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在外漂泊的成語

形容在外漂泊的成語


1背井離鄉 [ bèi jǐng lí xiāng ]

解釋 背:離開;井:古製八家為井;引申為鄉裏、家宅。離開鄉裏。常指被迫遠離家鄉;到外地謀生。

出處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背井離鄉,臥雪眠霜。」

2顛沛流離 [ diān pèi liú lí ]

解釋 顛沛:遭受挫折或困難;流離:離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處奔波流浪。

出處 宋 張世南《遊宦紀聞》第九卷:「而哀予顛沛流離萬裏,保有之難也,而共振顯之。」

3餐風露宿 [ cān fēng lù sù ]

解釋 餐:吃;宿:睡覺。在風中吃飯;在露天過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艱辛。也作「露宿風餐」、「風餐露宿」。

出處 宋 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裏,明朝飲馬南江水。」

4東奔西走 [ dōng bēn xī zǒu ]

解釋 到處奔跑。形容四處奔忙或為某個目的而四下活動。也形容到處逃竄。走:跑。

出處 元 魏初《沁園春 留別張周卿韻》:「甚年來行役,交情契闊,東奔西走,水送山迎。遙望神州,故人千裏。」

5漂泊無定 [ piāo bó wú dìng ]

解釋 泊:停留。比喻東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出處 宋 範成大《元夜憶群從》:「遙憐好兄弟,飄泊雨江村。」

6萍飄蓬轉 [ píng piāo péng zhuàn ]

解釋 比喻遠離家鄉,在外漂泊。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續錄五》:「甚或金盡裘敝,恥還鄉裏,萍飄蓬轉,不通音問者,亦往往有之。」

7飄蓬斷梗 [ piāo péng duàn gěng ]

解釋 飄飛的蓬草和隨波逐流的斷樹枝。比喻到處漂泊,行蹤無定。

出處 宋 宗澤《上鄭龍圖求船書》:「全家百指,如飄蓬斷梗,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8跋涉山川 [ bá shè shān chuān ]

解釋 形容遠道奔波之苦。參見「跋山涉水」。

出處 《左傳 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棄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9東飄西泊 [ dōng piāo xī bó ]

解釋 謂四處漂泊,行蹤無定。

出處 《蕩寇誌》第一一二回:「車夫道:‘隻有一人想該鬥得他過。’徐槐聽了,忙問是何人?車夫道:‘這人姓顏,名叫樹德……向來東飄西泊,不知住處。」

10斷梗浮萍 [ duàn gěng fú píng ]

解釋 比喻漂泊不定。

出處 宋·秦觀《別賈耘老》詩:「人生百齡同臂伸,斷梗浮萍暫相親。」

11餐風咽露 [ cān fēng yàn lù ]

解釋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出處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 青天白日》:「餐風咽露,跋涉奔波。」

12梗泛萍飄 [ gěng fàn píng piāo ]

解釋 比喻流離漂泊。

出處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二折:「隻為他孤身去梗泛萍飄,撇的俺三口兒夢斷魂勞。」

13戴霜履冰 [ dài shuāng lǚ bīng ]

解釋 形容不怕嚴寒,奔波於外。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勖學》:「於是莫不蒙塵觸雨,戴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朝種而暮獲矣!」

14梗泛萍漂 [ gěng fàn píng piāo ]

解釋 斷梗、浮萍在水中漂浮。比喻漂泊流離。

出處 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二折:「隻為他孤身去梗泛萍漂,撇的俺三口兒夢斷魂勞。」

15隨波逐流 [ suí bō zhú liú ]

解釋 隨:跟著;逐:追趕;追隨。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隻是隨著別人走。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16孤苦伶仃 [ gū kǔ líng dīng ]

解釋 伶仃:孤獨的樣子。孤單困苦;無依無靠。

出處 唐 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無生意,豈有宦情?」

17四海為家 [ sì hǎi wéi jiā ]

解釋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統治全國。後指人漂泊不定;到處都可以當成家;也指誌在四方;不戀故土。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麵環海;故「四海」指全國各地。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帝本紀》:「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18落葉歸根 [ luò yè guī gēn ]

解釋 樹葉落到樹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異鄉的人;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

出處 明 王世貞《鳴鳳記》第38出:「落葉歸根,豐城劍回。」

19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解釋 跋:翻山越嶺;涉:徒步過水。翻山越嶺;蹚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處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事實二》:「過家上塚,懇章盡得於哀榮;跋山涉川,之任敢辭於艱險。」

20形單影隻 [ xíng dān yǐng zhī ]

解釋 形容孤獨;沒有同伴。形:身體;單:孤單;影:身影;隻:指單獨。

出處 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唯吾,兩世一身,形單影隻。」

21浪跡天涯 [ làng jì tiān yá ]

解釋 浪跡:到處流浪、漂泊;天涯:形容極遠的地方。到處流浪;走遍天下。形容人生漂泊無定。

出處 唐 盧氏《逸史》:「李生告歸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跡江湖。’」

22風塵仆仆 [ fēng chén pú pú ]

解釋 風塵:指旅行。仆:走路勞累的樣子。旅行艱辛困頓;行路勞累疲乏。

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揀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風塵仆仆,到了此時,不免早些歇息。」

23煢煢孑立 [ qióng qióng jié lì ]

解釋 孤獨無依的樣子。

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24離鄉背井 [ lí xiāng bèi jǐng ]

解釋 鄉、井:家鄉;背:離開。離開家鄉;到外地去。

出處 元 關漢卿《金線池》:「我依舊安業著家,他依舊離鄉背井。」

25萍蹤浪跡 [ píng zōng làng jì ]

解釋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無定。比喻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所。

出處 明 徐霖《繡襦記》:「相公這樣人家,萍蹤浪跡,你那裏去尋他?」

26流落他鄉 [ liú luò tā xiāng ]

解釋 他鄉:不是自己的故鄉;外地。被迫離開家鄉;漂泊在外地。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舍父逃走,流落他鄉,撞東磕西,苦哉,阿彌陀佛。」

27孑然一身 [ jié rán yī shēn ]

解釋 孑然:孤獨的樣子。孤單單的一個人。

出處 宋 周煇《清波雜誌》第八卷:「歲月滋久,根深蒂結,生育男女,於義有不可負者,兼渠孑然一身,無所依傍,處性不能自立。」

28青天白日 [ qīng tiān bái rì ]

解釋 指大白天。也比喻明顯的事情或高潔的品德。

出處 唐 王建《寄分司張郎中》:「青天白日當頭上,會有求閑不得時。」

29流離顛沛 [ liú lí diān pèi ]

解釋 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出處 宋 洪邁《容齋續筆 杜老不忘君》:「前輩謂杜少陵當流離顛沛之際,一飯未嚐忘君。」

30東奔西跑 [ dōng bēn xī pǎo ]

解釋 指到處奔波。

出處 楊朔《雪浪花》:「苦人哪,自小東奔西跑的,什麼不得幹?幹的營生多,經曆的也古怪。」

31露宿風餐 [ lù sù fēng cān ]

解釋 在露天過夜,在風口吃飯。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出處 宋 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裏,明朝飲馬南江水。」

32漂零蓬斷 [ piāo líng péng duàn ]

解釋 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樣隨風飛轉,轉徙無常。

出處 明·楊珽《龍膏記·旅況》:「北海乏孔融之賞鑒,以故漂零蓬斷,世業漸雕。」

33行蹤無定 [ xíng zōng wú dìng ]

解釋 行蹤:行動的蹤跡。指在各處來往出沒,沒有固定處所。

出處 清 錢彩《說嶽全傳》第一回:「出家人行蹤無定,待貧道自去尋來。」

34梗跡蓬飄 [ gěng jì péng piāo ]

解釋 比喻漂泊流離。梗,斷梗;蓬,飛蓬。

出處 明·範受益《尋親記·相逢》:「梗跡蓬飄,跋踄山川豈憚勞。」

35斷梗飄萍 [ duàn gěng piāo píng ]

解釋 見「斷梗浮萍」。

出處 明·梅鼎祚《玉合記·祝發》:「想歸海樓船未有期,夢與飄風會,似斷梗飄萍誰可係。」

36鳳泊鸞漂 [ fèng bó luán piāo ]

解釋 飄、泊:隨流飄蕩。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後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出處 唐 韓愈《峋嶁山》詩:「科鬥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拏虎螭。」

37伶仃孤苦 [ líng dīng gū kǔ ]

解釋 伶仃:孤獨,沒有依靠。孤單困苦,沒有依靠。

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伶仃孤苦,至於成立。」

38來鴻去燕 [ lái hóng qù yàn ]

解釋 比喻行蹤漂泊不定的人。

出處 清 黃景仁《稚存從新安歸作此寄之》詩:「來鴻去燕江幹路,露宿風飛各朝暮。」

39孤苦零丁 [ gū kǔ líng dīng ]

解釋 形容孤單困苦,無依無靠。語出晉李密《陳情表》:「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出處 語出晉·李密《陳情表》:「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40顛仆流離 [ diān pú liú lí ]

解釋 同「顛沛流離」。

出處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己酉冬,金自江西犯饒信,所在居民皆空城去,顛仆流離道上。」

41東徙西遷 [ dōng xǐ xī qiān ]

解釋 同「東遷西徙」。

出處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黃宗羲》:「宗羲竄匿草莽,東徙西遷,屢瀕於危。」

42漂蓬斷梗 [ piāo péng duàn gěng ]

解釋 比喻生活不安定,到處漂泊。

43浮家泛宅 [ fú jiā fàn zhái ]

解釋 泛:漂浮;宅:住所。形容以船為家,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

出處 《新唐書 隱逸傳 張誌和》:「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

44懷黃握白 [ huái huáng wò bái ]

解釋 謂攜帶著錢財。黃,指黃金;白,指白銀。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勉學》:「於是莫不蒙塵觸雨,戴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朝種而暮獲矣。」

45風萍浪跡 [ fēng píng làng jì ]

解釋 浪跡:到處飄遊。比喻漂泊不定。

出處 柔石《二月》:「蕭澗秋在這六年之中,風萍浪跡,跑過中國底大部分的疆土。」

46水送山迎 [ shuǐ sòng shān yíng ]

解釋 欣賞風景,寄情山水。指旅途遙遠。

出處 唐·吳兢《富春》詩:「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

47歧出歧入 [ qí chū qí rù ]

解釋 歧:不相同。漂泊不定,沒有固定的處所

出處 清·李楷《嵞山集>序》:「以是知歧出歧入泛泛然而無所歸者,皆失其家而家他人,不能以自立。」

48塊然獨處 [ kuài rán dú chǔ ]

解釋 塊然:孤獨的樣子。孤單一個人待著。形容獨居無聊。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崛然獨立,塊然獨處。」

49轉徙無常 [ zhuǎn xǐ wú cháng ]

解釋 徙:遷徙。轉移遷徙沒有規律。指行蹤不定。

出處 明·揭喧《兵經百篇·糧字》:「行千裏則運流兼,轉徙無常則運糧兼。」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