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猴子聰明的成語

形容猴子聰明的成語


1搖頭擺尾 [ yáo tóu bǎi wěi ]

解釋 ①搖動著腦袋;擺動著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樣子。②搖晃著腦袋;擺動著身體。形容輕狂得意的樣子。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臨濟門下有個赤梢鯉魚,搖頭擺尾,向南方去。」

2伶牙俐齒 [ líng yá lì chǐ ]

解釋 伶、俐:聰明、靈俐、乖巧。口齒靈活;說話利落。形容會說會道;靈活乖巧而善於應變。也作「俐齒伶牙。」

出處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你休那裏便伶牙俐齒,講三幹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損人行止。」

3生龍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釋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隻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4肥頭大耳 [ féi tóu dà ěr ]

解釋 肥肥的頭;碩大的耳。形容生活優裕;保養得好。舊時也指人長得福相。今多用於貶義。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看上去有七八歲光景,倒生的肥頭大耳。」

5嬌小玲瓏 [ jiāo xiǎo líng lóng ]

解釋 嬌小:嬌媚小巧;玲瓏:精巧透明的樣子。形容體態窈窕;小巧靈活;多指女子的身材。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頭倚繡枕,身裹錦衾,衾裏麵,緊貼身朝外睡著個嬌小玲瓏的妙人兒。」

6冰雪聰明 [ bīng xuě cōng míng ]

解釋 比喻人聰明非凡。

出處 唐 杜甫《送樊二十三侍禦赴漢中判官》詩:「坐知七曜曆,手畫三軍勢。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

7歡蹦亂跳 [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釋 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潑、生命力旺盛的樣子。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勻出你們歡迸亂跳這倆去買瓦;留下房上滾下來的,合爐坑裏掏出來的那倆,先把這院子破瓦揀開。」

8徒有虛名 [ tú yǒu xū míng ]

解釋 空有名望。指有名無實。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卻說司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聽是何將引兵守街亭。回報曰:‘乃馬良之弟馬謖也。’懿笑曰:‘徒有虛名,乃庸才耳!’」

9尖嘴猴腮 [ jiān zuǐ hóu sāi ]

解釋 腮:麵頰。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麵頰。形容人長相醜陋。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10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釋 形容沒有拘束;十分安閑舒適。

出處 唐 釋慧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頓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

11虛有其表 [ xū yǒu qí biǎo ]

解釋 表麵上看起來很好;實際上並不好。虛:空;表:外表。

出處 唐 鄭處誨《明皇雜錄》:「嵩既退,上擲其草於地:‘虛有其表耳!’」

12愚昧無知 [ yú mèi wú zhī ]

解釋 非常愚笨;糊塗;又沒有知識。

出處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自顧寡德,國人推尊,令襲大位,光父之業。愚昧無知,敢稀聖旨!」

13猴年馬月 [ hóu nián mǎ yuè ]

解釋 猴、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無可指望的未來歲月。也作「驢年馬月」、「牛年馬月」。

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四章:「鬥鬥鬥,一直鬥到猴年馬月,天下一統,世界大同。」

14殺雞儆猴 [ shā jī jǐng hóu ]

解釋 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七章:「他們用的是殺雞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難堪。」

15殺雞嚇猴 [ shā jī xià hóu ]

解釋 殺掉雞來嚇唬猴子。比喻懲罰一個;警戒其餘。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3回:「俗話說的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

16猴子救月 [ hóu zǐ jiù yuè ]

解釋 形容沒事找事,結果自己反而受到傷害。

出處 《法苑珠林·愚贛篇·雜癡部》:「連獼猴重,樹弱枝折,一切獼猴墮井水中。」

17殺雞駭猴 [ shā jī hài hóu ]

解釋 殺雞給猴子看。比喻懲罰一人以恐嚇或警戒其它人。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3回:「俗話說得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

18猴頭猴腦 [ hóu tóu hóu nǎo ]

解釋 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

出處 清·唐芸洲《七劍十三俠》第21回:「看他雖是人形,卻似猴頭猴腦,身上著件單衫。」

19沒事找事 [ méi shì zhǎo shì ]

解釋 指故意找借口滋事。

出處 劉知俠《鐵道遊擊隊》第13章:「我是在沒事找事做啊!」

20沐猴而冠 [ mù hóu ér guàn ]

解釋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獼猴裝扮成人樣。比喻徒有儀表或地位而無真本領;也可形容壞人裝扮成好人。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21驢年馬月 [ lǘ nián mǎ yuè ]

解釋 不可知的年月。

出處 梁斌《紅旗譜》:「嚴誌和聽濤他娘說得也有理,又說:‘吞了這口氣吧!過個莊稼日子,什麼也別撲摸了。即便有點希望,又在那個驢年馬月呢?’」

22餐風宿露 [ cān fēng sù lù ]

解釋 宿:住宿,過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出處 元 楊暹《西遊記》第五本第20出:「師父力多般,餐風宿露忙投竄,宵衣旰食無攛斷,受驅馳百萬端。」

23猿猴取月 [ yuán hóu qǔ yuè ]

解釋 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出處 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

24巢居穴處 [ cháo jū xué chǔ ]

解釋 棲身於樹上或岩洞裏。指人類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狀況。

出處 北魏 盧元明《劇鼠賦》:「蹠實排虛,巢居穴處,惟飲噬於山澤。」

25宰雞教猴 [ zǎi jī jiào hóu ]

解釋 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一個以警告其餘。

出處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三章:「吳七總想抓個奸細來‘宰雞教猴’一下,吳堅和家劍平反對;怕鬧得內部更混亂,又怕有後患。」

26衣冠沐猴 [ yī guān mù hóu ]

解釋 沐猴:獼猴。穿衣戴帽的獼猴。比喻人虛有其表而人品低下。

出處 元·汪元亨《朝天子·歸隱》曲:「厭襟裾馬牛,笑衣冠沐猴。」

27五馬六猴 [ wǔ mǎ liù hóu ]

解釋 形容不守規矩、不受管束的人。

28土龍沐猴 [ tǔ lóng mù hóu ]

解釋 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出處 清·錢謙益《都察院左都禦史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保吏部尚書諡忠文李公神道碑》:「時俗方標榜門戶,征逐聲利,以為土龍沐猴,非所以自樹立,視之蔑如也。」

29沐猴衣冠 [ mù hóu yī guàn ]

解釋 同「沐猴而冠」。

出處 元·無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輩,馬牛襟裾之材。」

30沐猴冠冕 [ mù hóu guàn miǎn ]

解釋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

出處 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豈不聞財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

31殺雞哧猴 [ shā jī chī hóu ]

解釋 見「殺雞駭猴」。

32木猴而冠 [ mù hóu ér guàn ]

解釋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

出處 明·沈采《千金記·會宴》:「項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謀天下矣。」

33弄鬼掉猴 [ nòng guǐ diào hóu ]

解釋 比喻調皮搗蛋。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心裏再要買一個,又怕那牙子家出來的,不幹不淨,也不知道毛病兒,買了來三日兩日,又弄鬼掉猴的。」

34軒鶴冠猴 [ xuān hè guàn hóu ]

解釋 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出處 明·劉基《驛傳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並寓悲感》之一:「池魚幕燕依棲淺,軒鶴冠猴寵渥新。」

35棘刺母猴 [ jí cì mǔ hóu ]

解釋 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

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宋人有請為燕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後能觀之。」

36猴子搏矢 [ hóu zǐ bó shǐ ]

解釋 形容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容易上當。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徐無鬼》:「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狙執死。」

37獼猴騎土牛 [ mí hóu qí tǔ niú ]

解釋 比喻職位提升很慢。

出處 《三國誌·魏書·鄧艾傳》引《世語》:「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職;獼猴騎土牛,又何遲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