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未被發現的成語

形容未被發現的成語


1銷聲匿跡 [ xiāo shēng nì jì ]

解釋 不出聲;不露麵。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麵。銷:消失。

出處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遊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2不知不覺 [ bù zhī bù jué ]

解釋 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20卷:「聖賢之學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覺自然做得徹。」

3微乎其微 [ wēi hū qí wēi ]

解釋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小。

出處 清 楊倫《杜詩鏡銓》眉批引蔣弱六雲:「寫妙技不覺說入自家語,微乎其微。」

4悄然無聲 [ qiǎo rán wú shēng ]

解釋 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出處 唐 白居易《琵琶行》詩:「東舟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5捕風捉影 [ bǔ fēng zhuō yǐng ]

解釋 原指做事像風和影子一樣難以捕捉。後比喻說話做事沒有確鑿可靠的根據。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實,如捕風捉影,更無下功處,德何由進?」

6懷才不遇 [ huái cái bù yù ]

解釋 懷:懷藏;才:才幹;才能。很有才能但是沒有碰到賞識和重用他的人;沒有施展的機會。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偏則自家懷才不遇。」

7無聲無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解釋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出處 魯迅《書信集 1047 至胡風》:「一到裏麵去,即醬在無聊的糾紛中,無聲無息。」

8默默無聞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釋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出處 明 李楨《剪燈餘話》:「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於九泉,抱痛於百世哉?」

9荒無人煙 [ huāng wú rén yān ]

解釋 形容偏僻荒涼;沒有人家。人煙:住戶。

出處 穆欣《南線巡回 解放西昌之戰》:「部隊指戰員忍饑受寒,翻越高達四千二百米荒無人煙的大山。」

10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釋 隻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杜恕傳》:「免為庶人,徙章武郡,是歲嘉平元年。」裴鬆之注引《杜氏新書》:「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11鮮為人知 [ xiǎn wéi rén zhī ]

解釋 鮮: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出處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後來伴著主人度過了那段漫長的鮮為人知的冷宮生活不知灑上了多少珍妃淚。」

12臥虎藏龍 [ wò hǔ cáng lóng ]

解釋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出處 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13人煙稀少 [ rén yān xī shǎo ]

解釋 人煙:指住戶。指住戶少。

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四卷:「此去俱是長源深穀,人煙稀少,汝往前村尋問那家借宿一宵,明日早上山去。」

14無聲無臭 [ wú shēng wú xiù ]

解釋 臭:氣味。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比喻沒有名聲;不被人知道。

出處 《詩經 大雅 文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15匿影藏形 [ nì yǐng cáng xíng ]

解釋 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出處 元 高文秀《黑旋風》:「我隻是吞聲忍氣,匿跡潛形。」

16來去無蹤 [ lái qù wú zōng ]

解釋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一回:「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

17蹤跡詭秘 [ zōng jì guǐ mì ]

解釋 行蹤隱秘難測。

出處 《剪燈餘話·泰山禦史傳》:「率輕狂而自若,蹤跡詭秘,賄賂公行。」

18埋沒人才 [ mái mò rén cái ]

解釋 不重視有才能的人,讓其不能發揮作用。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34回:「如此佳人,當日把他誤作男裝,若非孤家看出,豈非埋沒人才。」

19潛龍伏虎 [ qián lóng fú hǔ ]

解釋 潛藏的蛟龍,潛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出處 明·何文煥《雙珠記·西市認母》:「今日裏筆生香,冠禮闈,似潛龍伏虎際風雲會。」

20悄無聲息 [ qiǎo wú shēng xī ]

解釋 悄:靜。靜悄悄的,聽不到任何聲音。指非常寂靜。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4回:「此時再聽,就悄無聲息了。」

21銷聲斂跡 [ xiāo shēng liǎn jì ]

解釋 猶言銷聲匿跡。

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遊資中郡,銷聲斂跡。」

22潛蹤匿影 [ qián zōng nì yǐng ]

解釋 隱蔽蹤跡。

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潛蹤匿影,方暗中捫壁竊行,突火光一掣,朗若月明。」

23盲者得鏡 [ máng zhě dé jìng ]

解釋 形容事物不能發揮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沒人才。

出處 《淮南子·人間訓》:「盲者得鏡,則以蓋卮。」

24盤龍臥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解釋 盤;盤旋;屈曲。盤屈的龍;臥居的虎。常比喻隱藏的人才。

25匿跡銷聲 [ nì jì xiāo shēng ]

解釋 指隱藏進來或不公開露麵。

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穎川知之,遂旅遊資中郡,銷聲匿跡,惟恐人知。」

26汗血鹽車 [ hàn xuè yán chē ]

解釋 駿馬拉運鹽的車子。「汗血」,駿馬。語出《史記·大宛列傳》;「鹽車」,語出《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後以「汗血鹽車」喻人才埋沒受屈。

出處 「汗血馬」,在我國又稱天馬、大宛馬,語出《史記·大宛列傳》;「鹽車」,語出《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27珠沉滄海 [ zhū chén cāng hǎi ]

解釋 珍珠沉在大海裏。比喻人才被埋沒。

出處 明·吾邱瑞《運甓記·師閫賓賢》:「珠沉滄海,玉韞荊山,劍穢黃埃,奇韜遠略運靈台,長狐封豕誰無賴。」

28滄海遺珠 [ cāng hǎi yí zhū ]

解釋 大海裏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出處 《新唐書 狄仁傑傳》:「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29遺珠棄璧 [ yí zhū qì bì ]

解釋 本指棄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棄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優秀人才。

出處 宋·陸遊《〈曾裘父詩集〉序》:「然裘父得意可傳之作,蓋不止此,遺珠棄璧,識者興歎。」

30真人不露相 [ 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 ]

解釋 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現於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臉或暴露身分。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九十九回:「悟空,這裏人家,識得我們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為久淹,失了大事。」

31神不知鬼不覺 [ 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

解釋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知。

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這煩惱神不知鬼不覺,天來高地來厚。」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