解釋 忍、含:忍受。忍受恥辱。

出處 漢 班昭《女誡》:「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57能伸能屈 [ néng shēn néng qū ]

解釋 見「能屈能伸」。

出處 《荀子·不苟》:「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強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

58痛不可忍 [ tòng bù kě rěn ]

解釋 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極點,以至於忍受不了。

出處 宋·洪邁《夷堅甲誌·人生鱉》:「稍久左右噬食,痛不可忍,凡月餘而死。」

59吞聲忍氣 [ tūn shēng rěn qì ]

解釋 吞聲:不敢出聲;忍:忍耐。形容受了氣而勉強忍耐,不敢出聲。

出處 元 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我隻是吞聲忍氣,匿跡潛形。」

60氣忍聲吞 [ qì rěn shēng tūn ]

解釋 受了氣而勉強忍耐,不說什麼話。形容窩囊。

出處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兒為人,半世兒孤貧,氣忍聲吞,何日酬恩。」

61忍俊不住 [ rěn jùn bù zhù ]

解釋 見「忍俊不禁」。

出處 鄒韜奮《萍蹤寄語》二:「張君幽默健談,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肅時途中遇盜情形,令人忍俊不住。」

62忍垢偷生 [ rěn gòu tōu shēng ]

解釋 忍受恥辱,苟且求生。

出處 唐 陳子昂《為張著作謝父官表》:「所以忍垢偷生,克躬自勵,期效萬一,補過酬恩,灰軀糜骨,以甘心願。」

63包羞忍恥 [ bāo xiū rěn chǐ ]

解釋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與恥辱。

出處 唐 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64忍恥含羞 [ rěn chǐ hán xiū ]

解釋 含忍恥辱。同「忍辱含垢」。

出處 宋 無名氏《錯立身》第十三出:「撞府共衝州,遍走江湖之遊,身為女婿,隻能忍恥含羞。」

65忍苦耐勞 [ rěn kǔ nài láo ]

解釋 經得起艱苦的工作和生活。

出處 鄒韜奮《萍蹤寄語》二五:「這不能說他們沒有冒險的精神,更不能說他們沒有忍苦耐勞的精神。」

66折腰五鬥 [ zhé yāo wǔ dǒu ]

解釋 折腰:彎腰。五鬥:五鬥米。為五鬥米而彎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鬥」。

出處 《晉書·陶潛傳》:「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歎曰:‘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裏小人邪!’」

67獨有千秋 [ dú yòu qiān qiū ]

解釋 獨具流傳久遠的價值;具有獨特的專長或優點,可以流傳千古。

出處 清·張履《學箴示諸生》:「何窮何通?何得何喪?獨有千秋,斯誌必抗。」

68獨出機杼 [ dú chū jī zhù ]

解釋 獨:獨特,特別;機杼:織布機和織布梭,引申為織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題和構思獨特新穎,與眾不同。

出處 《北史·祖瑩傳》:「作文須自出機杼,或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69含辛忍苦 [ hán xīn rěn kǔ ]

解釋 見「含辛茹苦」。

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至於商家,連疑心也不當人子,隻好含辛忍苦,自己懊悔怨悵,沒個處法。」

70獨豎一幟 [ dú shù yī zhì ]

解釋 同「獨樹一幟」。

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豎一幟者,正為不襲盛唐窠臼也。」

71安忍無親 [ ān rěn wú qīn ]

解釋 安心於做殘忍的事情,因而無所謂親人。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州籲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72含垢忍汙 [ hán gòu rěn wū ]

解釋 同「含垢忍恥」。

出處 《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四回:「我為三爺含垢忍汙的同牛馬落交,卻又因親近牛馬,得罪了三爺,豈不大失算嗎?」

73百忍成金 [ bǎi rěn chéng jīn ]

解釋 形容忍耐的可貴。

出處 《舊唐書 孝友傳 張公藝》:「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

74飲氣吞聲 [ yǐn qì tūn shēng ]

解釋 謂不喘氣,不做聲。形容憂懼惶恐。

出處 南朝·梁·任孝恭《為汝南王檄魏文》:「關東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淪蕪,室家顛殞,飲氣吞聲,誌申讎怨。」

75忍尤含垢 [ rěn yóu hán gòu ]

解釋 遭受怨謗恥辱而忍耐著。

出處 《後漢書·曹世叔妻傳》:「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76狼吃襆頭 [ láng chī fú tóu ]

解釋 狼銜去人的襆頭,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難言,強自忍耐。

出處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一折:「你便罵我一千場,便拷我三十頓,我則索狼吃襆頭,心兒自忍。」

77孤履危行 [ gū lǚ wēi xíng ]

解釋 謂行為孤高獨特。

出處 明·李東陽《冰玉齋記》:「若明仲者,雄談博辯而人不以為狂,誌高遠慮而人不以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為異。」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