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全麵掌握的成語

形容全麵掌握的成語


1得心應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釋 心裏怎樣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樣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藝純熟;做起來很順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2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釋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裏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裏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處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3信手拈來 [ xìn shǒu niān lái ]

解釋 隨手拿來。多形容說話寫文章時詞彙或材料例證豐富;選用時顯得輕鬆自如;不必費心尋找。信手:隨手;拈:用指頭夾取東西。

出處 宋 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詩:「前身子美隻君是,信手拈來俱天成。」

4熟能生巧 [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

解釋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31回:「俗話說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讀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並且連寄女都聽會,所以隨問隨答,毫不費事。」

5穩操勝券 [ wěn cāo shèng quàn ]

解釋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傳》:「且虞卿操其兩權,事成,操右券以責。」

6融會貫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解釋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麵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麵透徹的理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7駕輕就熟 [ jià qīng jiù shú ]

解釋 駕:趕馬車;輕:指輕便的車;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

出處 唐 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8萬無一失 [ wàn wú yī shī ]

解釋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出處 漢 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9甕中捉鱉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解釋 從大壇子裏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叫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10輕車熟路 [ qīng chē shú lù ]

解釋 駕輕車;走熟路。比喻對某種工作很熟悉;幹起來不費力。

出處 唐 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11十拿九穩 [ shí ná jiǔ wěn ]

解釋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如此一行,隻怕這事例有個十拿九穩也不見得。」

12手到擒來 [ shǒu dào qín lái ]

解釋 擒:捉拿。一上手就把敵人捉了來。形容辦事情一舉成功。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聲叫道:‘那裏用甚麼人馬!又那裏管甚麼時辰!趁如今酒醉飯飽,我共師兄去,手到擒來!’」

13庖丁解牛 [ páo dīng jiě niú ]

解釋 庖丁:廚師。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

14隨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解釋 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隨:聽任;欲:想要。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寶玉終是個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隨心所欲。」

15一目了然 [ yī mù liǎo rán ]

解釋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樣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7卷:「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了然。」

16一針見血 [ yī zhēn jiàn xiě ]

解釋 一針刺下去就見到血。常用來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能抓住本質;切中要害。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郭玉傳》:「一針即瘥。」

17了如指掌 [ liǎo rú zhǐ zhǎng ]

解釋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裏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18如魚得水 [ rú yú dé shuǐ ]

解釋 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適合的環境。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蜀誌 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19當局者迷 [ dāng jú zhě mí ]

解釋 迷:糊塗,迷惑。指當事人反而糊塗

出處 宋 辛棄疾《戀繡衾 無題》:「我自是笑別人的,卻元來當局者迷。」

20旁觀者清 [ páng guān zhě qīng ]

解釋 在旁邊看的人比當事人清楚。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陳多壽生死夫妻》:「常言道: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21遊刃有餘 [ yóu rèn yǒu yú ]

解釋 刃:刀口;刀鋒;遊刃:運轉刀刃;餘:餘地。比喻經驗豐富;做事熟練;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22百發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釋 百:形容多;發:發射;也指射箭;中:正對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術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標。②比喻料事準確;算計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西周策》:「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

23穩紮穩打 [ wěn zhā wěn dǎ ]

解釋 穩穩當當;有把握地作戰。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驟地工作。

出處 清 劉坤一《書牘》:「現在鄭軍既已到齊,仍須穩紮穩打,不可輕進求速。」

24運籌帷幄 [ yùn chóu wéi wò ]

解釋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製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25一應俱全 [ yī yīng jù quán ]

解釋 應該有的都齊備了。(一應:所有一切;俱:都)。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那案子上調和作料,一應俱全。」

26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解釋 很貧乏的知識;很膚淺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出處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27舉手之勞 [ jǔ shǒu zhī láo ]

解釋 舉:抬起。一動手就能辦到的一點勞動。比喻事情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出處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28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解釋 本指書法筆力蒼勁有力。後比喻見解透徹;議論深刻。

出處 唐 張懷瓘《書斷 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29包羅萬象 [ bāo luó wàn xiàng ]

解釋 包羅:收集、容納;大範圍的包括;萬象:宇宙間萬物萬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內容豐富龐雜;無所不包。

出處 《黃帝宅經》上卷:「所以包羅萬象,舉一千從。」

30無所不包 [ wú suǒ bù bāo ]

解釋 包:包容。沒有什麼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東西非常多。

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故夫大人之胸懷非一,才高知大,故其於道術,無所不包。」

31明察秋毫 [ míng chá qiū háo ]

解釋 明:明晰;察:看;觀察;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的細毛;比喻極細微的事物、現象。目光犀利;能敏銳地看清極細小微末的東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32滾瓜爛熟 [ gǔn guā làn shú ]

解釋 滾圓的瓜熟透了。形容朗讀和背誦非常流利純熟。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十一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

33琳琅滿目 [ lín láng mǎn mù ]

解釋 琳琅:美玉。滿眼都是美好而珍貴的東西。比喻精美、珍貴的物品很多。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琅珠玉。」

34一清二楚 [ yī qīng èr chǔ ]

解釋 十分明白、清楚。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小順兒樣樣事情都要鬧個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當好媽媽的保鏢呢。」

35各式各樣 [ gè shì gè yàng ]

解釋 謂多種不同的式樣、種類或方式。

出處 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陽曬得馬路上的柏油發軟,汽車輪輾過,就印成了各式各樣的花紋。」

36四麵八方 [ sì miàn bā fāng ]

解釋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東、南、西、北四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圍。指周圍各個方麵或各個地方。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 卷九 學三》:「如孔子教人,隻是逐件逐事說個道理,未嚐說出大頭腦處,然四麵八方合聚湊來,也自見得個大頭腦。」

37如數家珍 [ rú shǔ jiā zhēn ]

解釋 好像數自己家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出處 《清朝野史大觀 郭生始創戲院》:「吳縣王鶴琴先生耆年碩德,與談吳中掌故,則掀髯抵掌,如數家珍。」

38揮灑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解釋 揮灑;揮筆灑墨。指寫詩、作文、寫字、繪畫;運用筆墨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處理事務十分幹練、嫻熟。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滿墨水的筆,玨齋提筆,在紙上揮灑自如的寫了一百多字。」

39洞若觀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解釋 如同看火那樣看得清楚。比喻對事物觀察得十分明白透徹。

出處 明 林潞《江陵救時之相論》:「當以某辭入告,某策善後,勇怯強弱,進退疾徐,洞若觀火。」

40清清楚楚 [ qīng qīng chǔ chǔ ]

解釋 清晰明白有條理。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6回:「又見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勝衣,故憨憨的隻管貪看。」

41眼觀六路 [ yǎn guān liù lù ]

解釋 眼睛因看到四麵八方。形容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全麵了解。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為將之道,身臨戰場,務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42麵麵俱到 [ miàn miàn jù dào ]

解釋 俱:都。各方麵都照顧到。也指雖然各方麵都照顧到;但重點不突出;很一般化。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辦起事來亦就麵麵俱到了。」

43管中窺豹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解釋 從竹管的小孔中看豹;隻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痕。比喻沒有看到事物的全貌;隻是片麵了解。也比喻可以從觀察到的部分推測全貌。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44目不暇接 [ mù bù xiá jiē ]

解釋 暇:閑暇;接:接收。可看的東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過來了。

出處 清 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之二》:「見其揚翬振彩,倏來倏往,目不暇給。」

45一分為二 [ yī fēn wéi èr ]

解釋 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為矛盾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麵。通常指全麵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麵,也看到消極方麵。

出處 宋·邵雍《皇極經世緒言》第七卷:「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

46萬不失一 [ wàn bù shī yī ]

解釋 失:失誤,差錯。一萬次中也不會失誤一次。形容非常有把握。亦作「萬不一失」、「萬無一失」、「萬無失一」。

出處 《韓非子·解老》:「治鄉治邦蒞天下者,各以此科適觀息耗則萬不失一。」《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對曰:‘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

47不敗之地 [ bù bài zhī dì ]

解釋 具有優勢;不會遭到失敗的境地。

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形篇》:「故善者,立於不敗之地。」

48應有盡有 [ yīng yǒu jìn yǒu ]

解釋 應該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齊備。

出處 《宋書 江智淵傳》:「懷文每稱之曰:‘人所應有盡有,人所應無盡無,其江智淵乎!’」

49無所不有 [ wú suǒ bù yǒu ]

解釋 沒有什麼沒有的。即應有盡有。

出處 唐 李朝威《柳毅傳》:「始見台閣相向,門戶千萬,奇草珍木,無所不有。」

50熟門熟路 [ shú mén shú lù ]

解釋 熟悉門徑,了解情況,很有經驗。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王孝廉是熟門熟路,管門的一向認得,立時請進,並不阻擋。」

51百步穿楊 [ bǎi bù chuān yáng ]

解釋 百步:一百步以外;楊:指楊樹的葉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形容射箭技巧嫻熟。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

52盲人摸象 [ máng rén mō xiàng ]

解釋 佛經故事;傳說幾個盲人各自撫摸大象的身體;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說不一;爭論不休。比喻以一點代替全麵;看問題片麵。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洪進禪師》:「有僧問:‘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人又作麼生?’」

53行雲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釋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雲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出處 宋 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54不徐不疾 [ bù xú bù jí ]

解釋 徐:慢。疾:快。不快不慢,從容自然。

出處 《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

55心手相應 [ xīn shǒu xiāng yìng ]

解釋 形容手法熟練,心裏怎麼想,手就怎麼做。

出處 《梁書 蕭子雲傳》:「筆力勁駿,心手相應。」

56心神恍惚 [ xīn shén huǎng hū ]

解釋 恍惚:神誌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誌不清楚。

出處 宋 張君房《雲笈七簽》第121卷:「唯荒誕是務,不接賓友,惡見於人,時多恚怒,心神恍惚。」

57提綱挈領 [ tí gāng qiè lǐng ]

解釋 抓住綱繩;提起衣領。比喻抓住要領;簡明扼要。綱:魚網的總繩;挈:提起。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下》:「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後得。」

58深思熟慮 [ shēn sī shú lǜ ]

解釋 熟:細致。反複細致地思索考慮。

出處 《魏書 程駿傳》:「且攻難守易,則力懸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慮。」

59略見一斑 [ lüè jiàn yī bān ]

解釋 略:大致;斑:斑紋。大致可以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從見到的一點可以推知事物的全部。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60百無一失 [ bǎi wú yī shī ]

解釋 失:差錯;過錯。形容十分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也作「百不一失」、「萬無一失」。

出處 唐 裴鉶《聶隱娘》:「(隱娘)一年後刺猿穴百無一失。」

61百無失一 [ bǎi wú shī yī ]

解釋 百:很多;失:差錯。指非常有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

62穩操勝算 [ wěn cāo shèng suàn ]

解釋 穩:有把握;操:掌握;勝算:能夠製勝的計謀。指有把握取得勝利。

出處 《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勝之數,以治必用之民。」

63計日程功 [ jì rì chéng gōng ]

解釋 計:計算;程:衡量;功:成效。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如期完成。

出處 梁啟超《中國理法學發達史論》:「法治國雖進不必驟,而得過進尺,計日程功。」

64目無全牛 [ mù wú quán niú ]

解釋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嚐見全牛也。」

65鞭辟入裏 [ biān pì rù lǐ ]

解釋 鞭辟:鞭策,激勵;裏:最裏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出處 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托,責無旁貸,必當鞭辟入裏,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

66不疾不徐 [ bù jí bù xú ]

解釋 疾:急速;徐:緩慢。不急不慢。

出處 宋 黃庭堅《王純中墓誌銘》:「君調用財力,不疾不徐,勞民勸功,公私以濟。」

67拿定主意 [ ná dìng zhǔ yì ]

解釋 下定決心,抉擇做什麼事。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7回:「卻又一片深心,打了個呼牛也可,呼馬也可的主意,任是誰說什麼,我隻拿定主意,幹我的大事去。」

68薄技在身 [ bó jì zài shēn ]

解釋 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69了若指掌 [ liǎo ruò zhǐ zhǎng ]

解釋 比喻對情況十分明白清楚。

出處 《宋史 道學傳序》:「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者,了若指掌。」

70半部論語 [ bàn bù lún yǔ ]

解釋 舊時對儒學經典之一《論語》的誇讚之辭,掌握半部《論語》,人的能力就會提高,就能治理國家。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71必操勝券 [ bì cāo shèng quàn ]

解釋 操:持;拿;券:憑證;勝券:指勝利的把握。一定有勝利的把握。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田敬仲世家》:「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

72林林總總 [ lín lín zǒng zǒng ]

解釋 林林:樹木聚集成片的樣子;總總:全部彙集狀。形容人或事物繁多。

出處 唐 柳宗元《貞符》:「惟人之初,總總而生,林林而群。」

73略窺一斑 [ lüè kuī yī bān ]

解釋 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況,但不夠全麵。同「略見一斑」。

出處 明 張居正《答南列卿陳我度》:「孤雖不肖,其於人之賢否,略窺一斑,內不敢任愛憎之私,外不輕信譽之說。」

74顧彼失此 [ gù bǐ shī cǐ ]

解釋 顧:照顧,照管。顧了這個,丟了那個。形容不能全麵照顧。

出處 明·餘繼登《典故紀聞》第16卷:「若彼聲西擊東,而我軍出大同,未免顧彼失此。」

75窺豹一斑 [ kuī bào yī bān ]

解釋 (從管中看豹)隻看到豹的一個斑點。比喻所見狹小;看不到全麵。也比喻從一點推測全貌。

出處 《晉書 王獻之傳》:「曰:‘南風不競。’門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76望風撲影 [ wàng fēng pū yǐng ]

解釋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沒有目標。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風撲影麼?’」

77穩操左券 [ wén cāo zuǒ quàn ]

解釋 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雙方挌執一聯,左券就是左聯,常用作索償的憑證。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處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

78統籌兼顧 [ tǒng chóu jiān gù ]

解釋 統籌:通盤籌劃;兼:本義為一手執兩禾,引伸為同時進行幾樁事情或占有幾樣東西;顧:照顧。統一籌劃,全麵照顧。

出處 歐陽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一幕:「不是這樣統籌兼顧,天京一定難保。」

79股掌之間 [ gǔ zhǎng zhī jiān ]

解釋 股:大腿。在大腿和手掌之間。比喻在操縱控製範圍之內。

出處 清·吳趼人《俏皮話·鬆鼠》:「若以我之同類,何以獨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寧不欲一伸其自由耶?」

80胸有丘壑 [ xiōng yǒu qiū hè ]

解釋 丘:山丘;壑:山溝。指繪畫、作文時,心中已把握到了深遠的意境。也比喻對事物的判斷處置自有高下。

出處 唐 厲霆《大有詩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盞裏何妨對聖賢。」

81貪大求全 [ tān dà qiú quán ]

解釋 過分地貪圖規模大而全麵。

82輕慮淺謀 [ qīng lǜ qiǎn móu ]

解釋 考慮不全麵,計劃不周密。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趙世家》:「夫小人有欲,輕慮淺謀,徒見其利而不顧其害,同類相推,俱入禍門。」

83飛禽走獸 [ fēi qín zǒu shòu ]

解釋 禽:鳥;獸:野獸。飛翔的禽鳥,奔跑的野獸。泛指鳥類和獸類。

出處 漢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飛禽走獸,因木生姿。」

84百中百發 [ bǎi zhòng bǎi fā ]

解釋 中:射中目標。發:發射。形容射箭、投擲或射擊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從不落空。同「百發百中」。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一:「回陳桐聞腦後鸞鈴響處,料是飛虎趕來,掛下畫戟,取火龍標掌在手中,此標乃異人秘授,出手煙生,百中百發。」

85不文不武 [ bù wén bù wǔ ]

解釋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出處 唐 韓愈《瀧吏》詩:「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不?得無虱其間,不文亦不武。」

86百不失一 [ bǎi bù shī yī ]

解釋 失:過失,錯誤。萬無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 須頌》:「從門應庭,聽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窺室,百不失一。」

87衣食住行 [ yī shí zhù xíng ]

解釋 泛指穿衣、吃飯、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出處 孫中山《民生主義》第三講:「大家都能各盡各的義務,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種需要。」

88不知虛實 [ bù zhī xū shí ]

解釋 虛實:或虛或實,情況。泛指不掌握或虛或實的內部情況。

出處 《漢晉春秋》:「向者不知虛實,故敗。」

89東衝西撞 [ dōng chōng xī zhuàng ]

解釋 謂無把握地四處奔走尋找。

出處 楊朔《鐵騎兵》:「他帶著一班人巧妙地摔開了追擊的敵人,東衝西撞,想再追上大隊。」

90十捉九著 [ shí zhuō jiǔ zhe ]

解釋 比喻很有把握。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老身這條計,是個上著……端的強如孫武子教女兵,十捉九著。」

91扶顛持危 [ fú diān chí wēi ]

解釋 顛:倒,傾倒;持:握,把握。指能夠挽回顛危的局麵。

出處 宋·秦觀《賀孫中丞啟》:「恭惟中丞侍郎,受天間氣,為世直儒;力足以扶顛持危,器足以致遠任重。」

92洞徹事理 [ dòng chè shì lǐ ]

解釋 洞徹:透徹,深遠;理:道理,規律。深入透徹了解事物規律。

93洞隱燭微 [ dòng yǐn zhú wēi ]

解釋 形容目光犀利,觀察事物深刻透徹。

出處 清·馬建忠《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課書》:「[學師]謂[馬建忠]能洞隱燭微,提綱挈領,非徒鑽故紙者可比。」

94神搖魂蕩 [ shén yáo hún dàng ]

解釋 搖:搖動;蕩:飄蕩。心神恍惚,難以把握。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99回:「喜得公孫乾和異人目亂心迷,神搖魂蕩,口中讚歎不已。」

95神魂搖蕩 [ shén hún yáo dàng ]

解釋 形容心神恍惚,難以把握。亦作「神搖魂蕩」、「神魂蕩揚」、「神魂飄蕩」。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八卷:「沈將仕看見李三情狀,一發神魂搖蕩。」

96神魂蕩揚 [ shén hún dàng yáng ]

解釋 蕩:搖動;揚:飛起。形容精神飄忽不定。

出處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一卷:「添香侍者似風狂,執磐的頭陀呆了半晌,作法的者黎神魂蕩揚,不顧那本師和尚,聒起那法堂。」

97神魂飄蕩 [ shén hún piāo dàng ]

解釋 形容精神飄忽。

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四回:「黃天祥不知所以,抬頭看時,不覺神魂飄蕩,一會兒不知南北,昏昏慘慘,被步下軍卒生擒下馬。」

98篤定泰山 [ dǔ dìng tài shān ]

解釋 像泰山那樣穩定。比喻有絕對把握,無須憂慮。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那沒問題,包在我身上,篤定泰山。」

99融彙貫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解釋 把各方麵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彙合,得到全麵透徹的理解。

出處 秦牧《藝海拾貝 獨創一格》:「鄭板橋學習任何東西,都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融彙貫通,發揚創造性。」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