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說話激昂的成語

形容說話激昂的成語


1慷慨激昂 [ kāng kǎi jī áng ]

解釋 慷慨:充滿正氣;情緒激動。激昂:振奮昂揚。形容精神振奮;意氣昂揚。

出處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權德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啟》:「今將慷慨激昂,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

2意氣風發 [ yì qì fēng fā ]

解釋 意氣:意誌和氣概;風發:形容俊偉豪邁。形容氣概豪邁;精神振奮。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淩殘,義氣風發。」

3熱血沸騰 [ rè xuè fèi téng ]

解釋 形容人情緒高昂;激動不已。

出處 茅盾《子夜》九:「她是怎樣地受感動,怎樣地熱血沸騰。」

4滔滔不絕 [ tāo tāo bù jué ]

解釋 滔滔:水流滾滾;連續不斷的樣子。像水流一樣不間斷。比喻話多而又流暢。

出處 五代 後唐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5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解釋 章:篇章。話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脫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褚少孫論》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

6無精打采 [ wú jīng dǎ cǎi ]

解釋 打:打消;采:興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勁頭。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小紅待要過去,又不敢過去,隻得悄悄向瀟湘館,取了噴壺而回;無精打采,自向房內躺著。」

7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釋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裏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裏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處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8引人入勝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釋 勝:引人進入佳境。優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風景或文藝作品吸引人。

出處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任誕》:「王衛軍雲,酒正自引人著勝地。」

9口若懸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解釋 若:像;懸河:瀑布;激流奔瀉。說起話來像河水傾瀉一樣滔滔不絕。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辯。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10生龍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釋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隻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11綱舉目張 [ gāng jǔ mù zhāng ]

解釋 綱;魚網上的總繩;比喻事物的主幹部分。目:網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就可以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條理分明。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綱,萬目皆張。」漢 鄭玄《序》:「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

12繪聲繪色 [ huì shēng huì sè ]

解釋 繪:指繪;描摹。形容講述或描寫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動、逼真。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繪聲繪影,能令閱者拍案叫絕。」

13抑揚頓挫 [ yì yáng dùn cuò ]

解釋 抑:降低;挫:轉折。形容聲音高低起伏;節奏分明;和諧悅耳。一般指音樂、朗誦。有時也指文學作品。

出處 宋 張戎《歲寒堂詩話》卷上:「而子建詩,微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

14旁征博引 [ páng zhēng bó yǐn ]

解釋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出處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於生凡十四則。」

15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釋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麵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玩具》:「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采奕奕。」

16神采飛揚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解釋 神采:人麵部的神氣和光彩。臉上的神態煥發有神。形容人興奮得意;精神煥發的樣子。

出處 丁玲《夢珂》:「她居然很能夠安逸的,高貴的,走過去握那少年導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飛揚的眼光去照顧一下全室的人。」

17精神抖擻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解釋 抖擻:振奮的樣子。精神振作。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杭州光慶寺遇安禪師》:「(僧)問:‘光吞萬象從師道,心月孤圓意若何?’師曰:‘抖擻精神著。’」

18溢於言表 [ yì yú yán biǎo ]

解釋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出處 明 朱舜水《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來書十讀,不忍釋手,真摯之情,溢於言表。」

19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解釋 津:口液;唾液;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形容趣味很濃或很有滋味。

出處 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節書之十七首》:「佳作愈讀愈覺津津有味,可見理勝之文,大勝他人詞致美好也。」

20朝氣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釋 形容生氣勃勃;充滿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樣子)。

出處 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一下子變得空虛了,沉靜了。」

21鬥誌昂揚 [ dòu zhì áng yáng ]

解釋 鬥:泛指做事;昂揚:情緒高漲。形容做事的熱情很高。

出處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像現在這樣精神振奮,鬥誌昂揚,意氣風發。」

22慷慨陳詞 [ kāng kǎi chén cí ]

解釋 慷慨:意氣激昂;情緒激動;陳:述說。意氣昂揚;情緒激動地陳述自己的觀點見解。也作「慷慨陳義」。

出處 宋 陸九淵《荊國文公祠堂記》:「則疇昔從容問學,慷慨陳義,而諸君子之所深與者也。」

23萎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解釋 形容意誌消沉。萎靡:精神頹喪;不振作;頹唐:消沉;振:振奮。

出處 宋 馬永卿《元城先生語錄》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緩,委靡不振,當時士大夫亦自厭之,多有文字論列。」

24心潮澎湃 [ xīn cháo péng pài ]

解釋 心裏像浪潮翻騰。形容心情十分激動;不能平靜。澎湃:波浪互相撞擊。

出處 臧克家《得識郭老五十年》:「字裏行間,有一種高亢的聲音在呼喊,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種呼風喚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壯氣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25娓娓動聽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釋 形容善於講話;使人喜歡聽。娓娓:說話連續不倦的樣子。

出處 清 黃雲鴻《福惠全書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聽。」

26妙語連珠 [ miào yǔ lián zhū ]

解釋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常常使眾人大飽耳福。」

27豪情壯誌 [ háo qíng zhuàng zhì ]

解釋 豪邁的情懷;遠大的誌向。

出處 茅盾《溫故以知新》:「他們大多數兩鬢添霜,然而豪情壯誌,更見堅強。」

28以理服人 [ yǐ lǐ fú rén ]

解釋 服:說服。用道理說服別人。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29生氣勃勃 [ shēng qì bó bó ]

解釋 生氣:朝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富有朝氣充滿生命的活力。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15卷:「餘選錢文敏公詩甚少,家人誤抄十餘章,餘讀之,生氣勃勃,悔知公未盡。」

30熱情洋溢 [ rè qíng yáng yì ]

解釋 熱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來。

出處 曹靖華《羅漢嶺前吊秋白》:「對全世界來說,這些熱情洋溢的報導,正是撥雲霧而見青天啊!」

31聲情並茂 [ shēng qíng bìng mào ]

解釋 並: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伸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

出處 清 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餘於王氏水閣聽演《尋親記 跌包》一出,聲情並茂,不亞梨園能手。」

32高屋建瓴 [ gāo wū jiàn líng ]

解釋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裏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33精神煥發 [ jīng shén huàn fā ]

解釋 煥發:光彩四射的樣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緒飽滿。

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後集 太學文變》:「江東李謹思、熊瑞諸人,倡為變體,奇詭浮豔,精神煥發,多用《莊》《列》之語,時人謂之換字文章。」

34條分縷析 [ tiáo fēn lǚ xī ]

解釋 縷:線;析:剖析。有條有理地細細分析。

出處 《明史 五行誌一》:「而傳說則條分縷析,以某異為某事之應,更旁引曲證,以伸其說。」

35鼻頭出火 [ bí tóu chū huǒ ]

解釋 形容意氣風發;情緒激昂。

出處 《南史 曹景宗傳》:「我昔在鄉裏,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礔礪聲,箭如餓鴟叫,平澤中逐獐,數肋射之,渴飲其血,饑食其脯,甜如甘露漿,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

36激昂慷慨 [ jī áng kāng kǎi ]

解釋 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出處 清 歸莊《顧天石詩序》:「太白《古風》,而寄托深遠,激昂慷慨,前無古人。」

37慷慨悲歌 [ kāng kǎi bēi gē ]

解釋 情緒激昂地唱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

出處 晉 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慷慨獨悲歌,鍾期信為賢。」

38悲歌慷慨 [ bēi gē kāng kǎi ]

解釋 指激昂高歌,以抒發感慨。形容壯烈的氣概

出處 宋 謝翱《登西台慟哭記》:「悲歌慷慨,卒不負其言而從之遊。」

39奮臂大呼 [ fèn bì dà hū ]

解釋 奮臂:高舉手臂。高舉手臂,大聲呼喊。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

40唾壺敲缺 [ tuò hú qiāo quē ]

解釋 見「唾壺擊缺」。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

41鼻端出火 [ bí duān chū huǒ ]

解釋 形容意氣風發;情緒激昂。

出處 見「鼻頭出火」。

42慷慨激烈 [ kāng kǎi jī liè ]

解釋 見「慷慨激昂」。

出處 《元史·小雲石海涯傳》:「燧見其古文綃厲有法及歌行古樂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43唾壺擊缺 [ tuò hú jī quē ]

解釋 亦作「唾壺敲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王處仲(王敦)每酒後輒詠‘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後以「唾壺擊缺」或「唾壺敲缺」形容心情憂憤或感情激昂。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王處仲(王敦)每酒後輒詠‘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

44鏗鏘有力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解釋 形容聲音響亮而有勁。鏗鏹: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

出處 郭小川《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我們的總理,回答得最為鏗鏘有力;不用語言,而用電閃雷鳴般的一生的經曆。」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