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做好榜樣的成語

形容做好榜樣的成語


1以身作則 [ yǐ shēn zuò zé ]

解釋 身:自身;則:準則;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言傳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解釋 言傳:語言上傳授、講解;身教:親身以行動教導。一麵在言語上傳授;講解;一麵在行動上示範。指言語行動起模範作用。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第五倫傳》:「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論。」

3上行下效 [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

解釋 行:做;效:仿效。上麵的人怎麼做;下麵的人就跟著怎麼幹。

出處 東漢 班固《白虎通 三教》:「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

4為人師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解釋 指在人品德學問方麵作別人學習的榜樣;多指教師。師表:榜樣;表率。

出處 《北齊書 王昕書》:「楊愔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

5兢兢業業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釋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出處 《詩經 大雅 雲漢》:「早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6現身說法 [ xiàn shēn shuō fǎ ]

解釋 本佛教用語;指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顯現出種種身形來講解佛法。後比喻以親身經曆和體驗為例來說明某種道理。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釋迦牟尼佛》:「亦於十方界中現身說法。」

7不足為訓 [ bù zú wéi xùn ]

解釋 不足:不值得;訓:教導;規範。不值得作為行為的準則或典範。

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君詩如風螭巨鯨,步驟雖奇,不足為訓。」

8勤勤懇懇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釋 形容對人對事誠懇、熱情。亦指工作勤奮,一絲不苟。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9奉為楷模 [ fèng wéi kǎi mó ]

解釋 對某些人或事尊崇信奉;並當做典範、榜樣。楷:法式;模:模範、典範。奉佛夫敷。

出處 魯迅《墳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聽說剛勇的拳師,決不再打那倒地的敵手,這實足使我們奉為楷模。」

10垂範百世 [ chuí fàn bǎi shì ]

解釋 垂:流傳。範:典範。指光輝榜樣或偉大精神永遠流傳。

出處 宋·陸遊《跋李莊簡公家書》:「雖徙海表,氣不少衰,丁寧訓戒之語,皆足垂範百世。」

11萬世師表 [ wàn shì shī biǎo ]

解釋 萬世:很多世代,非常久遠;師表:表率。值得永遠學習的榜樣。

出處 《三國誌·魏誌·文帝紀》:「昔仲尼大聖之才,懷帝王之器,……可謂命世之大聖,億載之師表者也。」

12請自隗始 [ qǐng zì wěi shǐ ]

解釋 自:從;隗:郭隗自稱。原指拿自己做一個榜樣。後比喻自願帶頭。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一》:「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乎?」

13一代楷模 [ yī dài kǎi mó ]

解釋 一個時代的模範人物。

出處 《舊唐書·李靖傳》:「朕今非直成公雅誌,欲以公為一代楷模。」

14抗顏為師 [ kàng yán wéi shī ]

解釋 抗顏:不看別人臉色,態度嚴正不屈。為師:為人師表。不為他人所製約,不為潮流所左右,這種意誌堅定的人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

出處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梅,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

15範水模山 [ fàn shuǐ mó shān ]

解釋 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出處 清 江順詒《詞學集成》第六卷:「抗心邁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虛華,範水模山,自詫淡遠。」

16軌物範世 [ guǐ wù fàn shì ]

解釋 指作事物的規範、世人的榜樣。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序致》:「吾今所以複為此者,非敢軌物範世。」

17雷厲風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解釋 厲:猛烈;行:奔跑;引申為迅速。像打雷那樣猛烈;像刮風那樣迅速。比喻對法令的執行嚴厲迅速。也用來形容工作極度緊張;辦事果斷;行動迅速。

出處 宋 曾鞏《亳州謝到任表》:「運獨斷之明,則天清水止;昭不殺之戒,則雷厲風行。」

18腳踏實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解釋 腳踏在實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認真、踏實、不虛浮;一步一個腳印。

出處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第18卷:「公嚐問康節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19解甲歸田 [ jiě jiǎ guī tián ]

解釋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出處 漢 揚雄《解嘲》:「叔孫通起於桴鼓之間,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

20不顧一切 [ bù gù yī qiè ]

解釋 顧:顧惜,眷顧。什麼都不顧。

出處 葉聖陶《孤獨》:「既然見到一點兒光,便不得不不顧一切地逃開。」

21南征北戰 [ nán zhēng běi zhàn ]

解釋 征:征伐。轉戰南北;打了許多仗。

出處 唐 柳宗元《封建論》:「曆於宣王,挾中興複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22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解釋 指作戰時將帥親自衝在士兵的前麵;奮勇殺敵。現多用以比喻領導帶頭走在群眾的前麵。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

23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解釋 精:完美;益:更加。已經十分美好了;還要求更加美好。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很高;沒有止境。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複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複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24自知之明 [ zì zhī zhī míng ]

解釋 自己了解自己這樣的明智。指對自己的(優)缺點了解得透徹。明:明智。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25嚴於律己 [ yán yú lǜ jǐ ]

解釋 律:約束。嚴格地約束自己。形容對自己要求嚴格。也作「嚴以律己」。

出處 宋 陳亮《謝曾察院君》:「嚴於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心乎愛民,動必關天治道。」

26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釋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處 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27一絲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釋 苟:苟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

28奮發圖強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釋 奮發:精神振作;情緒飽滿;圖:謀求。振作精神;謀求強盛。

出處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願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革命加拚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29開路先鋒 [ kāi lù xiān fēng ]

解釋 原指軍隊中的先行分隊;他們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後行的大部隊創造行軍作戰的條件。後泛指行動、事業的先行者、帶頭人。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卷:「你隻把(彈弓)背在身上,一路雖然抵不得萬馬千軍,大約也算得一個開路的先鋒,保鏢的壯士。」

30為民請命 [ wèi mín qǐng mìng ]

解釋 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因民之欲,西向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

31身體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解釋 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泛論訓》:「聖人以身體之。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 力行近乎仁。」

32激流勇退 [ jī liú yǒng tuì ]

解釋 勇:果敢;退:退卻,離去。比喻在官場得意時及時引退,以明哲保身。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五章:「田福軍一回來,他就激流勇退,也許會給省委造成一種他尊重上級決定,並且已改變對田福軍的看法,支持和信任他放手工作的印象。」

33整躬率物 [ zhěng gōng shuài wù ]

解釋 整飭自身做出榜樣,以為下屬示範。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十回:「為此拿定了主意,想把這些做官的先陶熔到一個程度,好等他們出去,整躬率物,出身加民。」

34正身率下 [ zhèng shēn shuài xià ]

解釋 端正自身,為下屬表率。

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武帝紀三》:「仲舒正身率下,所居而治。」

35率馬以驥 [ shuài mǎ yǐ jì ]

解釋 用好馬帶領馬群。比喻能者居先。

出處 漢 揚雄《法言 修身》:「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馬以驥,不亦可乎?’」

36高山景行 [ gāo shān jǐng xíng ]

解釋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處 《詩經 小雅 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