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做事不經過思考的成語

形容做事不經過思考的成語


1隨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解釋 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隨:聽任;欲:想要。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寶玉終是個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隨心所欲。」

2輕舉妄動 [ qīng jǔ wàng dòng ]

解釋 輕:輕率;妄:胡亂;任意。不經慎重考慮;輕率任意地行動。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解老》:「眾人之輕棄道理而易忘舉動者,不知其禍福之深大而道闊遠若是也。」

3感情用事 [ gǎn qíng yòng shì ]

解釋 憑個人的愛憎或一時的感情衝動處理事情。

出處 曹禺《日出》跋:「而我一個感情用事,素來不能冷靜分析的人,隻知道哪一個最令我關心的。」

4信口開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釋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裏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

5信口雌黃 [ xìn kǒu cí huáng ]

解釋 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了重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雌黃:雞冠石;黃赤色。

出處 南北朝 劉孝標《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6隨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解釋 隨:順從;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順從環境的變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適應各種環境並感到滿足。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計算起來,也是吾生有限,浩劫無涯,倒莫如隨遇而安。」

7不勞而獲 [ bù láo ér huò ]

解釋 獲:獲得。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也作「不勞而得」。

出處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入官》:「所求於邇,故不勞而得也。」

8不屑一顧 [ bù xiè yī gù ]

解釋 不屑:認為不值得;不願意做或不願意接受;一顧: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出處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係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9脫口而出 [ tuō kǒu ér chū ]

解釋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出處 清 吳趼人《瞎騙奇聞》:「我曉得你這個人向來是有口無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麼話便脫口而出。」

10心直口快 [ xīn zhí kǒu kuài ]

解釋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直:直爽。

出處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哥哥是好人。」

11不言而喻 [ bù yán ér yù ]

解釋 言:說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晬然見於麵,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12意氣用事 [ yì qì yòng shì ]

解釋 意氣:主觀;偏激的情緒;用事:辦事。處理事情隻憑個人一時的情緒。

出處 清 黃宗羲《陳乾初墓誌銘初稿》:「潛心力行,以求實得,始知曩日意氣用事,刻意破除,久歸平貼。」

13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釋 心口不一致;口上說一套;心裏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異辭。」

14不假思索 [ bù jiǎ sī suǒ ]

解釋 假:借助;依靠;不經過思考就作出反應;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應。形容做事、說話敏捷、迅速。也指不認真地隨便亂說。

出處 宋 黃榦《黃勉齋文籍 複黃會卿》:「戒懼謹獨,不待勉強,不假思索,隻是一念之間,此意便在。」

15不識好歹 [ bù shí hǎo dǎi ]

解釋 歹:壞。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26回:「你這潑猴,不識好歹!」

16囫圇吞棗 [ hú lún tūn zǎo ]

解釋 囫圇:整個兒;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學習時生吞活剝;缺乏思考;籠統地含糊地吸收知識。

出處 宋 圓悟禪師《碧岩錄》:「若是知有底人,細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圇吞個棗。」

17快人快語 [ kuài rén kuài yǔ ]

解釋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出處 陳白塵、賈霽《宋景詩》第24章:「宋大帥真是快人快語!來,幹一大杯!」

18衝口而出 [ chōng kǒu ér chū ]

解釋 不加思索;隨口說出。多指說話失於檢點。

出處 宋 蘇軾《跋歐陽公書》:「此數十紙,皆文忠公衝口而出,縱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19悔之無及 [ huǐ zhī wú jí ]

解釋 無及:來不及。後悔也來不及了。指做事或說話不當;過後才察覺到;但已經無可挽回。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董卓傳》:「及溺乎船,悔之無及。」

20不留餘地 [ bù liú yú dì ]

解釋 說話、辦事走極端;沒有可以回旋的餘地。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11卷:「此狐眼光如鏡,然詞鋒太利,未免不留餘地矣。」

21口出狂言 [ kǒu chū kuáng yán ]

解釋 嘴裏說出狂妄自大的話。指說話狂妄、放肆。也指胡說八道。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二回:「宋江聽得,慌忙過來看時,卻是‘九紋龍’史進,‘沒遮攔’穆弘,在閣子內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22從心所欲 [ cóng xīn suǒ yù ]

解釋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3冥思苦想 [ míng sī kǔ xiǎng ]

解釋 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出處 張東林《古城春色》第二部:「劉誼輝把煙頭丟到地上,冥思苦想,搜破腦袋也想不出個十全十美的辦法來。」

24不加思索 [ bù jiā sī suǒ ]

解釋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著想。形容說話辦事敏捷迅速

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95回:「包公將轎內隨行紙墨筆硯,叫包興遞與婦人另寫一張,隻見不加思索,援筆立就,呈上。」

25直情徑行 [ zhí qíng jìng xíng ]

解釋 徑:直;行:從事。憑著自己的意思徑直地去做。比喻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檀弓下》:「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

26不得不爾 [ bù dé bù ěr ]

解釋 得:能;爾:如此。不得不這樣。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司馬芝傳》:「今諸典農,各言‘留者為行者宗田計,課其力,勢不得不爾。’」

27不揣冒昧 [ bù chuǎi mào mèi ]

解釋 用於沒有慎重考慮就輕率行事的客氣話。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4回:「晚生還有一句話,不揣冒昧,合老世翁商議。」

28率爾操觚 [ shuài ér cāo gū ]

解釋 觚:方木,古人用它來書寫。率爾: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後指沒有慎重考慮,輕率地寫。

出處 晉 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29瞽言妄舉 [ gǔ yán wàng jǔ ]

解釋 隨便亂說,輕率行動。《晉書·摯虞傳》:「臣生長篳門,不逮異物,雖有賢才,所未接識,不敢瞽言妄舉,無以疇答聖問。」

出處 《晉書·摯虞傳》:「臣生長篳門,不逮異物,雖有賢才,所未接識,不敢瞽言妄舉,無以疇答聖問。」

30不問青紅皂白 [ bù wèn qīng hóng zào bái ]

解釋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何況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問青紅皂白,要懲辦被告了。」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