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年齡小的成語

形容年齡小的成語


1乳臭未幹 [ rǔ xiù wèi gān ]

解釋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並且乳臭未幹,誰人來稽查得他?」

2初出茅廬 [ chū chū máo lú ]

解釋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後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3後生可畏 [ hòu shēng kě wèi ]

解釋 後生:青年人;後輩;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過他們的前輩;是可敬服的。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4天真爛漫 [ tiān zhēn làn màn ]

解釋 自然純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兒童純真可愛。天真:心地單純;不虛偽做作;爛漫:坦率自然。

出處 宋 龔開《高馬小兒圖》:「此兒此馬俱可憐,馬高三齒兒未冠,天真爛熳好容儀,楚楚衣裝無不宜。」

5豆蔻年華 [ dòu kòu nián huá ]

解釋 豆蔻:一種花色淡黃、果實含香可入藥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歲的妙齡年代。

出處 唐 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6而立之年 [ ér lì zhī nián ]

解釋 三十歲的代稱。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7口尚乳臭 [ kǒu shàng rǔ xiù ]

解釋 嘴裏還有奶腥味。表示對年輕人的輕視。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高帝紀上》:「是口尚乳臭,不能當韓信。」

8少不更事 [ shào bù gēng shì ]

解釋 少:年少。更:經曆。指年紀輕;閱曆不多。形容缺乏經驗或不懂人情世故。

出處 《晉書 周顗傳》:「君少年未更事。」

9黃口小兒 [ huáng kǒu xiǎo ér ]

解釋 黃口:兒童;小兒: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出處 唐 許碏《題南嶽招仙觀壁上》詩:「黃口小兒初學行,唯知日月東西生。」

10及笄年華 [ jí jī nián huá ]

解釋 笄:古代盤頭發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訂婚者十五而笄;未訂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

出處 《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笄。」

11花信年華 [ huā xìn nián huá ]

解釋 花信:開花時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正處年輕貌美之時。

出處 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上冊:「而且正當花信年華,就如秋月將滿,春花方盛,令人一見便覺不可錯過。」

12摽梅之年 [ biào mén zhī nián ]

解釋 摽梅:梅子成熟後落下來。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出處 《詩經 召南 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13長生不老 [ cháng shēng bù lǎo ]

解釋 長生:永生。原為道教的話,後也用作對年長者的祝願語。

出處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三折:「忍之一字豈非常,一生忍過卻清涼。常將忍字思量到,忍是長生不老方。」

14老態龍鍾 [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解釋 老態:老年人的體態;龍鍾:行動不靈活。形容年老體衰;動作遲緩。

出處 宋 陸遊《聽雨》:「老態龍鍾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

15徐娘半老 [ xú niáng bàn lǎo ]

解釋 指中年婦女雖不再嬌美;但尚有風韻。後泛指有風韻的婦女已過中年。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

出處 《南史 後妃傳下 梁元帝徐妃》:「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

16年少無知 [ nián shào wú zhī ]

解釋 年紀小,不懂事。

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謂世人年少無知;三折其肱,謂醫士老成諳練。」

17不惑之年 [ bù huò zhī nián ]

解釋 惑:迷惑;年:年齡。不迷惑的年齡;人到四十歲;稱「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時已掌握知識;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四十而不惑。」

18微不足道 [ wēi bù zú dào ]

解釋 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談。

出處 清 閻爾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讀古人書,遇古人有氣誼、事功、文章者,輒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19微乎其微 [ wēi hū qí wēi ]

解釋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小。

出處 清 楊倫《杜詩鏡銓》眉批引蔣弱六雲:「寫妙技不覺說入自家語,微乎其微。」

20小巧玲瓏 [ xiǎo qiǎo líng lóng ]

解釋 形容東西小而精致。小巧:細小而靈巧;玲瓏:精巧細致。

出處 宋 辛棄疾《臨江山 戲為山園蒼壁解嘲》:「莫笑吾家蒼壁小,稜層勢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

21半老徐娘 [ bàn lǎo xú niáng ]

解釋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出處 《南史·後妃傳下·梁元帝徐妃》:「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

22生龍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釋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隻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23白麵書生 [ bái miàn shū shēng ]

解釋 白麵:形容白淨;書生:念書人。①形容年紀輕、知識淺薄、閱曆不深的讀書人。②也泛指相貌姣好、白淨的年輕讀書人。

出處 《宋書 沈慶之傳》:「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麵書生輩謀之,事何有濟?」

24滄海一粟 [ cāng hǎi yī sù ]

解釋 滄海:大海;粟:穀子。大海中的一粒穀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

出處 宋 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25年輕力壯 [ nián qīng lì zhuàng ]

解釋 壯:健壯。年紀輕;身體好;力氣大。

出處 駱賓基《千人塔下的聲音》:「我立即走過去,因為我年輕力壯。」

26意氣風發 [ yì qì fēng fā ]

解釋 意氣:意誌和氣概;風發:形容俊偉豪邁。形容氣概豪邁;精神振奮。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淩殘,義氣風發。」

27朝氣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釋 形容生氣勃勃;充滿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樣子)。

出處 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一下子變得空虛了,沉靜了。」

28九牛一毛 [ jiǔ niú yī máo ]

解釋 九:表示多數。許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點。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29風華正茂 [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解釋 風:風采;華:才華;茂:茂盛;蓬勃。正是風采動人;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人朝氣蓬勃;年輕有為。

出處 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恰同學年少,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30黃金時代 [ huáng jīn shí dài ]

解釋 指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時期。也指經濟、文化最繁榮興旺的時期。

出處 廖仲愷《中國人民和領土在新國家建設上之關係》:「自己不想個正當方法奮鬥去,卻斂著手等候那黃金時代來碰他。」

31初生之犢 [ chū shēng zhī dú ]

解釋 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知北遊》:「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

32羽毛未豐 [ yǔ máo wèi fēng ]

解釋 小鳥的羽毛還沒有長全(豐:豐滿)。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33骨瘦如柴 [ gǔ shòu rú chái ]

解釋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出處 宋 陸佃《埤雅 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

34三十而立 [ sān shí ér lì ]

解釋 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

35大展宏圖 [ dà zhǎn hóng tú ]

解釋 大規模地實施宏偉遠大的計劃或抱負(展:把卷著的畫軸舒張開來;比喻實現;宏圖:比喻宏偉遠大的謀略或計劃)。

出處 唐 韓愈《為裴相公讓官表》:「啟中興之宏圖,當太平之昌曆。」

36年幼無知 [ nián yòu wú zhī ]

解釋 年紀小,不懂事。

出處 明·郭勳《英烈傳》第78回:「太祖憐他年幼無知,因封為歸命侯,賜以居第,在南京城裏,隨廷臣行禮朝謁。」

37少年老成 [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

解釋 老成:經曆多。閱曆廣。懂得人情事故。人雖年輕;卻很老練穩重。

出處 漢 趙岐《三輔決錄 韋康》:「韋元將年十五,身長八尺五寸,為郡主簿。楊彪稱曰:‘韋主簿年雖少,有老成之風,昂昂千裏之駒。’」

38血氣方剛 [ xuè qì fāng gāng ]

解釋 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盛。血氣:指精力;方:正;剛:旺盛。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39敢作敢為 [ gǎn zuò gǎn wéi ]

解釋 做事果敢,不怕風險,無所顧忌。

出處 明 王士性《廣誌繹 江南諸省》:「此自英雄大略之主,敢作敢為之事,意到即行。」

40春秋鼎盛 [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

解釋 春秋:年齡。人年齡正處在旺盛、強壯之際。舊時比喻人正當壯年;精力充沛。

出處 漢 賈誼《新書 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儀未過,德澤有加焉,猶尚若比,況莫大諸侯權勢十此者乎?」

41毛羽未豐 [ máo yǔ wèi fēng ]

解釋 比喻力量不足,條件還不成熟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42馬齒徒增 [ mǎ chǐ tú zēng ]

解釋 馬的牙齒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比喻自己年歲白白地增加了,學業或事業卻沒有什麼成就。

出處 《穀梁傳 僖公二年》:「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43年老體衰 [ nián lǎo tǐ shuāi ]

解釋 年事已高,身體衰弱。

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鬥古城》第七章:「再想到母親時,又感到她年老體衰,像她這樣年歲的人……」

44金童玉女 [ jīn tóng yù nǚ ]

解釋 傳說中服侍仙人;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泛指稚氣無邪的男、女孩童。

出處 唐 徐彥伯《幸白鹿觀應製》詩:「金童擎紫藥,玉女獻青蓮。」

45年逾古稀 [ nián yú gǔ xī ]

解釋 指年齡已超過七十歲。

出處 唐·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46不經世故 [ bù jīng shì gù ]

解釋 經:經曆;世故:人情世事的變故。形容缺乏為人處世的經驗。

出處 魯迅《花邊文學 序言》:「然而他們不經世故,偶爾‘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釘子。」

47頤養天年 [ yí yǎng tiān nián ]

解釋 謂保養年壽。

出處 京劇《楊門女將》:「老太君年過百年,就該頤養天年,何必身履險地?」

48耳順之年 [ ěr shùn zhī nián ]

解釋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49古稀之年 [ gǔ xī zhī nián ]

解釋 稀:少。指人到七十歲。

出處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50天真無邪 [ tiān zhēn wú xié ]

解釋 邪:不正當。心地善良純潔,沒有不正當的想法。

出處 丁玲《風雪人間》上卷:「我是一個天真無邪的人,是一個革命戰士,是黨的兒女。」

51拍案驚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釋 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歎。明末淩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出處 明末·淩濛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52少不經事 [ shào bù jīng shì ]

解釋 少:年輕;更:經曆。年紀輕,沒有經曆過什麼事情。指經驗不多。

出處 劉豐《後生可愛》:「所以在實際中,毛頭小夥子幹出一番大事業出來的也畢竟不少,‘少不經事’的話不盡全對。」

53太倉一粟 [ tài cāng yī sù ]

解釋 太倉:古代設在京城中的大穀倉。大糧倉裏的一粒穀子。比喻極大的數量中一個非常小的數目。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多少大家集個成數出來;但恐太倉一粟,無濟於事。」

54人小鬼大 [ rén xiǎo guǐ dà ]

解釋 指年紀小而頭腦卻很精明,為人調皮,鬼主意多。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1回:「人小鬼大,你竟敢弄這樣的戲法。」

55知命之年 [ zhī mìng zhī nián ]

解釋 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56花甲之年 [ huā jiǎ zhī nián ]

解釋 花甲:用天幹和地支互相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也叫做一個甲子;花甲;指幹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出處 宋 計有功《唐詩紀事》:「對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57娉娉嫋嫋 [ pīng pīng niǎo niǎo ]

解釋 娉娉:秀美的樣子;嫋嫋:細長柔美的樣子。形容女子苗條俊美,體態輕盈。

出處 唐·杜牧《贈別二首》:「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58懸車之年 [ xuán jū zhī nián ]

解釋 指七十歲。

出處 《晉書·劉毅傳》:「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為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年,必有可用。」唐·許渾《賀少師相公致政》詩序:「少師相公未及懸車之年,二表乞罷將相。」

59忘其所以 [ wàng qí suǒ yǐ ]

解釋 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一來看見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60三折其肱 [ sān zhé qí gōng ]

解釋 肱:手臂。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後比喻對某事閱曆多,自能造詣精深。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

61五尺童子 [ wǔ chǐ tóng zǐ ]

解釋 同「五尺之童」。

出處 《戰國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62滄浪老人 [ cāng làng lǎo rén ]

解釋 指隱者、漁父。

出處 《楚辭 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63黃口孺子 [ huáng kǒu rú zǐ ]

解釋 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3回:「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

64破瓜之年 [ pò guā zhī nián ]

解釋 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所以舊詩文稱女子十六歲時為「破瓜之年」。

出處 宋·陸遊《無題》詩:「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

65黃發垂髫 [ huáng fà chuí tiáo ]

解釋 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出處 《詩經·魯頌·閟宮》:「黃發台背。」晉·潘嶽《藉田賦》:「垂髫總發。」

66一日之長 [ yī rì zhī zhǎng ]

解釋 表示判斷或處理事情有相當能力。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品藻》:「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67六尺之孤 [ liù chǐ zhī gū ]

解釋 指沒有成年的孤兒。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

68新學小生 [ xīn xué xiǎo shēng ]

解釋 指治學時間不長,見聞淺陋、經驗不足的後生晚輩。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張禹傳》:「新學小生,亂道誤人,宜無信用,以經術斷之。」

69殘年餘力 [ cán nián yú lì ]

解釋 指年老體衰。

出處 《列子·湯問》:「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70弱冠之年 [ ruò guàn zhī nián ]

解釋 弱:年少;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指男子二十歲左右。

出處 清·吳騫《拜經樓詩話》第四卷:「所謂才子者,須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學問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稱之。」

71鄭人爭年 [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 ]

解釋 年:年齡。比喻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