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衣著樸素的成語

形容衣著樸素的成語


1荊釵布裙 [ jīng chāi bù qún ]

解釋 釵;婦女別在發髻上的飾物。荊條當作釵;粗布做成裙。形容婦女樸素的服飾。多指貧家婦女的裝束。

出處 晉 皇甫謐《列女傳》:「梁鴻妻孟光,荊釵布裙。」

2樸素無華 [ pǔ sù wú huá ]

解釋 儉樸:不浮華。

出處 《元史·烏古孫澤傳》:「常曰:‘士非儉無以養廉,非廉無以養德。’身一布袍數年,妻子樸素無華,人皆言之,澤不以為意也。」

3抱樸含真 [ bào pǔ hán zhēn ]

解釋 抱:保;樸:樸素;真:純真、自然。道家主張人應保持並蘊含樸素、純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虛偽、狡詐而玷汙、損傷人的天性。

出處 《老子》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晉 陶潛《勸農》:「傲然自足,抱樸含真。

4衣不完采 [ yī bù wán cǎi ]

解釋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遊俠列傳》:「家無餘財,衣不守采,食不重味。」

5釵荊裙布 [ chāi jīng qún bù ]

解釋 荊枝作釵,粗布為裙。形容婦女裝束樸素。

出處 西漢 劉向《列女傳》:「梁鴻妻孟光,荊釵布裙。」

6椎髻布衣 [ zhuī jì bù yī ]

解釋 椎形發髻,布製衣服。指婦女樸素的服飾。

出處 《後漢書·梁鴻傳》:「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7不修邊幅 [ bù xiū biān fú ]

解釋 修:修飾;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借指人的儀表、衣著、生活作風。比喻不注意衣著、儀容的整飾。常指不拘小節;生活懶散。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序致》:「肆欲輕言,不修邊幅。」

8粗茶淡飯 [ cū chá dàn fàn ]

解釋 粗:粗糙;淡飯:指沒有多少下飯的菜。指粗糙簡單的飯食;形容生活儉樸清苦。也作「淡飯粗茶」。

出處 宋 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自號四休居士。山穀問其說,四休笑曰:‘粗茶淡飯飽即休。’」

9衣衫襤褸 [ yī shān lán lǚ ]

解釋 衣服破破爛爛(襤褸:破爛)。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杜預注:「藍縷:敝衣。」

10樸實無華 [ pǔ shí wú huá ]

解釋 質樸實在而不浮華。

出處 巴金《〈爝火集〉後記》:「他隻是平鋪直敘,樸實無華地講會見的事情。」

11衣冠楚楚 [ yī guān chǔ chǔ ]

解釋 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齊漂亮(楚楚:整潔;鮮明)。

出處 《詩經 曹風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12篳路藍縷 [ bì lù lán lǚ ]

解釋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坐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後用以形容創業的艱苦。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13吃苦耐勞 [ chī kǔ nài láo ]

解釋 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經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勞累。

出處 朱自清《新中國在望中》:「新中國雖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勞,才能到我們手裏。」

14鶉衣百結 [ chún yī bǎi jié ]

解釋 鶉衣:像鵪鶉鳥尾巴那樣的衣服;百結:補丁摞補丁的衣服。身上穿的衣服補丁多;連綴起來就像鵪鶉鳥的禿尾巴。形容衣服破爛不堪。

出處 宋 李昉《太平廣記》:「時有一人,鶉衣百結,顏貌憔悴,亦往廟所。」

15食不重味 [ shí bù chóng wèi ]

解釋 味:菜肴。吃飯不要兩樣菜肴。形容生活儉樸。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史記·吳太伯世家》:「越王勾踐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眾。」

16西裝革履 [ xī zhuāng gé lǚ ]

解釋 身穿西裝,腳穿皮鞋。形容衣著入時。

出處 孫犁《澹定集闇室紀年>摘抄》:「這位‘管樂’西服革履,趾高氣揚。後來忽然低頭喪氣起來。」

17艱苦樸素 [ jiān kǔ pǔ sù ]

解釋 指吃苦耐勞、樸實節儉的作風。

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要勤儉建國,反對鋪張浪費,提倡艱苦樸素、同甘共苦。」

18不以為意 [ bù yǐ wéi yì ]

解釋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度。

出處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秦太上君寺》:「臨淄官徒有在京邑,聞懷磚慕勢,鹹共恥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為意。」

19呼吸相通 [ hū xī xiāng tōng ]

解釋 比喻認識一致,利害相關。

出處 《清史稿 顏伯燾傳》:「閩粵互為唇齒,呼吸相通。」

20利害相關 [ lì hài xiāng guān ]

解釋 指有密切的利害關係。

出處 《周禮·夏宮·職方氏》:「周知其利害。」

21穿紅著綠 [ chuān hóng zhuó lǜ ]

解釋 形容衣著鮮豔華麗。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那顏俊雖醜陋,最好妝扮,穿紅著綠,低聲強笑,自以為美。」

22破爛不堪 [ pò làn bù kān ]

解釋 破破爛爛的不成樣子。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一時風氣大變,沒有一個不是穿的極破爛不堪的。」

23勤儉節約 [ qín jiǎn jié yuē ]

解釋 指人勤於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儉節約的雙重生活方式。」

24少私寡欲 [ shǎo sī guǎ yù ]

解釋 寡:少;欲:欲望。指仆人的欲望很小。

出處 《莊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

25和衣而臥 [ hé yī ér wò ]

解釋 和:連著;臥:躺下。穿著衣服躺下睡覺。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老程師爺是喝得當麵退席,和衣而臥。」

26粗服亂頭 [ cū fú luàn tóu ]

解釋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形容不講究修飾。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

27衣不兼彩 [ yī bù jiān cǎi ]

解釋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

出處 清·汪琬《敕封徐母劉孺人墓誌》:「素無鉛華甘脆之好,衣不兼彩,食不重味。」

28衣不兼采 [ yī bù jiān cǎi ]

解釋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遊俠傳·朱家》:「家亡餘財,衣不兼采,食不重味。」

29衣不重彩 [ yī bù chóng cǎi ]

解釋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

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吳王聞越王盡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雖有五台之遊,未嚐一日登玩。」

30質而不俚 [ zhì ér bù lǐ ]

解釋 質:樸素、單純。俚:粗俗。質樸而不粗俗。亦作「質而不野」。

出處 《漢書·司馬遷傳讚》:「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31質而不野 [ zhì ér bù yě ]

解釋 質:樸素、單純。野:粗俗。質樸而不粗俗。同「質而不俚」。

出處 《後漢書 班彪傳上》:「然善述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野,文質相稱,蓋良史之才也。」

32見素抱樸 [ jiàn sù bào pǔ ]

解釋 見「見素抱樸」。

出處 《老子》曰:「見素抱樸」。老子《道德經》新解:「見:現,呈現,推出。素:沒有染色的生絲。這裏比喻品質純潔、高尚的聖人。樸:沒有加工的原木。這裏比喻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律。」。「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33芒屩布衣 [ máng juē bù yī ]

解釋 屩:麻草鞋。穿著草鞋和粗布衣服。形容衣著樸素。

出處 《梁書·儒林傳·範縝》:「在瓛門下積年,去來歸家,恒芒屩布衣,徒行於路。」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